張永純
摘要:固定資產作為醫院開展醫療活動、科研活動、教學活動的物質前提,其能直接反應醫院的經濟實力與診療水平。但是,目前我國很多醫院都存在著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權責不清晰、資產重購狀況較多等問題,使我國醫院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益的整體水平都不夠高,醫院發展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實現。
關鍵詞: 醫院; 固定資產; 清查; 管理
作為醫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何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做好,如何搞好醫院固定資產的清產工作,充分發揮出每一項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益,并保障每一項固定資產的增值保值,逐漸成為各醫院管理者的研究課題。受醫院發展的特性影響,醫院固定資產存在著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和功能繁雜的特點,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比較高,資產管理的工作難度較大。因此,很多醫院固定資產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功效,很多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也沒有得到最大的發揮。
一、當前我國醫院普遍存在的固定資產管理上的弊端
(一)制度不健全問題
診療科室作為醫療設備的直接使用人,也是醫院固定資產使用者的主要成員。因此,各科室均應負有管理固定資產的責任,雖然目前很多醫院的職能部分會建立明確的固定資產管理臺賬,但是管理范圍卻不夠全面,管理力度也不到位,沒有按照規定對科室中的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點和盤查,以至于醫院財務部門賬目上的固定資產數額和情況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造成賬賬、賬物不符的情況非常嚴重。
(二)管理權責不夠明晰
雖然很多醫院都制定了一些關于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的規章制度,但是該制度的滯后性比較嚴重,制定的也不夠完善,很多固定資產管理上的權責沒有明示,后期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缺乏可執行的制度依據問題比較突出。還有,很多醫院的職能部門只負責報銷記賬,只依據相關憑據就對固定資產實行報銷處理,根本沒有實際考察過,而使用部門也將固定資產管理作為形式主義任務,到點到期敷衍完成一下就成了,造成了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管理上的混亂。
(三)移交程序的不規范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很多醫院開始了內部人員競聘制,造成醫院內部人事變動較為頻繁,很多換崗、離崗的從業人員占有的公共財產的移交手續、移交轉讓工作缺乏專人進行監督管理,也缺乏可供參考的管理制度作為執行依據。醫院內部的固定資產流失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四)報廢處理不規范、不嚴謹
新的醫院財務管理制度要求醫院要加強醫院的資產清查,由于固定資產具有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使用分散的特點,因此管理的難度也相對比較的大,有些醫院有一定量的資產早已不能使用或者丟失,但會計賬上還有固定資產原值。有些醫院資產處置未按規定程序審批,自行處置后未下賬,造成賬實不符。導致各種不規范、不嚴謹的報廢處理行為層出不窮。
(五)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不合理
固定資產作為醫院運營成本、發展資源,其是納入醫院財會會計核算當中的。按照新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應當對除圖書外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缺乏對折舊計提的計算規范,很多醫院的財務部門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計算的時候采用的計算標準和計算方式不同,導致折舊計提的結論數據不夠的實際。甚至很多醫院為了能在賬目報表上體現出醫院的盈利能力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會稍微偏低,以造成收支結余虛高的狀況,賬目失實的狀況出現。
(六)使用率低
近幾年,很多醫院為了能加快自身的發展速度,一次性大量的采購了很多的先進醫療設備,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改變自身診療條件落后的現狀,以此達到提升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營目的。但是,后期卻缺乏對這批設備的后續管理。沒有對這些設備進行全程跟蹤、全程監管以及使用評估,也缺乏相應的配套管理方法,使之這批設備的資產利用率降低,醫院整體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益也有所降低。
二、加強對醫院固定資產的清查與管理來提升其使用效益
(一)制定完善的采購領取制度
醫院的固定資產應該要按照嚴格的采購及領取制度來予以管理,首先要根據醫院具體的工作情況、需要的固定資產數量及相關使用用途來提出添置固定資產的申請,并報送財務部門及相關的管理部門進行處理,避免固定資產的閑置狀況存在,從而節約采購資金。其次,設備管理部門應該依據使用部門的固定資產申請計劃表,并結合會計部門和管理層領導對醫院固定資產的采購數量、種類進行詳細的商討,然后編制出相應的設備采購編制計劃,由醫院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和醫院發展的需求對固定資產的采購做出具體的決定。再通過采購部門的合理、合規采購將設備進行集中管理,依據設備管理部門的申請要求而進行驗收,最后才通知財務部門進行付款,并將采購計劃書、付款通知書以及附屬驗收單、發票等相關資料歸檔入庫。
通過這系列嚴謹的采購程序后,設備使用部門就可以依據最開始的申請依據去設備管理部門領取相關設備,在此過程中,設備管理部門應該要開具相應的固定資產轉置憑證和資產使用去向說明,接收到使用部門的簽收確認書,并將這些資產管理資料上交給財務部門進行登記、監督。
(二)規范固定資產的使用
規范固定資產的使用,主要包括8個方面:制定完善的資產登記制度,對固定資產進行認真編號、嚴格審批固定資產的盈虧盤點問題、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的提取折舊、加強對固定資產的保管、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清查、及時記錄固定資產的折舊業務和盈虧業務、定期對固定資產事物和賬目進行審查核對。
(三)將固定資產管理納入到績效考核范圍之內
為了能有效的激發醫院工作人員的固定資產管理熱情,提升醫院全體員工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醫院管理層可將固定資產的管理納入到員工的績效考核當中之間去,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檢測和考核。依據醫院的資產管理制度和考核標準,對設備的使用情況和保養維修狀況進行詳細的登錄,并進行定期的盤查,以此提高固定資產的運營效益。這樣,就算部門內有職務變動的情況存在,工作人員也會考慮的績效考核問題而對固定資產的交接進行合理、合規的處置,從而避免醫院固定資產的資產流失。
(四)使用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
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給醫院的資產管理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途徑。醫院可以基于目前醫院內部的固定資產管理情況,聯合軟件開發公司一起研究出一款適合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統,以此達到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提高醫院財務賬目準確性的效果。通過該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可以對醫院內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的把控和分析,還可以實施全面的資產評估,使醫院管理層在第一時間內及時掌握和把控醫院固定資產的第一線信息。如此,使我國的醫院管理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五)優化各項內控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的管理作為醫院內控管理的一部分,其管理措施的開展本質上也就是醫院內控制度的實施。因此,醫院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管理的同時也應該要優化醫院內部各項內控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益,以及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措施貫徹執行力度。比如說,固定資產的購置前應該嚴格依照內控管理審批制度來進行申報、申請以及審核,固定資產的招投標活動也應該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以及醫院內部的內控管理制度來實施,以期用最小的經濟投入獲取更多的固定資產,并保證各項固定資產的質量。最終實現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益的目的。
三、結論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作為醫院開展各項活動的物質基礎,是醫院醫療活動、科研活動、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前提,也是人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保障,更是推動我國醫療事業有序穩定發展的根基。固定資產作為反應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理應引起相關政府部門和醫院管理人的高度重視,應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來規范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行為,充分發揮出每一分醫療資源的最大效益,以此推動我國的醫療事業的全面發展,和保障我國居民的健康醫療水平。
參考文獻:
[1]郭峰.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4:41-43.
[2]王小飛.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 切實提高會計核算水平[J].衛生經濟研究,2012,11:59-61.
[3]侯志平.述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要進一步加強[J].財經界(學術版),2013,22:119.
[4]楊躍民.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山西省汾陽醫院為例[J].經濟師,2016,04:257-258.
[5]賴新英.醫院資產清查與財務管理問題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1:6+5.
(作者單位: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