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要】互聯網金融在近些年得到快速發展,但本應同步發展的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出現了一系列監管問題,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盡快建立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尤為重要。
本文通過對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征信體系建設的分析,從而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產生原因的深入探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此來完善我國的征信體系建設。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征信體系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在其發展中,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征信體系與其信息資源共享。但是,目前我國的征信體系無法滿足這一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內征信業的改革,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的需求也因此有所增加。同時,隨著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對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力支持,出現了許多金融服務類型,網上交易層出不窮,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了極大的解決,金融格局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互聯網金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在這過程中,網絡信貸平臺倒閉的情況也頻頻出現,這說明我國金融征信體系建設存在一定問題,給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如何盡快加強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對于我國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征信體系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網上銀行和電子商務的出現,互聯網的發展迎來一個新的階段,經濟增長與互聯網金融發展融為一體,進一步改善了我國的消費情況,促進了我國傳統產業的發展壯大,從而得到越來越多消費群眾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認可。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征信體系建設機構主要有三類:即一類是以阿里小貸為基礎的電商平臺,一類是較大型的P2P借貸平臺,還有一類就是以北京安融惠眾為代表的專業征信機構。然而,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征信平臺之間的信息溝通相對較少,信息的不對稱嚴重降低了互聯網征信系統的存在價值。
就目前互聯網金融征信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征信體系仍處在一個發展的初級階段,其經濟行為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相關法律法規也相當匱乏。同時,雖然我國金融業得到快速發展,但其多樣化的業務模式對于我們建立一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體系,具有很大挑戰。目前,在這方面,我們國家并沒有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互聯網信貸。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當前我國對于大數據的保護能力有限,這造成了個人或者企業信息隱私暴露問題,信息安全管理面臨挑戰,行業監管不到位,因此,如何來協調高速發展和風險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導致征信體系建設不完善的原因
(一)資源配置不合理
金融活動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以逐步實現對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方面,都需要加強對資源的有效配置,以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貴賓制模式的傾向越來越突出,甚至出現了少數壟斷權被控制等一系列問題,這種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嚴重削弱了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給中小企業融資帶來了困難。
(二)社會分工混亂
在當前制度下,金融行業發展混亂,出現了分工不清、競爭無序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各企業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身兼數職”從事自身以外的其他業務,這就不難看出為什么現在的行業競爭如此激烈。在當前的金融模下,金融活動的創新不僅僅是大企業的專利,一些中小企業也逐漸參與其中。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加入到金融創新活動的領域,金融行業達到了其空前發展的新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發展的不穩定性。
(三)監管不嚴,主體不明
在我國,金融行業監管體系嚴格,但創新能力較低,發展水平嚴重滯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其處境有所改善,這得益于建立了一個相對寬松自由的環境。但隨著這種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出現了一系列監管不嚴、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給我國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在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這種“匿名”情況使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模式造成了主體不明,問責無效的局面,從長遠來看,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四、解決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征信體系建設問題的對策
(一)減少建設成本,加強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建設成本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依據經濟發展目標來構建相關征信體系;另一方面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條件,改善金融環境。
當今,我國國內的這種體系較為分散,很難有效收集信息,這就需要建立相關系統將信息統一匯總起來,使我們的經濟活動更加透明,從而服務于消費群眾。有了正確的數據支持,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自我約束力,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從而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使得各方面各行業持續穩定發展。
(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我們國家應該加快立法建設,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信息收集的合法性,防止信息被亂用。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相比之前的金融而言,在信用體系上仍存在一系列問題,這就需要對信用進行分析評價。在網絡經濟活動出現相關問題,尤其是經濟活動主體不明導致的執法難度加強,我們更要嚴格執行法律來規范征信體系的發展。同時,我們應著力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通過發布更加嚴密的法律制度來對網絡金融進行監管,借助央行的力量發展網絡金融模式下的征信體系。
(三)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支持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混業發展趨勢,使得我國目前的分業監管體系已經不能有效的面對這一情況。所以,我們應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的建設。在當前,我們必須加強對“一行三會”的溝通協調,以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現狀為機遇,找到適合行業發展的監管對策,規范市場秩序,避免不同監管機構之間扯皮、推諉的現象。同時,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要求對網絡經濟發展的管理進行改善,加強對其的保護。重中之重的是,我們應該加強征信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管理,從而形成一種長效管理機制。
五、結論
本文介紹了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金融體系建設的現狀以及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如監管不嚴,法律法規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產生原因的深入探究,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通過加強征信體系建設,以此來推動我國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寧.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探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3):188-189.
[2]杜曉峰.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研究[D].廈門大學,2014.
[3]陳小林.我國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路徑思考[J].西部金融,2015(02):87-90.
[4]蔡麗平.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建設思考[J].互聯網金融,2015(07):50-52.
[5]張卓婭.互聯網金融征信制度建設[D].華東政法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