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投入對經濟犯罪偵查的整體效益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實踐中公安機關并沒有重視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造成經濟犯罪偵查成本常年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結合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的現狀,全面分析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的對策,旨在對提高經濟犯罪偵查總體效益有所幫助。
【關鍵詞】經濟犯罪 偵查 成本 控制
一、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現狀
我國經濟犯罪偵查的主要經費來源是政府財政撥款。近年來,經濟犯罪形勢日趨嚴峻,政府也高度重視經濟犯罪偵查問題,加大了對經濟犯罪偵查的經費投入力度,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經濟犯罪偵查中卻呈現出了偵查成本高、偵察效率低的問題,不僅嚴重浪費了稀有珍貴的司法資源,而且影響了經濟犯罪偵查機關的公信力。
二、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當前我國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現狀分析可知,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不足之處:
(一)成本控制意識薄弱
在經濟犯罪偵查過程中,偵查主體并沒有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沒有降成本控制納入到自己工作范圍和職責內。偵查機關領導大多只是關注經濟犯罪偵查結果和質量,只考慮辦案經費是否到位,但是對具體投入多少并不關注。在領導層的影響下,技術人員以保證案件在技術問題為己任,偵查人員則認為自己的責任是收集相關證據,搜尋案件線索,對偵察成本投入問題關注較少。由此可知,偵查機關各部門都能夠各司其職,完成職責內工作,但是都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識,導致辦案成本居高不下。
(二)傳統偵查體制限制
當前,我國公安機關一直采用的是“以塊為主”的偵查體制,這種體制能夠很好的控制本地區的案件,但是部門之間增加了跨區域的偵查成本。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利益呈現多元化,經濟活動開始走向世界,經濟犯罪也開始呈現多樣化和區域化特征。偵查部門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金錢進行取證調查,差旅費、人工費等取證成本急劇增加。同時,在傳統偵查體制下,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地區公安機關領導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致使一些企業相關犯罪行為不斷滋長,甚至有越發猖獗的趨勢,大大增加了部門的工作成本。
(三)偵查主體整體素質不高
經濟犯罪偵查部門在我國起步較晚,制度還不夠完善,偵查主體整體素質不高。經濟犯罪涉及到金融、財政等各個領域,犯罪主體要進行經濟犯罪首先需要具備專業的經濟類相關知識,并且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形成系統的專業知識。而偵察主體在與經濟罪犯周旋過程中由于金融、會計、財政等知識儲備不足,需要借助更多的資源來應對。同時,經濟犯罪偵查部門由傳統的刑偵部門、治安部門等組成,沒有接受過關于經濟犯罪偵查的專業培訓,對該項犯罪的性質、理論等不熟悉,這也無形之中讓工作的效率受到影響。
三、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成本控制意識薄弱、偵查主體整體素質不高、傳統偵查體制限制是我國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迫切需要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來把控工作中的相關投入,從而提高偵查工作的效率。
(一)建立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機制
首先,加強事前控制。在經濟犯罪偵查前需要對偵查中的顯性成本進行科學預測,制定偵查成本投入目標,在這一目標下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組合,讓成本盡可能地降到最低。其次,加強事中控制。在開始之前先預估好一個可能的成本范圍,然后在整個事件中,盡可能把這個范圍作為根據,有意識地去限制成本不超出預期的范圍。最后,加強事后控制。除了在開始之前先預估好一個可能的成本范圍和在過程中注意把控和調節之外,工作的收尾階段也要進行歸納和反思,分析成本形成的主要原因,重點把握成本投入超出的部分,核實其責任歸屬。
(二)轉變經濟犯罪偵查模式
傳統的經濟犯罪偵查模式增加了偵察成本投入,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要想提高經濟犯罪偵查成本的使用質量,需要對經濟犯罪偵查模式進行優化與完善,這是提高經濟犯罪偵查收益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可以對“以塊為主”的偵查體制進行改革與完善,形成“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模式,實現上級偵查部門對下級偵查部門實行垂直領導的管理方式,沖擊地方保護主義的壁壘。同時,“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模式能夠有效融合部門之間的利益,有效地解決摩擦問題,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經濟犯罪偵查成本,使得經濟犯罪偵查行動變得更加靈活,提高經濟犯罪偵查效率。
(三)加強對偵查主體的教育培訓
經濟犯罪偵查主體的素質與成本控制效果密切相關,關系到整個經濟犯罪偵查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是能否順利破案的關鍵性要素。所以,如果想更好地把控成本,可以利用培訓來對偵查主體進行相關能力的提升,以教育的方式全面地提高他們的辦事能力,并提高其素質。換言之,就是要嚴格對待針對他們相關能力的培訓課程,建立完善的篩選制度和教育指導,不僅要增強他們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逐步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理論素養。同時,在人員培訓和培養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提高他們的總體偵查水平,提高其工作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從而提高整體偵查水平,降低成本的投入,最終提高經濟犯罪偵查綜合效益。
四、結論
加強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有利于實現公安機關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公安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目前經濟犯罪偵查中,成本控制意識薄弱,偵查主體整體素質不高,加上傳統偵查體制限制,使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沒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因此,需要建立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機制,轉變經濟犯罪偵查模式,加強對偵查主體的教育培訓,提高經濟犯罪偵查總體效益。
參考文獻
[1]侯懿泰.淺談經濟犯罪偵查成本控制的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6,3(15):209-211.
[2]劉戀一.我國刑事偵查成本及其控制[J].犯罪研究,2016,4(22):33-35.
[3]陳重喜,肖力.職務犯罪偵查信息化與偵查模式轉變研究[J].法學評論(雙月刊),2014,6(188):184-186.
作者簡介:劉元(1980-),女,漢族,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本科,講師,從事經濟犯罪偵查,刑事犯罪偵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