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呈“雙上升”趨勢,傳統處理不良資產的方法的弊端日益暴露。近年來互聯網發展迅速,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討論互聯網下不良資產處理的可行性。本文分析了互聯網參與處置不良資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比了四種新型模式(淘寶拍賣類、撮合催收類、眾籌投資類以及互聯網平臺上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優勢和弊端。結果表明這四種模式雖然在短期內難以發揮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將會成為處理不良資產的重要選擇。最后本文為這四種模式的完善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不良資產處理 不良資產證券化 互聯網+
一、導言
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導致不良資產的庫存和供給均有增加。我國不良資產已處億萬規模,而且呈現上升趨勢。一方面是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在2015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2744億元,同比增長51.25%。不良貸款率為1.67%,較上年末增長了0.24%。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行業不良資產尤其是P2P,2015年末,P2P的壞賬規模已在645—860億元。過高的債務杠桿勢必將嚴重阻礙國民經濟的運行,所以行之有效地處理不良資產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傳統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債轉股等,但信息不對稱、匹配不合理、處置效率低、資產積壓重、投資門檻高等問題,降低傳統處理辦法效率,不能滿足現行階段的的需要。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辦法來“拯救”不良資產。在互聯網金融概念持續升溫下,互聯網成為處置不良資產的重要途徑。互聯網憑借透明度高、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盡可能創造完全競爭市場,降低了交易成本,解決了傳統方法的部分弊端。已經成為處理不良資產的一項創新熱點。各路創業資本和機構紛紛開始“觸網”,目前已有約30家不良資產處理平臺,委托金額累計在2000億以上,未來規模還將持續擴大。本文將通過闡述和梳理互聯網下不良資產處理的四種模式(淘寶拍賣類、撮合稅收類、眾籌投資類以及互聯網平臺不良資產證券化),比較四種模式的利弊,并為互聯網+處理不良資產提供建議。
二、模式分析比較
現階段的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理模式主要包括淘寶拍賣類、撮合催收類、眾籌投資類和廣泛討論的不良資產證券化,本文將對四種模式進行分析。
(一)淘寶拍賣模式
淘寶拍賣類主要是指“淘寶資產處置”,是淘寶針對資產所有人和代理人推出的處置競爭平臺。入駐的機構包括信達、華融等資產管理公司,金融交易所,商業銀行等。標的物的類型以房產、土地、股權、債權等為主。2015年6月,40億元不良資產上線淘寶拍賣會資產處置平臺。法院在淘寶平臺上發布拍賣信息,意向客戶通過支付寶繳納保證金,最后網上競拍價高者得。淘寶拍賣類較傳統處理方式而言,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拓寬了交易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買方的活躍度,改變了過去低價賤賣的場面。但這種處理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的94項資產,無人報名,無一成交。究其原因,“門檻過高”便是一只“攔路虎”。在淘寶網金融機構的掛牌項目中,絕大多數標的達到百萬,甚至千萬。這要求競拍人不但要有較高的資金實力,還要有專業的金融知識。這與此平臺服務的廣大群眾的特征并不吻合。此外還會出現資產價值無法準確評估,拍賣價格難以認可等問題。從目前來看,這類處置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面臨著一些問題。
(二)撮合催收類
撮合催收即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整合信貸企業(包括銀行,P2P、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銀行等)和清收服務業務(包括專業清收服務公司、有清收服務業務的律師事務所等),并為這些企業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360資產,青苔債管家、收賬寶都是采用這種處理模式的代表。在催收平臺的模式下,委托方在平臺上發布招標信息,競標方制定催收方案并投標,中標后催收方進行電話催收及外訪催收。由于平臺提供的數據信息收集、智能催收決策、上下游數據匹配等服務,撮合催收類較傳統的處理方式而言,解決了委單方和處置方的信息不對稱,溝通成本高的問題,同時也打破了地域壁壘,降低了委單成本,實現了資源配置最優化。這種十分便捷的處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互聯網的無界性,當委托方與中標方達成合作后,可不借助平臺而私下展開合作。這就造成了催收平臺的客戶粘度不高的問題。目前這類新型處理模式在四種新型模式中占比較高,尚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三)眾籌投資類
眾籌投資類主要指:通過線上眾籌、分紅、線下購置、處置來運作“特殊資產”的方式。平臺采用的是購買實物資產模式,即平臺從投資人手中眾籌資金,以一定的折扣購買某個特殊資產(一般為房產和汽車抵押類),在對資產進行靈活處理,眾籌用戶和平臺分享處置收益(買賣差價)。隨著2009年全球首家眾籌網站Kickstarter和2011年國內“點名時間”的上線,眾籌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開來。這類處理方式門檻低、規模小、靈活性強等特點。普通投資者也得以較小的成本進入不良資產處置領域。但由于這種運作模式本身的缺陷,隨著信息透明度的不斷加強,未來的利潤空間會逐步縮小。而且眾籌投資類因為側重資產模式,需要大量的專業評估和處理團隊,成本較高。資產來源受限而難以規模化也是其缺點之一。眾籌投資這一新型處理模式已成為互聯網金融的討論熱點之一。大眾是否參與投資直接影響眾籌項目的成敗以及眾籌的持續發展。
(四)互聯網不良證券化
所謂互聯網平臺上的不良資產證券化,是將欠流動的、能夠產生可預見現金流的不良資產,通過分離其中的風險與收益,轉換成可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上出售的可流動的證券的過程。傳統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可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幫助商業銀行分散風險。但在我國,不良資產證券化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一,作為國內唯一SPV的信托公司并未發揮指導作用。在不良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發起人將基礎資產真實出售給SPV,實現破產隔離,收益和風險不會因為發起人的信用等級變動而調整,是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獨特之處。因此SPV應處于整個過程的核心位置。但從我國實踐來看,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SPV事實上還存在對發起人的追索權,也就是說發起人并沒有放棄對資產的控制,信托公司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未能發揮主導作用。其二,缺乏流動性使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名不副實。資產證券化的核心要義是流動性。產品的流動性不足表現在發行端和需求端兩個方面。發行端,投資人只有持有而無法將此類不良資產證券產品轉移;二是需求端,信息披露不規范不透明是導致市場接受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降息和理財資金成本上升,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存在利率與理財資金成本倒掛現象,也成了當前制約資產證券化產品銷售的因素。而利用互聯網平臺,則可以一定程度的解決上述問題。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明確信息披露要求,規范信息披露行為,實時跟蹤債務人信用情況變化。加以嚴格的督促和監管。將能夠讓大眾對所要購買的產品更加了解。另外借助互聯網平臺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降低對購買者的資金要求,擴大投資群體,有效發揮普惠金融的特點,提高產品流動性。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分析了不良資產的現狀和互聯網參與處置不良資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梳理互聯網下不良資產處理的四種模式(淘寶拍賣類、撮合催收類、眾籌投資類以及互聯網平臺上的不良資產證券化),比較了四種模式運作方法和利弊。淘寶拍賣類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發展規模較小,仍處于探索階段;撮合催收類借力大數據和云計算,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眾籌投資類,大眾是否參與投資直接影響眾籌項目的成敗以及眾籌的持續發展;互聯網平臺上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目前尚在討論,未來十分具有潛力,其發展取決于法律系統是否能逐步完善。我們對四種模式分別提出一些建議。
對于淘寶拍賣類來說,由于是網上拍賣,競拍者僅憑網絡無法估價,難以形成對拍賣價格的認可。因此建議引進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建立科學評估體系,對資產進行準確評估。
撮合催收類本身是一種中介業務,弊端在于客戶粘性不高。建議跳出中介業務,從綜合方向發展,整合上下游,提高產品的特色,完善平臺機制。
在眾籌投資類中,大眾的投資熱情決定平臺模式的運行。因而建議引進資產管理公司或銀行等機構來提供資產,完善并使用專業化的平臺,將提供方和投資者置于同一平臺上。
互聯網平臺上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目前尚在討論,要使其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建議完善法律法規,明確SPV破產隔離作用和信托機制。還要規范機構的操作流程并加強投資者的教育。
參考文獻
[1]袁滿,何力軍.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模式創新[J].南方金融,2015,12:92-97+41.
[2]何力軍,袁滿.“互聯網+”背景下不良資產業務模式創新研究[J].浙江金融,2015,12:7-13.
[3]蘇世松.解析不良資產處置的互聯網模式[J].銀行家,2016,02:63-65.
[4]王志峰.“互聯網+”背景下的不良資產處置新路徑[J].清華金融評論,2016,01:89-92.
[5]沈炳熙,馬賤陽.關于我國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幾點認識[J].金融研究,2007,12:198-204.
[6]段默.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現狀與治理對策[J].金融論壇,2006,08:40-45.
作者簡介:李嘉薇(1999-),女,漢族,山東人,就讀于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中在讀,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