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光伏發電行業快速發展,采取EPC模式建設過程中,業主不能對工程進行全程控制,存在投資風險,需要從投資估算、技術標書編制、投標企業的選擇來控制質量和進度;在工程決算審計時需要從施工圖設計、施工階段的跟蹤審計、物資采購以及竣工決算來控制造價。
【關鍵詞】光伏發電 EPC模式 前期工作 決算審計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快速增長,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318萬千瓦(其中地面光伏電站為371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為606萬千瓦),并網容量4158萬千瓦,年發電量383億千瓦時,約占全球光伏裝機的1/5,并超過德國(光伏裝機容量為3960萬千瓦)成為世界光伏裝機第一大國[1]。
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諸多光伏電站的投資者積極參與,僅安徽省就有270多家企業從事光伏電站的建設及運營。由于光伏電站建設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等特點,因而其建設模式也多種多樣,目前主要方式有工程總承包(EPC)模式、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平行發包(DBB)模式、PPP模式等。
合肥金太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全資股份公司,主要從事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等,目前已建設并投入運營24座光伏電站。根據光伏電站各種建設模式特點,結合國有企業的性質,金太陽公司所投資建設的電站主要采用工程總承包(EPC)模式。EPC模式是指在項目決策階段以后,從設計開始,通過公開招標,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對電站的設計-采購-建造進行總承包。
一、工程總承包(EPC)模式優缺點分析
(一)EPC模式的優點
國有資金投資需要公開招標,設計、設備采購、施工各需要一個招標周期,時間過長,采取EPC模式,一次招標選擇總承包單位,設計、采購、施工均包含在內,能有效縮短建設周期,同時減少各工作環節的協調量;總承包單位運用其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取優化設計方案,為業主和承包商自身創造更多的效益。
(二)EPC模式的缺點
總承包商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可能通過調整設計方案以及選用較低檔次設備等方式來降低成本,導致工程質量下降;總承包商對整個項目的造價、進度和質量負責,加大了投資方的風險。
二、工程總承包(EPC)模式應關注的重點
(一)前期招標時應注意的事項
光伏電站投資規模大,占地面積廣,多是利用荒地或灘涂,地質環境復雜,很難做到一次設計到位,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發生較多變更,產生各種經濟簽證,增加工程造價。為盡量減少經濟簽證,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管控:
1.投資估算及設計深度。采用EPC模式的工程實施項目,一般是通過已批復的可行性研究的投資估算,來作為投資控制,如果可行性研究設計的深度不夠,造成投資估算不規范、不準確,將對工程項目的投資帶來較大影響。因此,業主單位要對設計文件編制單位的資質、可研報告及投資估算、初步設計及概算等相關資料進行審查,審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程序是否合法,投資估算與概算編制是否合理規范;在設計方面,需要從項目的規模、電網結構及負荷量、接入系統電壓等級、日照分析、選用設備、送出線路長度等多個方面入手,對項目的設計深度進行周密細致的分析。
2.技術標書的編制。光伏行業投資規模大,運營時長達25年,電站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運營期間發電效率及維修成本。以1兆瓦電站建設為例:投資成本約為750萬元,其中組件在投資成本中占50%~60%,目前市場上生產太陽能組件的廠家有30多家,一線品牌與二線品牌價格差距較大,1兆瓦電站組件的價格最高達百萬元,因此在編制招標文件時必須對關鍵設備和材料的品牌、型號、技術規格及配置進行細化,從而控制關鍵設備的質量。
3.投標企業的選定。EPC建設的特點由總包單位對工程項目的進度、造價、質量、安全進行管理和控制,業主單位業主只負責整體的、原則的、目標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選定一個好的總承包單位,對工程質量及進度起關鍵作用,也有利于光伏電站如期投入運營產生經濟效益。因此在招標過程中需要對投標企業的資質、資金狀況、企業信用、業績等方面提出嚴格要求,尤其是對其類似業績需要考察,考察其類似工程質量,設備選用品牌,企業發展理念,是否注重企業信譽等。
(二)工程決算審計時應注意的事項
隨著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國家對光伏電價的補貼逐年下降,光伏電站運營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因此降本增效,控制電站造價就顯得格處重要。結合金太陽公司各子站在工程結算造價審計時存在問題,我認為審計時應著重關注以下四項工作:
1.對施工圖設計的審計。審計人員以招投標文件及EPC合同為主要依據,對照已評審的施工圖設計,審查是否由于不合理設計造成對工程質量和進度的影響;對于未完成施工圖紙及工程內容的,對照實際完成工程量進行核減;對于與投標文件所報產品不一致的,核減其相應費用并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工程施工階段的跟蹤審計。在施工階段要審查監理工作是否到位,隱蔽工程是否驗收,簽證是否真實有效,設備驗收是否規范等;在總包合同中暫估價、暫列金審計時,應按實際發生清單進行審計,對暫列金在結算時沒有發生的應相應扣減。
3.物資采購審計。光伏電站投資成本中材料、電器、設備等占投資總額的70%~80%,設備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使用壽命及發電規模。建議重點審查組件、逆變器、支架等主要設備材料與技術文件中的品牌、型號、技術規格及配置是否一致。
4.項目竣工結算審計。由于EPC模式屬固定總價合同,項目總價款及工期都比較確定,所以審計人應注重對總承包單位招投標范圍內工程實際完工情況核查,同時核查工程變更、施工索賠的成因、合理性等。例如,金太陽公司三里河漁光互補電站項目結算審計時,審計人員依據招投標文件和總承包合同,對該項目在原合同中的一座橋梁改為箱涵工程進行了審核,在總包價款中剔除了涉及到原橋梁部分工程量的造價款,對變更的箱涵工程部分進行了單獨審核。既體現了審計的真實性,也減少了企業財產損失。
對于部分甩項的項目,審計人員應審核甩項真實動因,是因不平衡報價故意放棄沒有利潤的單體項目,還是確實不需要附屬工程;另外對總包方提供經濟簽證的真實性、規范性、成因等多個方面進行重點審核,最終核減不合理工程費用1000多萬元,為企業降低了工程成本。
參考文獻
[1]王利,周悅剛,徐曉敏.《我國光伏發電成本變化分析》.刊名: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6,(5).出版日期:2016年7月26日.
作者簡介:高山(1971-),女,安徽潁上人,本科,金太陽公司總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