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我國總的GDP的份額也比較大,我國農作物種植已經向著現代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烤煙種植作為我國常見的農作物,在我國的種植面積也比較大。
關鍵詞:烤煙種植;規模;效益;對比
前言
近十幾年來,我國都是煙草大國,無論是煙草的消費量還是烤煙的種植都位居全世界前列,因為市場消費的需求,讓我國煙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1、烤煙種植概況分析
永平鎮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城西南53公里處,和雙江、臨滄交界,國道323線穿增而過。永平鎮位處橫斷山脈南端,是思茅市最大的壩區,壩區面積60平方公里,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8.2—20℃;最冷月為1月,溫度是11.7—13℃;最熱月為6月,溫度為22.3—24℃;全年無霜期350天,年降雨量1230—1410毫米,全鎮最高海拔2148米,最低海拔774米,平均海拔1110米左右。永平鎮域面積1165.6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0.9萬畝,其中水田48546畝,旱地60466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2.2畝。
作為全市烤煙種植的“后起之秀”,景谷縣近年來的烤煙生產發展速度之快一直令人驚嘆。特別是2008年普洱市被列為全省重點發展的新煙區后,景谷緊緊抓住這一難得機遇,以打造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永平為依托,堅持“生態、特色、優質、安全”的開發目標,堅持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新煙區建設、特色優質煙葉開發和資源配置方式改革“四位一體”的開發模式,積極推進新煙區提質上水平,全力打造黃金走廊生態特色煙葉品牌。近年來,煙葉生產規模不斷實現新跨越,煙區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煙葉生產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優化煙葉結構工作順利開展,生態特色優質煙葉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創造了普洱烤煙發展的“景谷速度”,締造了普洱烤煙發展的若干個第一??緹熓蔷肮瓤h永平鎮的支柱產業之一,2014年,全鎮共完成煙葉交售8.57萬擔,實現煙農收入11420.21萬元,實現煙葉稅收2512.45萬元。2015年全鎮共落實烤煙種植面積31000多畝,共有11個育苗點提供煙苗。
2、對三種不同的烤煙種植規模的煙農收益進行分析
在近年對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地區的煙農的烤煙種植情況及效益情況進行了調查,然后對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得出以下結論:
(1)烤煙種植的大戶(規模大)的收益是最高的,烤煙種植的小戶收益是最低的;中等規模的烤煙種植戶平均每畝均受益是最高的,小戶的均收益還是最低。盡管烤煙種植的大戶烤煙的總收益是最多的,但是烤煙種植大戶需要的成本高,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分析,“性價比”不是最高的,沒有中等規??緹煼N植戶的“性價比”高。對60戶烤煙種植戶進行了調查,設定烤煙種植的大戶、中戶和小戶的種植面前分別為3、2、1,烤煙種植小戶和中戶相比較,中戶的畝銷售收入、畝產量和畝凈收入分別是小戶的1.59倍、1.72倍、3.11倍。中戶和大戶相比較,大戶的畝銷售收入、畝產量和畝凈收入分別是中戶的1倍、0.96倍、0.94倍,得出結論烤煙種植大戶的經濟投入收益最低。
(2)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烤煙種植大、中、小規模的農戶的烤煙種植成本存在較大的差異,成本主要體現在烤煙田的租地費。小戶每畝的平均用工費最高,比中戶及大戶多1.45個和3.67個。大戶烤煙地每畝的平均總成本最高,比中戶和小戶多出6.2元和385.64元。烤煙種植大戶的每畝烤煙地的收益高,但是每畝烤煙地的成本也是最高的,在凈收入方面中戶每畝比大戶多162..35元,所以得出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非常適合種植中等規模的烤煙。
(3)烤煙種植大戶和中戶在市場經濟形勢下比種植小戶強得多,烤煙種植大戶和中戶有經濟基礎和條件來引進一些先進的烤煙科技和優良的烤煙品種,對烤煙煙葉品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好處,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有不少的中大型烤煙種植戶已經引進推廣、規范化種植、病蟲害防治、平衡施肥等技術,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中大型的烤煙種植基地在日常管理方面更容易統一管理、統籌規劃,而零散分散的烤煙種植,在管理、規劃、新技術的應用、運輸、收購、煙葉的采集、烘烤等方面都沒有集中式的種植模式方便,分散式的烤煙種植模式不利于烤煙產業的發展,并且零散型的烤煙種植很難實現機械化代替人力的種植方法,造成一些勞動力浪費。
3、結論分析
通過上述的分析得出:對于烤煙種植的農戶來說中等規模的經濟效益最高,而且成本壓力也不是很大,對于沒有太多的資金來進行中等烤煙種植的農戶可以采用多加小規模種植戶合資開展中等烤煙規模種植,這樣總收益方面也比小規模多不少。同時在烤煙種植方面分散式的烤煙種植模式滿足不了烤煙市場的需求,不利于烤煙種植產業的發展,造成大量的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等浪費,建議把分散式的烤煙種植地進行統籌規劃,建立烤煙種植基地,這樣方面新烤煙種植技術、新烤煙品種的引進,烤煙種植走全機械化道路,節約大量勞動力,同時可以提高烤煙種植效率,烤煙種植的收益也將大大提高。因此,中戶是普洱市在新形勢下發展烤煙生產的一種較好的生產組織形式。
參考文獻:
[1]張高鋼. 巫山縣不同規??緹煼N植戶效益比較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2]練華珍. 煙草專業化集中烘烤與農戶分散烘烤效益的比較[D].湖南農業大學,2009.
[3]鄭明偉. 遵義市煙葉生產現狀分析及組織模式探討[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