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福源
摘要:高山油茶目前在市場上也比較緊銷,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高山油茶的栽培個管理技術方面,當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生產產量和質量。因此要加強對其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簡要闡述了高山油茶產業的種植和發展現狀,并探討了如何提高高山油茶栽培管理技術。
關鍵詞:高山油茶;栽培管理;技術分析
1、高山油茶種植產業發展概況
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推進,“綠色經濟”發展戰略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和實施[1]。一些高山地區將油茶產業的發展作為生態富民的重要產業,加大其開發力度,經過多年的發展,油茶產地面積不斷增加,產量也不斷提升,部分地區逐漸形成了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
但是也應該認識到,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高山油茶的發展,在栽培和管理技術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加強,同時要注意油茶病蟲害問題,影響到了油茶的產量和質量等。當前發展階段,市場對油茶的需求量較大,因此油茶產業發展前景較大,需要結合油茶產業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不斷促進油茶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格局。
2、高山油茶栽培技術要點
2.1 油茶種植地的選擇
從油茶自身的生長特性來講,油茶對種植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在生長有映山紅、馬尾松等植物的山地或者是丘陵地段,都可以作為油茶種植地的選擇[2]。要保證油茶生產的高產量,可以選擇一些涂層較身后、土壤肥沃、土層排水性好的土地,尤其是微酸性的沙土地,黏度較小的土地,這些都是油茶種植地的最佳選擇。
2.2 做好備耕工作
在種植的前一年冬季,要進行煉山,出去雜草,按照一定的規格挖好植穴,常見規格一般為40cm*40cm*40cm,在挖穴時,其規格一般是2m*4m左右,等植穴挖好一個月后,進行鏟填回土作業,進行分層次的施肥,通常來講,每個植穴放入20斤左右的雜肥和0.2斤的復合肥[3]。具體的基肥施肥規格要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不可放多或者太少,都會對油茶后期的生長帶來影響。
2.3 合理密植
在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后,要結合油茶的品種、土地條件等,保證適宜的種植密度,一般來講,每畝地種植85~120株左右的油茶,在一些山腳地區土壤廢物的地方,一般每畝地可以種植80~90株左右,山腰一般保持100~110比較適宜。
2.4 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
在種植的過程中,油茶主要有直播、嫁接和扦插這幾種主要的方法,具體發展中常常采用胚芽嫁接的方式,該種方法能大大縮短其生長時間,同時也保證了植株的成活率、抵抗能力等,因此在實際中應用較廣。
(1) 采用直播的種植方法,一般可以在冬春兩季進行。選擇在冬季,其發根較快,也能省去貯藏油茶種等環節;春季直播一般首先需要浸泡種子,時間大約為48h,待種子能吸水膨脹,從而提高其發芽率;在播種的過程中,沒個植穴一般播種3粒種子,播種完后進行淺層土覆蓋,蓋土要細膩,冬季蓋土可以略微厚一些,保證種植不會被凍壞。
(2) 嫁接種植一般選擇在春季2月或者3月,嫁接需要考慮到天氣因素,一般陰雨天過后或者是陰天比較適合嫁接,要保證苗干栽正,深度可適當深一些,這樣保證其根系能自然得到舒展,然后再進行填土壓實,并定期進行澆水作業。
(3) 扦插種植對茶園所在地有一定的要求,選擇優質的植株,截取長度一般在50cm~65cm左右。
3、 高山油茶規范管理分析
3.1 對幼林油茶的管理
在幼林種植種植初期可以不進行養護工作,主要是保護其根系不被傷害,一般在種植兩年后,進行除草作業,冬季進行松土、培土,保證充足的陽光,減少雜草等;其次,在生長一段時間后,要對幼林進行檢查,及時對缺株、病株等進行處理,及時增補適齡幼苗,保證其均衡生長;對形態不好、有病蟲害的樹枝,要進行修剪;此外,在后期可以人工控制花蕾,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最后,藝合理施肥。對油茶進行科學施肥,促進其茁壯成長,實現優質高產;施肥要結合幼林具體的生長情況,注意不同種類化肥的施用量和配制比例。
3.2 成林油茶的管理工作
在植株長大后,對其管理工作也不能懈怠。要及時對土地進行翻改,同時要定期對油茶株進行修剪,保證其接受光照的面積,從而增加結果面。在植株生長后期,也要定期進行施肥,具體施肥量則根據植株生長實際選擇。
3.3 注意防治病蟲害
油茶的主要病蟲害是煙煤病,具體表現為在油茶的葉子表面覆蓋黑色物質,這主要是油茶在生長的過程中光照不足引起,也可能是蚧殼蟲的原因,因此要保證植株的光照條件充足,及時補充水分,并可以采取生態措施等進行預防。此外,其生長中還可能受茶梢蛾等影響,對植株造成重大損傷,要積極探尋防治方法,做好預防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高山油茶產業在很多地區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作用,同時市場對油茶的需求量也較大,高山油茶產業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很多地區的支持,受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對油茶的產量和質量也有很大影響,因此,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產業。
參考文獻:
[1]陳小蘭.關于油茶栽培管理技術探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6,03(09):49-50.
[2]練海峰,謝新偉,石坤華,謝勝偉.高山油茶栽培管理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6,09(01):66-67.
[3]溫作宏.高山油茶立體有機高效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2015,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