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文
摘要:良好的生活質量是人們共同向往的需求,而生活質量中包括的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發展,還有對環境改善的要求。工業化迅速發展,環境受到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自然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環境進一步惡化,而要想有效控制這些方面對環境的破壞,就要做出正確的解決方法。林業種植對改善環境方面可有突出的作用,樹木不但可以凈化空氣,同時林地還可起到防水土流失、防風固沙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林業種植;生態平衡;改善環境;美化環境;應用
林業種植一來可以滿足經濟市場需求,而來可以維護生態環境發展,是一舉雙得的發展行業,因此,人們對林業種植非常重視。尤其是在改善環境問題上,林業種植發揮了巨大貢獻。林木利用自身的吸附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加大地表植被覆蓋率等優勢在改善大氣碳含量、降低大氣酸含量、預防水土流失、防風暴、穩固砂石等方面發揮顯著作用,使得環境改善效率明顯。不斷擴大林業種植面積、合理規劃林業建設對改善環境有著重大意義。
一、林業種植
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林業具有非常大的貢獻作用,尤其是在工業化生產規模越來越大的新時代中,排放污染物越來越嚴重,自然生態環境一再遭受破壞與打擊,在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要想恢復生態環境良好發展,必須加大林業種植。我國森林面積逐漸縮減,這對生態環境保護無疑是種不利的影響,必須要扭轉林業種植現象,這就需要加大人們對林業種植對環境改善的重要性的認識,并能夠真正意識到林業種植擴建的意義,掌握林業種植對改善環境污染、對美化環境的應用價值,全面提高對森林資源的重視。擴大林業種植需要全面掌握造林技術以及相關知識,并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對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等方面充分調查,并結合實際做出針對性的選種、播種、種植管理以及防火防災防病蟲害等方面的技術制定,保證造林合理、規范。
二、林業種植對改善環境污染的應用
1、改善大氣碳含量
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日漸明顯,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急速增高,減緩全球變暖趨勢,減少二氧化碳含量,是當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當前林業種植中,發展碳匯林業是改善環境質量的可行措施。我國地貌類型以山地為主,土壤氣候條件適宜,光熱條件充足,適宜各種林業樹木與經濟林的生長。諸如資源冷杉、杉木等林業資源的碳匯功能強大,這些樹種能夠廣泛的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轉化為氧氣,有效的改善了大氣碳含量。
2、改善大氣酸含量
化工企業的規模生產,盡管對第二產業的發展與經濟的繁榮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因化工生產而造成的空氣質量惡化,酸含量增長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更加困難。國家與政府的相關部門在改善大氣酸含量方面不得不做更加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工業生產的燃料廢氣排放使空氣的酸質加倍,酸雨現象頻發,不僅高度腐蝕生態環境中的樹木,還嚴重腐蝕人工建造的各類社會建造。同時,各類樹木抵抗酸雨的能力也不盡相同,而山茶樹則對酸雨有較強的抵抗力。因此,在當前林業種植中,對于空氣質量酸化嚴重和酸雨頻發的地區,廣泛種植山茶樹木能夠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有效改善大氣酸含量。
3、防止水土流失
現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的支持。無論是田產的開發還是煤炭、石油資源的開采,都不可避免的會破壞森林地表植。比如開采石油時,石油粘質會附著在地表植被或是地下根系中,使得植被的生長呼吸不能通暢,造成植被的不可再生與死亡,進而破壞地表植被的覆蓋率。當前社會活動中,石油開采過程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過程。石油開采工程,需要建設龐大的工作基地,各種勘探檢測儀器的放置會不可避免的松動土體巖性物質,使地表裸露其中,土壤抗蝕和抗沖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蝕。同時地表植被覆蓋率的降低,使土壤的吸附與植根能力大為削弱,遇到暴風雨水的侵襲,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林業種植正是從環境破壞的中間環節著手,廣泛種植林業樹木,提高地表植被的覆蓋率,有效的形成了地表的額風速緩沖區,加強了植被的附著土壤能力,很大程度上減少水土流失程度。
4、防風固沙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帶來的不僅僅是環境的嚴重污染,還包括土地的沙漠化與荒漠化的加重。大量的木質產品的市場需求,使森林樹木砍伐面積不斷擴大。其次,對于生態環境脆弱地區,例如黃土丘陵溝壑區、戈壁風沙區來說,地表剝離引起的植被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這種情況下,土壤的沙漠化與荒漠化程度不斷加重,林業種植的其中之一目標就必須是防風固沙,維護地表。三北防護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環境,其最廣泛的植被樹種是鴻森槐,這種植被的成長速度迅速,固氮效果極強,并且落葉也能肥沃土地,最重要的是這種樹種可以在貧瘠的土地生長,這對于已經沙漠化或是荒漠化嚴重的地區的環境改善的作用巨大。
三、林業種植對美化環境的應用
除去林業種植對改善環境污染問題之外,還有利于美化環境。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生態園林或是休息場所的建設,都會考慮到造林樹種的美化作用。一方面既要保證樹木的四季常綠、樹形美觀之外,還需要發揮應有的保健功能效用。如園林樹木的修剪,其給人的直觀感受,除了千奇百怪的外形之外,還有它的各式各樣的顏色。園林樹木自身的特有的顏色也是一種別樣的觀賞風景。諸如此類的還有沿海防護林、牧場防護林等,兼具生產、防護、與美化的作用。
四、林業種植的迫切需求
林業種植的廣泛加強,不僅僅需要依靠政府科學系統的組織,還需要社會民眾環境保護意識的強化。一方面美化環境需要工業生產企業的高度配合,嚴格把控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民眾自我主動的進行林業種植的意識性。當前我國的荒漠化不斷延展,只有動員全體社會成員,從小事著手,強化保護環境的意識。政府也要加強對民眾的素質教育宣傳,廣泛呼吁林業種植的額迫切性與必要性,并組織相關的植樹活動與造林運動。
結語:我國林業建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生態環境也有著維護的作用。在改善環境污染、美化環境等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同時還能夠有效起到預防水土流、及防風固沙的作用??梢哉f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應用意義重大,值得相關部門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鄒金強,黎木相.論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和其可持續發展[J].文摘版:自然科學,2015(3).
[2] 李軍賢.種植環保型經濟林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科學種養,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