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立立
【摘要】企業現金流是企業運作的核心資源,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經營者、債權人、投資者最關心的核心指標。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企業現金流量中隱含的企業營運信息,監測和分析企業經營發展現狀是各利益相關者的重要關注內容。
【關鍵詞】現金流 穩定性 預警 企業估值
一、現金流量表綜合分析預警機制
現金流量表綜合分析預警機制是在現金流量綜合分析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引入營業收入作為參照指標,以分析、測評經營現金流的穩定性、可持續性的財務分析、預警機制。
(一)現金流量綜合分析預警機制的特點
1.引入“營業收入”這一項目主要目的是將企業經營現金流與營業收入直接掛鉤,通過兩者之間的比值變化,結合規模大小,來判斷企業現金流穩定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企業營業收入穩定性,來判斷企業未來現金流的可持續性。
2.區別應收賬款借、貸方發生額的不同歸屬,用以對比分析當期銷售環節應收賬款資金占用增減變動狀況,以消除前期資金回籠對當前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影響。
3.將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從“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中剝離出來單列,既增強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與營業收入之間的關聯性,同時可避免經營者通過該科目操縱“經營性現金流量”的行為。
(二)現金流量分析預警體系的邏輯判斷過程
如下圖:
1.根據營業創造現金流C1與營業收入的比值波動情況和發展趨勢,分析存在原因。
2.根據分析結果討論應對策略,如發現不可逆因素造成資金流持續萎縮的,應做相應的業務結構調整。
3.結果分析屬于正常波動的,進一步分析當前現金流的利息覆蓋率,以判定融資需求。
(三)現金流量表綜合分析預警體系
(以某破產皮革公司為例)(表1)
表1中各項內容說明:
1.C1主營業務創造現金流量,衡量企業主業內部產生現金流能力強弱,同時通過與營業收入之間的比值關系變化,可以測量現金流穩定性。通過同業比較,可以發現不同企業之間經營能力的強弱,是本分析體系的核心指標。
2.C2當期銷售環節資金占用后現金流量=C1-當期應收賬款、票據的凈增額,主要反映當期銷售資金的即時回收情況,測量企業信用政策的下資金占用情況。將其與前期回收資金單列的目的,是要消除前期回收資金,對當期銷售環節資金占用量的對沖作用,以免及時發現銷售環節資金占用增大的情況。
3.C3前期銷售資金回流后現金流量=C2+前期應收賬款、票據減少額,主要反映企業信用政策下,當期增量資金在銷售環節資金沉淀情況。正常穩定企業,在第一個信用周期后,該指標應呈現正流入。
4.C4生產、采購環節資金占用后當期現金流量=C3+存貨減少額+應付票據增加額。反映當期企業增量資金循環過程中,采購、生產環節的資金占用情況以及經營性現金流結余情況。如果當期增量資金在本環節增幅過大,說明產品存在滯銷可能,需警惕市場發展中的不利因素。C4也作為判斷利息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標,因為該項資金的來源,完全來自于主營業務收入的自身創造,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可持續性。
5.C5是利息支付前的現金流量=C4+其他應收減少額+其他應付增加額,將其他應收應付項目在此環節單列的原因是消除其對經營性現金流量可持續性的誤導作用。因為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這兩個項目,在實務中經常被用來調節經營現金流量,比如非正式借貸款,屬于一種非正式的籌資形式,容易掩蓋企業經營性現金創造能力下降的跡象。
6.C6利息支付后現金流量=C5-利息支出。主要反映當期增量資金在完成生產循環后的資金結余情況。
7.C7當期外部融資后的現金流量=C6+權益性融資凈額+債務性融資凈額。
8.C8股利支付前的當期現金流量=C7+投資、長期資產處置凈收益。
二、現金流量表綜合分析預警體系的應用
現金流量表財務分析預警體系,在實際應用中比標準的現金流量表能更為清晰地反映企業資金的流動狀況和業務信息,更為及時揭示企業存在的經營問題,下面以2014年破產的溫州某皮革公司財務數據為例,比較說明分析預警體系的應用情況。
分析表明,盡管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8%,企業仍能正常歸還借款,2013年尚有資金結余211.9萬元,兩年投融資業務也都屬于正常范疇,無任何資金壓力和破產跡象。
一是盈利能力大幅減弱,凈收益率從6.8%,將為3.7%,2013年4349萬元營業收入,凈利潤僅161萬元,低于2012年的222.7萬元。
二是主營業務現金創造力大幅下降。C1指標值從2012年的541.6萬元,下降到359.7萬元;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從17%,下降到8%,降幅達51%。
三是當期銷售環節資金占用后現金流量C2指標值兩年均為負值,分別為-189萬,-196.4萬元,說明企業基本屬于賒銷業務,需墊付資金。
四是生產、采購環節資金占用后當期現金流量指標值C4,從2102年的2337.3萬元,下降為-1329.7萬元,原因是2013年采購環節現金支付比例增大,無法獲取供應商信用額度。考慮到自身賒銷業務資金回收慢,資金壓力顯著增大。
五是利息支付前現金流量C5,即標準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性活動現金流金額分別為784.6萬元,1367萬元,2013年,該公司主要通過民間資金借貸,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拆入款項約2696萬元,一是用于緩解采購資金不足的困境,二是用來償還到期的3950萬元貸款及利息。
六是利息支付后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C6值為1019.5萬元,反映該公司在2013年通過資金拆借后,暫時緩解生產環節進行需要。
七是2013年外部融資后現金流量C7值為-2930.48萬,顯示公司通過正常經營途徑,已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必須采取必要措施。
八是2013年后續各項內容顯示,公司已變賣大部分固定資產設備,以償還到期債務,同時將部分變賣所得,用于境外投資,呈現明顯資產轉移跡象。
以上分析顯示,2013年該公司的資金運行狀況脈絡清晰(如下圖),風險警示信號十分明顯。
三、結束語
本文提出以現金流量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財務分析預警體系,通過與標準現金流量表的對比分析說明,本分析預警體系能夠實時監測企業資金運作情況,及時發現企業運作中資金周轉存在的問題,防止出現資金鏈斷裂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魯桂華.現金流量綜合分析模型:原理與應用[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114期).
[2]李帆,杜志濤,李玲娟.企業財務預警模型:理論回顧及其評論[J].管理評論.2011(09).
[3]劉慶華.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分析[M].西南財大.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