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財務管理決策常常需要進行數量決策,高職學生往往存在數學“短板”問題,高職財務管理教學中的一些數量決策可以運用思維轉換或數、形結合的辦法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本文以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為例,把傳統計算法轉換成了追及問題,輔之以數軸圖示,直觀易懂,效果良好。
【關鍵詞】高職 財務管理教學 靜態指標 投資回收期
財務管理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經濟管理學科,它涉及資金籌集、資金的投放和使用、資金的收回與分配等的決策。這些決策的任務就是盡可能以低投入來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通常需要進行數量決策。高職學生,尤其是那些文科學生,數學往往是他們的“短板”。筆者在高職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或者轉換思維,或者利用數、形結合的辦法來激發學生們學習財務管理的興趣,以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形結合就是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幾何圖形結合起來,化抽象為直觀,化繁雜為簡單。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評價指標根據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分為靜態評價指標和動態評價指標兩類。靜態評價指標把不同時間點上的現金收入和支出當作毫無差別的資金,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因素,一般來說,是片面和不科學的。但在《財務管理》教學中,項目決策評價的靜態評價方法是掌握動態評價方法的基礎與前提,還是要力求準確地把握它。譬如,靜態投資回收期這種評價指標,由于其能較直觀地反映原始投資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且可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凈現金流量信息等優點而成為運用得較為廣泛的指標。
一、靜態投資回收期的傳統計算法
靜態投資回收期是指從項目的投建之日起,用項目所得的凈收益抵償原始投資所需要的時間。它有“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兩種形式,其單位通常用“年”表示。若建設期為S,那么PP'+S=PP。投資回收期一般從建設開始年算起。
需要強調的是,用項目所得的凈收益來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是以凈現金流量(NCF)而不是企業的凈利潤(Net Profit)來抵償原始投資。如果每年的凈現金流量相等,計算回收期,把原始投資額除以每年的凈現金流量即可;在每年的凈現金流量不相等的情況下,不能套用上述方法,需逐年累計各年的凈現金流量。靜態投資回收期的傳統計算法一般是根據凈現金流量和累計凈現金流量來列表計算。
茲舉例:A項目從外購入一項設備價值十萬元,設備可用五年,以直線折舊法計提折舊,假設期末無殘值。該設備購入當期投入使用,每年能夠獲得的凈利潤分別為5000、10000、15000、20000、25000。求該項目的靜態投資回收期。
分析:設備購入當期即投入使用,說明A項目無建設期;該項目每年獲得的凈利潤不相等,各年的凈現金流量不相等,不能用原始投資額除以每年的凈現金流量來求回收期,而應該逐年累計各年的凈現金流量。
經營期某年的凈現金流量=凈利潤+年折舊額+年無形資產攤銷額+年開辦費用攤銷額,本題中只需考慮折舊因素。為計算該項目各年的凈現金流量,列表如下:
上表顯示前三年累計凈現金流量都是負值,累計凈現金流量首次為正數的年份是第四年,而投資回收期是從項目的投建之日起,到用項目凈現金流量抵償原始投資所需要的時間,也即從項目的投建之日起到累計凈現金流量等于零這段時間。可知此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在三年以上,不到四年,具體數字待求。各《財務管理學》教材一般都會介紹靜態投資回收期較為實用的公式:
式中,Pt就是投資回收期;T為項目各年累積凈現金流量首次為正值的年份。
二、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可以轉換為追及法
如上所述,計算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的傳統計算法還是稍嫌繁瑣。靜態投資回收期實際上是一個持續期間:從項目的投建之日起算,到用項目所得的凈現金流量剛好抵償原始投資為止,通常用公式:
公式中的Pt就是投資回收期,另外,(CI—CO)t=NCFt。基于此,靜態投資回收期的求解還可運用小學數學追及問題的思維,輔助數軸圖示來解決,更快捷,也更能為同學們理解。也就是說,從項目的投建之日開始起算,累加各年的除投資以外的凈現金流量,直到當它們的和等于原始投資額,這段持續期間就是投資回收期,即用除了投資以外的凈現金流量來對原始投資額的追及。
仍然以上題為例,除投資外各年的凈現金流量分別是NCF1 =25000、NCF2=30000、NCF3=35000、NCF4=40000、NCF5=45000。累加這些除投資外各年的凈現金流量,并數軸圖示之。
如上圖所示,除了投資以外的凈現金流量(NCF),前三年累計90000,第四年累計130000,故回收原始投資十萬元所需的時間在三、四年之間,假設回收期為X,則3 在這道例題的教學中,筆者轉換思維,運用了除投資以外的凈現金流量來對原始投資額的追及,把回收期的計算轉換成了追及問題,從而變得直觀形象又具體易懂,有效地紓解了同學們的數學畏難心理,獲得了較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喬宏,財務管理(第二版)[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2]婁亮華,高職財務管理教學中數、形運用芻議[J].管理觀察,2010年5月. [3]婁亮華,專本銜接模式下高職財務管理教學計算能力提升芻議[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