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青島財富管理城市建設帶來的金融人才需求趨勢新的變化進行分析,提出了財富城市建設對高職金融專業學生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對高職金融人才的培養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深化“課證融合”,深入推進“雙證書”制度;深化“課賽結合”,強化專業技能培養,加強實踐教學,提升專業素養。
【關鍵詞】青島財富管理城市建設 高職金融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言
2014年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等11個部門聯合向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印發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標志著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正式獲國家批復,青島市成為我國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在財富管理試驗區的帶動下,青島金融業迎來良好的發展勢頭。截止2015年末,青島市金融業增加值、金融機構數量、上市企業數量等主要金融指標較“十一五”末均實現了翻番增長:全市金融業增加值達588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6.3%,為“十一五”末的2.5倍,銀行、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達到221家,是“十一五”末的1.5倍。基金等各類金融類企業近500家,為“十一五”末的2.5倍。全市外資金融機構總數增加到34家,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和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地方準金融機構總數達到119家,同時,海爾消費金融公司、海爾財務公司、青島港財務公司、中路財產保險公司等的出現也逐漸填補了青島市金融業態的空白。
二、青島財富管理城市建設背景下對高職金融人才的要求
青島市金融業的飛速發展為青島高職金融專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同時也對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人才需求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瞄準青島財富城市建設的發展機遇,各類新型金融機構大量涌現,青島金融業態和金融格局正逐步完善。特別是非銀行類新型金融機構、第三方理財機構的大量出現為高職金融專業學生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就業崗位。這類崗位的基本要求為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具備金融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營銷能力和業務創新能力。此外,隨著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的增加,對柜員、客戶經理、經紀人、操盤手、保險代理人等基層一線崗位人員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這些崗位,主要要求具備熟練和精通業務,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執行力。
(二)職業素質要求
1.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由于金融行業高風險的特殊性,要維護金融業良好信譽,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員就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具體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謹慎,廉潔自律,言行謙恭,長于協作。將良好的職業素養記于心,融于實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遠離違法犯罪,維護金融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同時,遵守職業道德,自覺提高素養,更是每位金融從業人員的基本義務和事業成功的保障。
2.具備復合金融知識。隨著財富管理的專業化、多元化成為我國財富管理的主流,要求金融專業畢業生能夠適應金融混業經營的大趨勢,順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因此必須具備綜合的金融知識,熟知各項金融產品,熟悉、了解金融市場的總體情況,能夠綜合運用不同行業的金融知識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
3.具備熟練業務操作技能。金融行業屬于服務性行業,追求更高效的為客戶服務,更準確的滿足客戶需求,這要求金融從人員具備熟練的業務操作技能。具體包括基礎的業務處理。比如,柜員等一線員工應當掌握點鈔、傳票算等基本技能,客戶經理等基層人員應當具備開發客戶、產品營銷技能等等。熟練掌握金融行業相關業務的操作技能,進入工作崗位后才能夠快速上手,從而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4.創新能力。金融業的靈魂是創新,創新能力是金融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金融行業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從業人員能夠快速分析市場環境,把握客戶需求,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創新產品。因此培養“適應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的金融人才顯得尤為必要。
三、基于青島財富管理城市建設下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首先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緊跟青島財富城市建設步伐,以經濟的國際化、一體化,金融混業化為背景,明確高職類金融人才的培養目標。即將高職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以服務銀行、保險、證券、新型金融機構、第三方金融中介機構的金融營銷人員和一線崗位從業人員為主的應用型金融人才,并在此基礎上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職業崗位分析,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二)深化“課證融合”,深入推進“雙證書”制度
金融行業一般要求持證上崗,職業資格證書往往與職業崗位的具體要求密切結合,并能準確反映特定職業實際工作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的能力,具備職業資格證書是進入金融行業的門檻,根據這一現實情況,要求學生畢業時取得一門職業資格證書,即實行雙證書制度。同時,在日常教學設計上,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理財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科目融入教學內容,同時采取“以證代考”的方式。取得證券、銀行、保險、理財資格證書后可免修相關科目考試。要求學生在畢業前至少獲得一本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取得畢業證書,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
(三)深化“課賽結合”,強化專業技能培養
通過以賽促教的方式,如在校內組織金融技能大賽、證券投資大賽、金融產品知識和營銷大賽等比賽,邀請金融行業機構和專家來做評委并做專業點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銀行技能大賽、投資理財技能大賽等活動,一方面帶動師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提升,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擴大了專業影響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提升專業素養
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兩部分。由于金融行業對安全性往往要求較高,所以較難實現經常性帶學生在校外金融機構實習實踐,因此實踐教學的重點就放到了校內。通過在校內設立投資理財咨詢公司,為全校師生提供投資理財咨詢服務,一方面解決了金融專業學生實踐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在校內開展的咨詢業務實踐,分析解決真實案例,學生可以充分鍛煉實踐能力,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專業素養。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大實踐操作占比,比如在《金融營銷》課程中,分小組完成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市場調研,最終由每個小組推選1~2名同學到臺前來用PPT演示其調研內容,同時聘請行業專家進行評價打分。在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下,充分調動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創造潛力。
參考文獻
[1]青島市金融工作辦2015年終述職報告.
[2]馬翠蓮,財富時代來了,上海金融報,2014.
[3]石曦,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與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金融教育研究,2013.
作者簡介:孟潔(1986-)女,漢族,山東青島人,任職于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