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華
摘要:鄉鎮農經工作是最為基礎的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國家出臺的關于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都需要通過鄉鎮農經工作來貫徹和執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梢哉f其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要千方百計使鄉鎮農經工作得到順利開展。而現階段我國的鄉鎮農經工作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顯然會制約其發展?;诖耍恼螺^為細致地分析了我國當前鄉鎮農經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能夠為鄉鎮農經工作的更好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鎮;農經管理;問題;策略
1加強農經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多數,所以農村工作具有面廣、量大的特點,農經管理部門的職責眾多,要想使農村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農經隊伍的建設。
1.1 將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國家有關農村的各項政策都需要通過農經部門來貫徹和執行,因自身具有很多的經驗,所以農經部門在很多時候扮演著各項政策決策的參謀和助手的角色,也正因為農經部門對于農村發展的具體情況有著準確掌握,所以他們還要負責向上級部門反映實際情況,這些無疑對農村各項政策的有效落實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1.2 加大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和完善?,F階段,我國的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所以很多舊有的經營體制已經難以適應發展要求,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于農村經營體制的創新和完善。而如果鄉鎮農經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擁有了創新意識和思維,將大大促進農經工作的轉型與發展。
1.3 推進農村重點工作。僅就現階段的發展來看,很多的鄉鎮農經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工作人員數量少,工作量大的問題。而農經隊伍的整體水平是決定農經工作能否有效推進的重要因素。所以應不斷加強鄉鎮農經隊伍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的重點工作。
2 現階段農經工作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建設需求難以滿足。近年來我國的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于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全面補貼良種、采購農機設施,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這是值得欣喜的。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支持的力度仍然無法滿足農經和農村建設需求,所以需要進一步擴大資金的投入,鼓勵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
2.2 城鄉差距顯著。城鄉發展差距大是農經管理工作中較為顯著的問題。我國的惠民政策在不斷加大,農民群眾的收入也得到了切實的提高,但是還是與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很多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比較低,而有一定文化的年輕農民不愿留在農村選擇在城市發展,這也使城鄉差距不斷加大。
2.3 經營方式落后。現階段我國鄉鎮采用的還是傳統的農戶分散的管理經營方式,不利于實現規?;a、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引進。同時也使種養的品種混亂,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信息閉塞、生產不對路,專業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問題。
3 有效開展鄉鎮農經工作的策略
3.1 明確農經部門的職責
3.1.1上級主管部門出臺文件,下發批示,要注意保持一致,而不是各自為政,這樣才有利于下級單位工作的開展和政策的執行。
3.1.2農經部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尤其是掛鉤的專項資金,相關的主管部門必須要有知情權、管理權與監督權。
3.2 加大培訓力度
3.2.1加大培訓資金投入。加大縣一級和鎮一級的財政撥款力度,培訓有充足的資金,進而順利開展培訓工作。
3.2.2拓展培訓廣度和深度。對于新農村建設要求、農村經營管理新方式、農經綜合服務新內容要及時地用作農經業務培訓的內容,在培訓中還要注意理論和實踐的良好結合,使培訓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農經工作人員的素質得到切實的提升。
3.2.3創新培訓載體。利用網絡遠程教育資源,開發網絡教育平臺,以便達到降低培訓成本,提高農經人員素質的目的。
3.3 制定激勵政策。各級政府應確保農經管理經費的供給,農經機構的人員經費、工作經費、培訓經費等全額納入政府財政預算,農經管理工作的設施和設備要及時更換和更新,以便使鄉鎮農經管理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制定相關的激勵政策,可采用爭先創優等形式,對于那些在業務上表現突出、綜合素質強的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并獎勵所在的單位,這樣能夠激發工作熱情,進而在整個農經系統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
3.4 優化隊伍結構。要積極選聘大學生到農經工作中。另外,也可以在村干部、鄉鎮部門中選拔那些業務能力強、有工作責任心的年輕人,要明確工作職責任務,輔以激勵政策,使他們更有工作的熱情,打造一支具有活力的、專業能力強的農經隊伍。
3.5 建立和完善自我發展機制。各級農經管理部門要從農經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出發,結合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建立和完善自我發展機制,這是為了提升整個隊伍的工作水平,不斷拓寬工作的思路,做好基礎工作,掌握更為準確的數據,為國家今后出臺各項農村政策做出應有的貢獻。
4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充分了解到現階段我國鄉鎮的農經工作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而我們所要做的是正視這些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而作為基層的農經工作人員,也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除了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外,還應深入到田間地頭一線,去積極聽取農民群眾的心聲,及時反饋給上級領導,這樣才能不斷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實現農業的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