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作為蘊含豐富教育智慧的幼兒教育資源,民間游戲目前卻面臨著無法被現在的孩子所接受的尷尬局面。基于這種情況,從幼兒需求角度對民間游戲的創新意義進行了分析,并從游戲材料、游戲情節、游戲玩法和游戲空間四個方面對民間游戲的創新途徑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使幼兒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豐富。
關鍵詞:民間游戲;創新;幼兒需求
在游戲材料和形式變得逐漸豐富的背景下,民間游戲也得到了較好的創新。而創新民間游戲不僅能夠使現在的孩子更好地接受游戲,還能使民間兒童游戲資源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進而使其教育價值得到充分發揮。因此,相關人員還應從幼兒需求角度加強對民間游戲創新方法的探討,從而使園本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豐富。
一、從幼兒需求看民間游戲創新
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講,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精美玩具與材料顯然要比傳統民間游戲更有意思。出現這種情況,與一些民間游戲不適合兒童的發展水平與需求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一些民間游戲展現出的內容與生活背景與兒童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并且也具有思想的局限性,對于兒童來講缺少趣味性、親切感,無法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但從幼兒教育的角度來看,民間游戲在幼兒動作能力、語言能力和規則意識等方面的培養上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因此,還應通過創新賦予民間游戲更多活力,從而較好地進行民間游戲的傳承與發展。
二、基于幼兒需求的民間游戲創新途徑
1.游戲材料的創新
在幼兒游戲中,材料將起到引發幼兒思考和探究的作用。在創新民間游戲時,還應進行新的游戲材料的投放和補充,從而使游戲保持一定的新鮮感,繼而使游戲得以持續開展。一方面,教師還應加強民間游戲材料的挖掘,以便使幼兒的創造性得到發揮。例如,在開展“躲貓貓”這一傳統民間游戲時,過去幼兒都是在樹后或桌下進行躲藏,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進行籮筐、草藤、紙箱和草垛等道具的投放,從而引導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進行偽裝和躲藏。通過不斷探索,幼兒則能發現各種材料的功能,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進行材料功能的拓展,以便使幼兒的靈活思維得到訓練。比如,針對民間游戲“跳皮筋”中使用的橡皮筋,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利用橡皮筋開展做繩子操和拉山洞門等活動,從而使幼兒學會主動探究材料的各種功能,并形成自主探究意識。
2.游戲情節的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游戲本身帶有的社會背景也發生了變化。所以在進行游戲創新時,教師還應結合現代社會背景與幼兒生活經驗進行民間游戲情節的改編和延展,從而加強游戲與幼兒生活的聯系,繼而使幼兒更好地接受。例如,在開展“木頭人”這一傳統民間游戲時,過去的游戲情節就是要幼兒像木頭人一樣堅持長時間保持不動。在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時期,人們的生活較為單調,這樣的游戲就可以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但在現代幼兒教育中,能夠吸引幼兒注意的事物較多,保持長時間不動無法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加入讓幼兒擺出小丑造型以逗樂“木頭人”的情節,從而對游戲情節進行擴展,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并加強幼兒意志力的培養。
3.游戲玩法的創新
為加強幼兒思維和想象力的培養,教師還應實現游戲玩法的創新。例如,在開展“跳房子”這一游戲時,教師可以將這一游戲與“拋沙包”和“石頭、剪子、布”結合到一起,以實現游戲優勢的互補。具體來講,就是引導幼兒以“剪子、石頭、布”決定跳房子的先后順序,并由勝利者進行“拋沙包”以決定能夠跳到哪格中。采取這種方式進行民間游戲創新,則能使活動變得多樣化,從而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從根本上來講,民間游戲內容大多較為生動,并且具有靈活的組織形式,可以進行相互組合,從而使游戲的趣味性得到增強,使幼兒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4.游戲空間的創新
為使孩子更好地接受民間游戲,還應對游戲空間的自主性進行強調。具體來講,就是遵循室內外空間交互使用原則進行游戲空間創新,以便為幼兒提供自主選擇游戲空間的機會。例如,在開展“彈珠球”游戲時,教師可以將該游戲與秋天活動主題結合起來,即利用KT板進行果樹制作,然后利用樹冠上的洞進行果子的表示,從而將室外游戲引入室內,進而更好地實現室內外活動空間的利用。通過創新游戲空間,則能使游戲場地的布置更加靈活,進而使幼兒對民間游戲產生更大的興趣。
在對民間游戲進行創新運用時,教師還應結合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不同材料的提供,并根據幼兒發展水平進行游戲情節、玩法和空間的創新,從而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游戲中,并從中獲得享受。這樣一來,民間游戲才能在幼兒園教育中得到較好的繼承和發展,進而發揮推動幼兒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珍珍.從“走近”到創新:民間游戲“投壺”的開展[J].新教育,2015.
[2]張玲.淺談幼兒民間游戲的創新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