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摘 要:“堂堂清”是指當場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當場解決學生的問題,當場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及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新課改一直強調要實現高效教學,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課堂教學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堂堂清”便是實現高效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如何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做到“堂堂清”展開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六年級;數學;堂堂清;練習;策略
小學六年級一年至關重要,因為在這一年,小學生也即將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全國性的考試——小升初,在這個時期,小學生所接受的教育質量直接決定他們會進入哪所初級中等學校接受教育。數學一直是小學生的學習難點,很多小學生即使將大量的時間、精力都耗費在數學練習中,也總是無法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也就漸漸失去了學習信心。造成這個問題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教師將重點放在了教學計劃上,沒有及時發現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至于他們的問題越積越多,最終導致數學課堂效率十分低下。因此,要想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教學,教師就必須要實現“堂堂清”,確定絕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及時解決學習問題。下面,筆者便從選擇合理的練習內容、注重分層練習訓練、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化三個方面,討論六年級數學“堂堂清”課堂下的課后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選擇合理的練習內容
要想讓小學生學好數學,單靠聽講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練習來鞏固小學生的知識。“堂堂清”中的練習,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題海戰術”,而是倡導教師要綜合考慮多樣的輔導練習題,從中挑選出精題,在實現減負的同時,還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教師在設計練習題的時候,要以數學教材為依據,突出重點,讓小學生在練習中突破學習難點,加深對這些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在“圓的認識”一課中,我為學生布置練習作業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題目:“請每個同學根據本課所學知識,制作出一個生活中以圓為原型的實物模型。”這個作業不僅與學生的數學課堂緊密相連,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于是,很多同學開始踴躍發言。有的說:“我準備制作一個汽車模型。”有的學生說:“我準備制作一個水車。”等等。在學生呈現自己的作業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同時選擇了一種實物模型,比如有兩個學生都制作了自行車,卻大小不一。我趁此機會問學生:“為什么自行車輪子的大小不一樣?”學生大聲回答:“因為半徑不一樣。”
二、注重分層練習訓練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直接反映在他們依靠自己的能力,所能完成的作業量、不同難度的作業、完成作業的時間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教師在實施“堂堂清”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意展開分層訓練,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自由選擇不同難度、不同數量的數學作業,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很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學數學,除了數學知識比較枯燥、抽象以外,還是因為大量的練習作業讓他們苦不堪言。而“堂堂清”下的練習,實施分層訓練,可以兼顧小學生的需求,讓他們學得快樂。在“分數乘法”一課中,我為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練習題根據難度,分成基礎題、鞏固題還有拓展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過程,選擇相應難度的練習題,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一開始錯估自己的學習能力,比如自己并沒有學好本課知識,便可直接降低練習難度;如果學生在完成基礎題或鞏固題時感到十分輕松,他們可以選擇更高難度的練習。
三、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化
實際上,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它無時無刻地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然而,教師與學生都把目光集中在數學課堂上以及數學教材、輔導書中,在設計練習題目的時候,也總是直接按照“紙筆測驗”的方式來要求學生完成練習任務。久而久之,學生便認為數學知識只存在于書本之中,失去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因此,在“堂堂清”的課后訓練中,教師要注意實現作業形式的多元化,根據不同的知識與教學目標,設計出多種練習,在鞏固學生所學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等。除此之外,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還可以豐富作業內容,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就如上文所說,在“分數乘法”中,作業是計算題;但是在“圓”“圓柱與圓錐”等課后練習中,我讓學生親自繪制或制作幾何模型,并找到生活實物;在“統計”一課,我讓學生展開調查再統計等等。
總而言之,“堂堂清”強調的是師生之間及時根據課堂活動做好反饋,教師根據這些反饋有針對性地輔導小學生,幫助他們獲得提高。因此,“堂堂清”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要選擇合理的練習內容,讓小學生做精題,而非多做題;教師要注重分層練習,兼顧所有學生的需求,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讓小學生接受豐富、生動的數學教育,使他們在學習時更加積極。
參考文獻:
[1]劉文金.在農村小學數學課上怎么做到“堂堂清”[J].科技創新導報,2012(25).
[2]田怡.高效課堂是這樣煉成的:數學課堂中的“及時反饋”[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3(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