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構建應用技術型院校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應用技術型院校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應用技術型院校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策略:完善質量監督和評估機制,強調內外結合,積極倡導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評估;建立有效的質量信息反饋機制,促進多種評價方式的有機結合;不斷完善和制定相關法制法規和政策,促進質量保障制度化、法制化與規范化。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院校 現代遠程教育 質量保障體系
[作者簡介]崔新生(1970- ),男,山東博興人,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實驗師。(山東 濟南 250014)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7)16-0105-04
一、應用技術型院校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一)對傳統精英教育模式造成沖擊,必須構建質量保證體系以尋求信任
現代遠程教育是高等教育普及、終身學習體系構建的重要途徑。一方面,當代網絡與信息發展為現代遠程教育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得教育可以更靈活的方式隨時隨地進行,對時間與空間的要求不高,不必局限于傳統的教室,也不必局限于本校教師的教學;另一方面,現代遠程教育提倡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學生可根據自身需要與興趣選擇學習課程,對學習者的年齡、職業等沒有要求。現代遠程教育的質量關系著我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因此,必須保證遠程教育質量,尋得學習者信任,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國教育體系。
(二)教學管理與支持服務均不到位,必須構建質量保證體系以維護聲譽
遠程教育的發展有著招生數量越來越多、招考專業不斷增加、地域越來越廣等特點,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都關注到了遠程教育的好處,一些老牌名校也開始大力推行遠程教育,如浙江大學等,專業也從原來的幾個覆蓋到幾乎所有專業。但是,很多院校的教學管理與支持服務跟不上遠程教育快速前進的步伐。在教學管理上,很多高校雖然在形式上采用了遠程教育,但是教學模式等并未改變,仍停留在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沒有針對遠程教育的特點來調整教學方法。在這種情況下,能否保證教學質量著實堪憂。在對遠程教育的支持中,很多院校的網絡服務并不暢通,在管理中也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支持。因此,必須構建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對教學管理與支持服務等進行改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維護遠程教育的聲譽,保證遠程教育的長足發展。
(三)學習模式突破傳統限制,必須構建質量保證體系以確保質量因素受控
現代遠程教育具有開放性,它在各方面突破了傳統學習模式的限制。首先,在學習方式上,遠程教育突破了傳統的以教師教授為主的課堂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與探究性,對學生的主動性要求較高。其次,在學習進度上,傳統的教學進度主要以教師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為主,學生沒有選擇權,而在遠程教育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決定學習進度,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最后,在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上,傳統學習模式下,主要是學生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行學習,具有很大的限制。而現代遠程教育打破了這一限制,只要有網絡,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學習,不必一定到教室學習,這就排除了教學中的很多不利因素,如距離、天氣等,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正是因為遠程教育有著不同于傳統的教育模式,才更需要在全新的學習模式構建中保證教學質量,因此,構建遠程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勢在必行。
二、應用技術型院校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質量保障、評價主體單一,缺乏專業的評估機構和人員,社會參與度不高
目前遠程教育的發展中,開發與監管的主體都是政府。政府既要開發,又要監管,還要評估,在遠程教育中承擔著多種角色,這不僅增加了政府的工作,同時,單主體的開發與監管機制并不利于遠程教育的發展。遠程教育的開展應該是政府與院校及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但是,目前形勢下,作為遠程教育實施主體的應用技術型院校并未承擔起遠程教育發展的職責,只是在政府指導下來開展遠程教育的形式,而未考慮遠程教育方方面面的要求及長足發展。這一方面與政府“一把抓”的主導思維導致院校缺乏自主權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院校主動性不高的體現。這種形式在目前已經顯露出了明顯的弊端,政府指導無法完全體現院校及社會要求,遠程教育的質量難以保障。
(二)評價工具及方法存在缺陷,缺乏健全的信息收集、處理與反饋機制
遠程教育評價體系的不健全也是影響遠程教育質量的棘手問題。重量輕質、重眼前輕長遠等評價觀念阻礙了遠程教育的改進發展。而無法對教師教學進行客觀評價,也就無法對教學的具體方面進行改進。在信息收集與處理、反饋方面,很多院校建立了關于遠程教育質量的學生評教體系,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接受學生對教學質量的反饋,但是這種方式缺乏一個有效的監督機制:一方面,學校無法保證學生評教的客觀性,沒有相關的輔助評價機制;另一方面,對于收集來的信息學校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理與反饋,也就無法根據學生要求對教學體系進行調整與改進,最終導致信息的無效。
(三)質量保障實踐活動的蓬勃發展和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后的矛盾日益凸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進,原來的教育法律法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而國家和政府并未及時考慮到這些變化,未制定更完善的法律,導致遠程教育在發展中缺少相應的法律依據,舉步維艱。同時,在現階段,應用技術型院校在推進遠程教育時缺少一種良好的質量文化氛圍。文化滲透在院校建設的方方面面,在無形中影響著院校建設。良好的質量文化是保證遠程教育健康發展的軟實力。目前遠程教育下,傳統觀念過重,桎梏了遠程教育質量文化的構建,這成為遠程教育質量發展的絆腳石。
三、應用技術型院校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策略
(一)完善質量監督和評估機制,強調內外結合,積極倡導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評估
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是政府、院校等多方面的職責,其成敗也關乎著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因此,應從多主體出發,重視各方對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與評估。
1.完善內部質量評估機制,轉變教育理念,強化質量保障。應用型院校自身是實施遠程教育的主體,其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遠程教育的發展。因此,應用技術型院校應從自身出發,完善院校內部對質量體系的監督與評估。首先,成立專門的遠程教育監督機構,設立專門管理人員,對學校遠程教育的發展進行管理;其次,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轉變教學觀念,建立一種適用于遠程教育的教學模式,形成自身的遠程教育質量特色。
2.加強外部質量評估機制構建,尋求各方合作,控制教育規模。我國目前的遠程教育監督主要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缺少外部的監督機構,導致很多監督制度不夠透明,因此,可以通過建立不受政府與院校干涉的第三方監督與評估機構來保證監督體系的完善。首先,在保證政府與院校自我監督的前提下,鼓勵第三方的介入,建立專業的第三方評價與監督機構。其次,在客觀的基礎上構建多元化的監督體系。監督體系不應局限于固定的機構,而是要考慮社會各界的多種需求,讓市場、民眾等多主體參與其中,更好地完善監督。最后,建立完善的外部監督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外部監督體系的約束有利于監督體系更好地為遠程教育服務。
3.做好內部評價與外部監督的結合。單一的評價主體很難適應遠程教育的發展,因此,應該把政府與院校的內部監督和社會外界的監督相結合。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法規保證外部監督有效、依法進行,在明確外部監督職責的同時,為外部監督提供法律保障。其次,給予外部監督一定的自主權。作為監督機構,外部監督必須擁有一定的自主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因此,政府應該進行一定的“權力下放”,保證外部監督不完全受制于政府。
(二)建立有效的質量信息反饋機制,促進多種評價方式的有機結合
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應該形成一種信息收集、處理、反饋的循環過程,以保證遠程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
1.課堂內容的信息收集、處理與反饋機制。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信息的掌握者,在教學目標與課程的要求下,教師決定著課堂內容,進行著信息的“單一”傳輸,但是這種信息傳輸很多并不符合學生需要。因此,可以建立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饋機制,在不影響課程要求及教師教學的情況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合理要求。
2.教學效果的信息收集、處理與反饋機制。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發言權,但是目前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中缺少學生的評價與反饋。因此,可在傳統的以調查問卷“評教”的形式下開拓更多渠道,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為教師教學提供更多建議,這有利于教師更客觀地了解教學效果,保證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
3.學校要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對待收集的信息,對信息進行及時的處理、反饋,對待問題虛心改正,對待建議積極采納。學校成立專門的信息收集網站、在教學樓設立信息箱等,以激發學生參與遠程教育質量構建的熱情;樹立科學的質量信息觀,以科學的態度建立質量信息反饋機制,引導教師和學生重視教育質量的發展,以客觀的態度重視每一個相關的教育信息。
4.建立更完善的評價機制與渠道。首先,注重多主體的參與,讓更多的相關者參與到遠程教育的質量評價中。教師、學生、政府、企業等都是遠程教育的參與者與受益者。應該參與到對遠程教育的評價中。其次,從各方面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在對遠程教育的評價中,要考慮到遠程教育各方面的因素,如教學條件、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最后,科學設計評價指標。在設計評價體系時應該采納各方意見,對評價體系進行詳細的劃分,如按主體分為自我評價、他人評價,按功能分為診斷性、形成性。
(三)不斷完善和制定相關法制法規和政策,促進質量保障制度化、法制化與規范化
1.國家制定相關法律,使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有法可依。在法律制定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以需求定法律。法律制定時在考慮我國國情的基礎上,還必須考慮遠程教育發展現狀,了解發展遠程教育院校的需求,調查遠程教育學習者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法律更實用。(2)不斷完善相關法律。社會處于不斷發展的態勢中,在網絡與信息不斷發展的現狀下,遠程教育也是日新月異,不論教育形式還是內容都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國家應該根據社會發展不斷完善相關法律,使法律能夠適用于不斷發展的遠程教育。
2.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完善政策保障。國家法律只能從整體上宏觀調控遠程教育的發展,而無法制定具體的細則規定等。政府是遠程教育的直接主導者,能夠從具體方面指導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首先,政府在充分了解遠程教育特點與辦學模式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法規,這些法規應能夠更切實際地適用于院校遠程教育的發展。其次,政府可以成立專門的遠程教育質量構建工作機構,派遣專門人員負責遠程教育質量構建,并及時匯總成相關法規,指導院校遠程教育質量發展。最后,政府應加強與院校的聯系。應用型院校作為政府遠程教育的實施基地,與政府工作密切相關。政府應加強與院校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院校需求,了解遠程教育在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改進自身工作。
3.院校完善自身的制度。應用型院校是遠程教育的實施基地,決定著遠程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保證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規范化、制度化,院校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根據國家與政府法律法規,完善院校內部建設,制定完備的教學制度、招生制度、管理制度、教師制度等,為遠程教育的質量保障提供制度依據;其次,制定適用于自身院校的質量管理與技術支持文件等,形成自身院校在遠程教育質量保障方面的特色;最后,建立與政府對接的院校遠程教育質量構建工作機構,設立專門的人員及時向政府反映自身在遠程教育發展中的問題,爭取政府的支持,尋求政府的幫助。
4.加強院校質量文化氛圍的構建。文化是一個國家最寶貴、最有力的財富,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深遠的,因此,建立良好的質量文化氛圍可以從無形中推進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首先,加強對遠程教育的宣傳。可通過政策引導等方式加強社會各界對遠程教育的認識,了解遠程教育的特點及深遠意義,尋求人們對遠程教育質量的信任。其次,在院校中設立專門的普及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課程,也可以面向社會開放此類課堂,讓學生充分了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進而意識到自身在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中的責任與義務。最后,鼓勵學生自發進行遠程教育的宣傳,也可以成立專門的組織、社團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中。
遠程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是信息化社會下教育發展的大方向。遠程教育的質量關系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的成果,也影響著終身學習的教育目標的發展。因此,保證遠程教育的教育質量任重道遠。相信在國家與政府的支持下,在院校的不斷完善中,在社會各界的參與中,遠程教育的教育質量必將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譚璐.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系統分析[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
[2]張堅雄,姜檢平,李晉華,等.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J].成人教育,2015(3).
[3]林世員,陳麗,彭義平.我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現狀、反思與建議[J].中國遠程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