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打架事件;反思;信任;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5-0077-01
這學期我接手了一個初三畢業班。開學第一天班上就發生了學生與校外人員打架的事件,等我趕到現場時,只看到:
學生小張低著頭,揉著紅腫的左手。而一旁的學生小楊臉漲得紅紅的,拳頭緊握著,滿眼憤怒。我極力克制著自己的怒氣,向周圍學生大致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經過。原來是一幫校外青年來找小楊,言語不和就開始動手,仗義的小張二話不說,立刻上前替小楊出手。我想讓小楊親自告訴我校外青年找他的原因,但看看小楊那緊抿著的嘴唇和漲紅的臉,還有未松開的拳頭,我暫時放棄了當場詢問小楊的想法。
我把小楊帶到辦公室,詢問打架的緣由,但他就是不肯說,只是一味地推脫說不知道。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氣氛變得越來越尷尬。看著他倔強的樣子,我不禁想:難道作為教師的我就真的信任他了嗎?從打架事件開始,我就認定他惹是生非,而隨后的種種質問,我也用了嚴厲的語氣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將他推到我的對立面。小楊也只是處于青春期的男孩子,沖動、好勝,此時他最需要的應該是教師的信任和幫助。于是,我稍稍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思考如何走進小楊的內心,讓這件事情成為教育小楊的契機。
這時民警到了,要求我們去警局做筆錄。看到小楊緊張的神色,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不要怕,去警局做筆錄是對你的保護,也是事情處理的必經流程,老師會和你一起去的。”去警局的路上,我將同學們對他的擔心、小張為了維護他而受傷以及如果這件事情沒有處理好可能帶來的后果細細說給他聽。他默不作聲,仿佛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趁機告訴他,以后遇到類似的事件,其實可以有很多種解決的辦法,真正的勇敢和仗義并不是用打架來證明的。隨后,我真誠地為自己剛剛對他的不信任表示歉意。一直沉默不語的小楊此時才告訴我打架事件發生的原委,并垂著頭,滿含愧疚地對我說:“老師,對不起,其實我沒有想把事情變成這樣。”看到小楊對我的抗拒慢慢消失,我知道自己開始獲得他的信任了。
這件事情后,我對小楊的關注開始增加,而小楊的學習勁頭也日益高漲。月考成績出來了,小楊的成績有所上升,還拿到了進步獎。雖然偶爾他還會沖動,但更多時候,小楊學會了克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甚至班里同學發生矛盾時,他還會主動勸解,儼然成了我管理班級的小幫手。
我很慶幸當時及時控制住了情緒,調整了教育方法,沒有進行簡單粗暴的訓斥和責罵,更沒有因為這件事輕易地給小楊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簽。我漸漸意識到,學生的行為出現問題,往往是他們的情緒控制出現問題,這時需要教師以寬容的態度和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導,利用好教育契機,從而走進學生的心靈,贏得學生的信任。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東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