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媽媽就催我回學校上班。事實上,我也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跟媽媽說再見,趕往學校,完善閬中陽光下成長素質教育展演劇本《讓愛延續》。這是根據學校老師的事跡進行創編的,所以前期采訪,素材收集整理,劇本編寫,都勞心費神。從未寫過劇本的我本想打退堂鼓,可媽媽那“好好干你的事”的話時刻在耳邊縈繞,給我力量,讓我得以堅持。
一向堅強的媽媽突然臥床不起了——膝關節疼痛難忍,不能站立。星期五忙完工作,晚上才匆匆忙忙趕回家探望。
陪媽媽吃完晚飯后,我先將燒好的熱水倒入腳盆中,然后邊用手試水溫邊添加妻子遞過來的冷水,反復試好水溫,接著才小心翼翼地幫媽媽脫掉襪子,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弄疼了她的腿,最后輕輕地把媽媽的腳放進水里,看見媽媽那變了形的腳趾,浮腫了的雙腳,我的眼睛跟著燈光一樣也變得朦朧起來。第一次給媽媽洗腳,顯得很笨拙,媽媽很不習慣,不停的把腳往回挪,“我自己來,自己來。”“不,我給您洗!”我執拗地按著媽媽的腳,猶如小時候纏著她硬答應自己的事情。忍住在眼圈里打轉的淚花,一是不想讓媽媽看見自己此時的模樣,二是牢記著她平時“要堅強,不能輕易掉眼淚!”的話語,于是便只有低下頭專注地、輕輕地揉搓著媽媽的腳,按摩著她的腿。媽媽似乎感應到我的心,嘴里不停地說著:“沒事兒,沒事兒。不要操心我,好好干你自己的事!”這也是媽媽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今天,再次聽到她這樣的話語,50多歲的我就像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錯的孩子,支支吾吾的,半天憋不出半句恰當的話來。
媽媽辛苦了一輩子,從小就飽受生活的煎熬,擔負起家庭的重擔,照顧著年幼的4個弟弟妹妹。嫁給爸爸有了我后,爸爸就去當兵了,媽媽既要照顧年邁多病的奶奶,又要掙工分養家,還要照顧年幼的我,孩童的記憶中,我幾乎就是在媽媽背上長大的。奶奶去世時,是媽媽一個人料理的后事,直到我6歲時,爸爸才退伍回家。
媽媽深更半夜在煤油燈下給我們納鞋底,冒著雨雪赤著腳給我送糧到學校,頂著烈日光著膀子在田間勞作的影子在我腦海里浮現……我知道媽媽一生起早貪黑為家庭,任勞任怨為孩子,從來沒有道過一聲苦,說過一身累,叫過一聲屈,含辛茹苦的拉扯我們四姊妹……歲月的風霜雪雨,給媽媽的額頭上雕琢一道道深深地溝壑,密密麻麻堆滿的是艱辛和苦累,頭發被歲月一根一根地全染白了,每一根都在訴說著一個個心酸而動人的故事。70多個滄桑歲月,沉甸甸的擔子壓彎了媽媽的脊梁,辛苦的勞作扭曲了媽媽的手指,頸椎骨質增生的疼痛折磨著媽媽,現在又因關節疼痛而不能行走……淚水再也抑制不住地往下滑落,滴在浸泡有媽媽雙腳的水盆中,也滴在我的心上。“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擠出時間多回家陪媽媽。
周末一大早,媽媽就催我回學校上班。事實上,我也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跟媽媽說再見,趕往學校,完善閬中陽光下成長素質教育展演劇本《讓愛延續》。這是根據學校老師的事跡進行創編的,所以前期采訪,素材收集整理,劇本編寫,都勞心費神。從未寫過劇本的我本想打退堂鼓,可媽媽那“好好干你的事”的話時刻在耳邊縈繞,給我力量,讓我得以堅持。劇本需要在排練的過程中反復斟酌修改,我必須全程參與,正因為媽媽給了我愛的孕育,讓我對愛有特別的理解,致使排練過程比較順利。
今天(2016年10月13日),早上8:00,電話鈴聲響了,聽到媽媽那明顯蒼老許多的聲音:“兒子,不要擔心我,我好多了,不疼了,不要操心我。”接著聽到了媽媽的笑聲,我知道,那是媽媽在操心我,她是想用笑聲斬斷我的擔憂與牽掛,是想用笑聲卸掉我的包袱,是想用笑聲安慰我,從而怕影響我的工作,怕我在工作中出錯。聽著聽著,我內心涌動起不可言說的感動與酸楚,淚水再次滑落,趕緊擦掉,忙用歡快的語氣說,“媽,真的!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媽媽,您為兒女操勞一生,現在病魔卻來糾纏您。兒子不能常在您身邊盡孝,不能陪伴您享受天倫之樂,我好愧疚,您雖然理解與寬慰我,但我哪能寬恕自己呢?媽媽,等忙完了這一陣子,就是寒假了,我哪兒都不去,就在您身邊,天天陪著您,做您的拐杖!
(作者單位:四川省閬中市朱鎮鄉中心學校)
下課后,孩子們把我圍住,問這問那。有的學生發出這樣的感慨:這節課真有趣。也有的說:我希望天天上美術課。我被他們的學習熱情所感動,被他們出色的表現所折服。雖然一堂課不能徹底改變學生們完成美術作業的速度、質量情況,但相信學生們在這樣的氛圍中會有所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