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酷暑,萬物如蒸騰一般,都透不過氣了。走進書房,給自己沏上一杯涼茶,一口入肚,絲絲心涼,端著水杯,在書架前靜立,右手在書脊上滑動,不自覺地停在了《文化苦旅》上……
滲入作品,有深沉又有苦澀,有偉大又有蒼涼……如此復雜的情感,或許,對我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還無法詮釋那份對文化深沉的認可與情感,蒼涼間有一種為逝去的精華而痛心,高呼的欲望!可惜我知道,就算我喊得面紅耳赤也沒用了,斑駁陸離的慘狀,只能在心中滴血,呻吟!
走進目錄,有城有景,作者每走一個地方,就深深感受到歷史給予他的一份深厚的歸屬感。因為筆墨有限,我無法一一告知大家,但我與作者相同的心靈共鳴令我刻骨銘心。文化的歷程是悲哀的、艱難的,如同一個新生兒或是滄桑老者般,只能等待他人的撫養與保護,卻無法自行開拓和創新!在作者看來,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只落在了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
是啊,土地是沉默的,而文化需要我們不斷去挖掘,滋養,開拓!中國的千年文化,就如品一杯茶一樣,三口便知其真味。第一口,苦中帶澀,多少文化先輩的智慧和光輝在汗水與掙扎中磨和;第二口,澀中帶甜,艱難的跋涉中有了自己的文化,宗教,道德,有了自己的傳統,信仰,不可剝奪!第三口,甜中溢香,如茶香飄逸、蔓延的文化,代代相傳,綿延不斷!
讓浮躁的我們靜下心來好好品嘗這文化苦茶、香茶,我們的心會因此變得沉靜、純凈……
感慨道念不完,情感抒發不盡,作品總有給讀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而我選擇了《道士塔》、《山峽》、《風雨天一閣》、《廢墟》。這幾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閱讀時心靈體會,不做作也不虛假,真誠品味,用心斟酌!
在《道士塔》一文中,感動我的有這樣一段話,不妨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他是這么說的: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院子,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下,等一等……”這段話不長,但是字字如錐, “痛苦喧嘩”、“跪下”、“低聲求他”,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里,宛如一個孩子被壞人抓走時,母親痛苦的哀求、絕望,孤獨的樣子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此時的恨也已經微不足道了,沒有了,一切沒有了……
但是,我并沒有循環相同的情感,或許大家疑問了,我不循環相同的情感,那不是自相矛盾了嗎?不,恨沒有錯,對著文化,中國的血脈,卻讓這樣一個無知、愚昧的道士肆意宰割,是讓人心酸,憤恨的!可是酸與痛已無法改變在蒼涼余燼中的遺憾,那么后悔還有什么用,只是徒增傷感罷了!落到一個愚昧人的手里,再多的嘆息,如一江春水,難以覆收!如果你們都對血肉相連文化模棱兩可的話,那么悲劇是注定的,我們的抱怨也只是沒有未來的明天!
遺憾的事情卻是沒有斷絕的,讓人惆悵,感傷!就如《風雨天一閣》中那位姑娘,也因遺憾而抑郁告終!
這里講了主人公范欽,之所以他能成功的成為一位藏書家,首先,源于對文化的執著追求!他的品性,毅力可謂是矢志不移!特別是那個酷愛詩書的姑娘,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為文化不惜權勢,是位奇女子!可惜樓閣的傳統的禁錮,抹殺了一位文學才女,她抑郁而終!
這樣的悲劇,這樣的歷史,這樣的旅程,倒映出文化的背影,文學的深沉!然而,“淺渚波光云影,小橋流水江村”這道盡的是詩的濃濃韻味,優美而自然!徜徉在這個作品里,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作者筆下的歷史與文化的命運!它們的命運是無法用畫筆去勾勒的,只能在默默哀嘆聲中遺憾那份深重與憂愁!
歷史追溯的是人生的回憶,這種回憶又滲入在筆墨之中。其實就如作者所說的,歷史就如一個老者,沒有白發的老者也是遺憾的!有甜有苦,有樂有痛!是是非非,或許已過往云煙,但是過去歷史余燼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真誠與美麗!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人生之真諦,因為在現代的喧囂聲中,歷史的寧靜才更有力度!所以,這一切給我一個深刻的啟示:靜思,徹悟,或許是先輩給予我們的真正的人生真諦!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非凡教育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