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忽然接到了一個求助電話,是任教班級的一個學生的媽媽打過來的:她讀高一的兒子J某賴在家里4天了,無論親朋好友怎么勸說,他就是不肯到學校繼續讀書。從她兒子日常的交談中,她知道J某比較“崇拜”任教他語文課的我,甚至有“整天上語文課也樂意”的夸張之詞,于是想請我出馬和J某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峰回路轉。
撇開教師的職責所在不論,就沖著人家對我的這份信任,我也得去。更何況“助人為快樂之本”是我一貫奉行的信條。
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我先找到了J某的鄰座、初中的同學、走得比較近的伙伴摸底,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初中階段,J某就因為厭學而屢次逃學,還多次去看過心理醫生;到初三時還為此休學過一年。進了高一不久,已經有過一次逃學行為,只是時間較短罷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我還是頗為自信的。
在J某媽媽的引導下,我們一起到了J某躲藏的姑姑家。
請允許我先宕開一筆,特別交代幾個相關的情況:
一是J某的姑姑年近六旬,而且身體不好;家里有個讀幼兒園大班的小孫女,論輩分是J某的晚輩。
二是J某的媽媽和爸爸離異多年,媽媽已經有了穩定的男友,這個男友是我的一個故交;J某和媽媽一起生活,但是生父經常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三是J某的媽媽是我2000年一起在一場特大車禍(車上8人都受傷有人甚至危及生命但是最終無一人喪命)中幸還的其中一個“生死之交”的小姑,和“生死之交”的丈夫是嫡親的兄妹。
門開了,在寬敞的客廳中,我們只看到J某的姑姑,J某本人在臥室內,據稱在看電視。
我在客廳內落座,享用著主人提供的茶水,等著J某出來對話。但是,J某的媽媽和姑姑在房間內做了20多分鐘工作,也沒有能夠把他請出房間來。
她們一籌莫展,足見問題的嚴重性!
看來,常規的程序不能解決問題了,只能不按牌理出牌了。
我獨自進入J某所在的房間,把藏在窗簾后面的他招呼到客廳內。
彼此在沙發上就座后,我首先和他分享了復旦大學于娟老師的故事:于娟出生在北方,因為父親是當地有名的特級廚師,很多飯店的廚師都是她父親的師兄弟或者徒子徒孫,小時候的于娟得天獨厚地品嘗到常人難以品嘗到的野味,以致30出頭的她患上了絕癥,并且在33歲時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辭世之前,她悟到了:人類經過幾千年的選擇淘汰,確認了豬、羊、牛、雞、鴨、鵝之類的動物是最適合人類食用的,那些難得的野味一定不適合食用,更何況是長期大量地食用呢。
我問J某:你覺得于娟悟出的有沒有道理?他聲音弱弱地說:有。
我話題一轉:那么,一個人在學校里接受教育也是人類幾千年來沿襲下來的做法,從古代的私塾教育,到近現代的學校里的規模教育,都是這樣的,你又怎么能夠例外,你又怎么可以例外。你也要接受學校教育,將來進入高校繼續深造。即使有一定比例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人們還是要考大學的。因為這是一路讀書過來的必要的收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接下來,我連珠炮般地和他表達了如下一些觀點: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一個人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必須有同年齡段的伙伴,學校就是這樣理想的場所。你一個人賴在家里不到學校去,你就會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無聊,你就會錯過很多的精彩。
學習生活是比較辛苦的,但是人生要想有所作為,不虛度光陰,總是要吃點苦的。臺塑大王王永慶求學階段,每天早晨都要先擔差不多3個小時的水再去學校讀書。當記者追問他的成功秘訣時,他給出的是十字寶典:吃必要的苦,耐必要地勞。老師我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讀高中的時候,就讀的學校離家10多里,每天都是步行前往。為了確保不遲到,早晨不到5點就起床,吃過早飯后匆匆走到學校去。偶有頭疼發熱的,怕耽誤功課,總是在到校前或者放學后去就診,能夠打針決不掛水,就是怕浪費時間荒廢學業。而今能夠在專業領域里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是因為當年讀書時艱苦和參加工作后一直努力的結果??嗯c不苦,關鍵是個心態,關鍵是看你心中有沒有目標。
你是自費生,一次性上繳了3萬元,只是繳費時你沒有在場,所以你好像沒有感覺。這筆錢數也不小,如果減去寒暑假、法定節假日、正常雙休日,平均到你在校的日子差不多每天是50元。假如讓你每天進教室時放下50元錢,你可能就會有感覺了,你也不忍心這樣放縱自己了。
你賴在姑姑家里,姑姑身體不好,她又不是你的監護人,對你沒有必盡的義務,耗在別人家里這么長的時間,就是對人家的騷擾,影響了人家的正常生活。而且,對人家小孩子也產生壞的影響。
你將來也要立身于社會,也會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兒女,你這樣的狀態怎么給自己的兒女樹立正面的影響?你又有什么資格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你媽媽很擔心你,開著汽車都在想著你的事情,但是對你又無計可施。萬一因為走神出了車禍,你不自責嗎?你不內疚嗎?
我和你舅母是生死之交,一起從鬼門關走回來的人,所以我視你為自己的孩子,我為你的現狀焦慮,痛心。
……
一番重擂之下,J某這面悶鼓還是被擂動了。
我趁熱打鐵:有多少東西在姑姑家,趕緊收拾一下,和媽媽一起走。臨近期末了,功課很緊的,不能再掉課了,盡快返校。
在路上,我乘勝追擊:快放晚學了,我們一起到食堂去,我請你吃個晚飯,隨后就進教室上晚自修。
看著J某叫了紅燒肉、炸雞腿等菜肴,有這樣好的胃口,我知道,陰雨轉晴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