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取號”“網上預審”“中介超市”“村淘站代辦”“零跑工作隊”…… 今年以來,寧波市奉化區運用“互聯網+政務”思維,加快推進審批信息和辦事渠道網絡集成,努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力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見效。截至目前,該區已公布1867項“最多跑一次”行政權力事項,占總數的86.7%,提前實現省政府提出的年內覆蓋80%的目標,其中“網上申報+預審+窗口核準+取件”的事項超過三分之一。
聚焦“跑前咨詢” 讓群眾辦事“明白跑”
近期,奉化一批公交候車亭廣告牌和社區燈箱廣告牌換上了一抹清新的湖藍,上面印有多種有關行政審批服務的咨詢方式。原來,該區編委辦以方便群眾辦事、提高群眾知曉度為導向,初期鋪開了112塊公交候車亭廣告牌和52個社區燈箱廣告牌,積極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和“跑前咨詢”渠道的宣傳。
多渠道的在線咨詢服務,讓群眾查查問問更便捷。群眾不僅可以通過撥打12345政務服務熱線、區行政審批中心咨詢電話進行咨詢,還可以通過訪問省政務服務網及其APP、區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實時查詢所辦事項的申報條件、材料、流程、時限等信息,網上查詢事項從改革前的413項增至1000項。同時,辦事大廳設置自動查詢機,可實時查詢辦件進度。
“排長隊”“人擠人”是以前行政審批大廳熱門窗口的“常態”,如今已成為往事。現在辦事群眾不僅可以現場取號,還可以通過微信進行預約取號。微信取號數據與大廳取號機同步,并可實時了解相關窗口的排隊人數,大大縮短了現場等候時間,方便群眾合理安排出行。當前,區行政服務中心日均辦結事項超過5000件,卻很少見到窗口前排長隊。
聚焦“網上辦理” 讓群眾辦事“快速跑”
前不久,奉化華東廣告裝潢設計有限公司的李先生申請臨時占用城市道路審批事項,他通過手機在預審批平臺提交申辦材料。窗口人員在線核驗后,將信息反饋給勘查人員,便為該公司辦結了申請事項。“由原先的‘跑三次’變為‘不用跑’,由原先的兩個工作日變為即辦。”對于手機辦理帶來的便利,李先生十分滿意。
自從該區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開設“預審批”平臺后,可進行預審批的事項已達268項,辦事群眾通過手機端就能提交申辦材料,審批部門實時后臺審核,并給予建議提醒;辦事群眾根據相關建議,補齊填準申辦材料,避免了因材料不全、填寫不對而導致的“來回跑”。
中介機構壟斷、選擇余地小、審查評估速度慢一直是前置環節審批的弊病,也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自從建立網上中介超市后,每一類事項均有兩家以上中介機構,有效破除了中介服務壟斷。目前,該區已將評估、檢測等9類40家涉審批中介機構統一納入網上“中介超市”,中介機構全部服務事項都實現了網上受理、網上辦結。如施工圖審查事項,依托“互聯網+圖審”,已實現了“一次都不跑”的目標,降低了建設單位曬圖、清點、打包、物流運輸等一系列成本。
“以往,‘環境影響登記備案’‘個體戶名稱變更核準’等事項,至少要跑一次、兩次甚至更多,如今可全程網上辦理,實現‘零跑腿’。”區行政審批中心分管負責人翟羽佳介紹說。自從構建了網上審批平臺,群眾只需要在線提交,審批部門后臺審批,最后快遞送達。目前,該區“全程網上申辦+快遞送達”的行政服務事項已近60項。
與此同時,該區人社系統將社保、醫保、人才服務等業務數據與寧波大市合并,實現了與省人社一體化經辦平臺的連接和與省政務服務網統一受理平臺的對接,群眾只要通過人社APP和醫保通APP,就可以查詢和辦理相關業務。同時,該區還推出行政審批移動APP,在微信公眾號現有功能基礎上,增加審批數據統計分析、服務質量評估等模板,進一步整合各部門數據信息,進一步集成在線查詢、預約、取號、審批、評估等功能,拓寬全流程網上辦理途徑。
聚焦“幫辦代辦” 讓群眾辦事“輕松跑”
奉化區江口街道的興達螺釘廠廠房需要異地重建,企業負責人馬經理得知街道能提供幫辦服務,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進行了申請。事情辦好后,馬先生贊許地說:“幫辦人員不到1個月就完成了所有證照的辦理,不僅不用自己出力,而且辦理時間還縮短了近1個月。”
目前,奉化的幫辦體系已初具規模,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幫辦中心,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便民服站設置了專門幫辦員,構建了區、鎮、村三級聯動幫辦機制,共配備幫辦員57名,全程提供代辦服務。
針對偏遠農村地區群眾辦事難的情況,該區市場監管部門試點基層站所“店小二”工作室+“零跑”工作隊模式。“店小二”工作室通過專線電話和QQ服務專號,對辦事群眾的各類咨詢事項進行解答,并提供預審批及預約服務;基層站所的“零跑”工作隊根據群眾預約,在群眾家門口直接辦理相關業務。今年上半年,大堰鎮尉先生的農副產品店正式開門營業,“零跑”工作隊上門采集身份證、場地證明等信息,實地審核經營場所。經過10多分鐘的等待后,尉先生就拿到了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原以為至少要個把月才能拿到證照,會錯過春季旅游旺季,沒想到預約不到一周就上門來辦了。”尉先生感慨地說,“少跑了60多公里的山路,真是服務到家啊。”
依托遍布全區的農村淘寶服務站和銀行網點設立代辦點,為辦事群眾提供咨詢、代辦等服務,奉化區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偏遠農村。目前,全區已擬定10家農村淘寶店及建設、農業等7家銀行41個服務網點作為電子營業執照代辦點。下一步,還將推廣至全區79家村淘寶服務站和大部分銀行網點,屆時群眾辦理證照更為便捷。
聚焦“網絡評估” 讓群眾辦事“滿意跑”
今年前三季度,奉化區共收到辦事群眾各類咨詢建議900多條,答復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
構建網上實時互動評估機制后,政府部門將審批辦理相關政策、事項變更等信息及時通過網絡發布,安排專人對群眾網上咨詢、網上投訴、網上建議等進行實時答復,并將網上群眾評議納入部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和個人評先評優的依據,實現政府與群眾的良性互動。
為改變過去審批績效人工評估的傳統模式,奉化區依據行政審批和電子監管系統實施網上動態考核,將42個部門的審批事項辦理全部納入行政審批電子監察范圍,開展線上辦件實時監察、季度評估。除動態的辦件到時提醒、延時通報外,還每月委托電信114隨機抽取100個辦事主體,進行滿意度回訪,每季度開展行政審批績效評估,排名情況在《奉化日報》上進行公布,倒逼部門提升服務效能。如2017年第二季度各審批部門的績效評估排位中,優秀等次21家、良好13家、合格1家、未發生審批業務的6家。
此外,奉化區還構建了多部門多元化的數據共享機制,將各部門審批數據集中到數據分析應用平臺進行綜合分析后,編印《行政審批數據分析專報》,提供民生、投資、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分析報告,供決策參考。如通過對二手房交易數據的分析,研判房地產形勢轉向,為區委、區政府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
(作者單位:奉化區編委辦)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