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也是彰顯其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的奮斗目標,如何聚統戰之力,匯統戰之智,在參與“名城名都”建設中主動作為,是當前我市統一戰線積極踐行的重大命題。
統一戰線參與“名城名都”建設的主要優勢
統一戰線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如何在參與“名城名都”建設中最大限度地用好這一法寶,統一戰線必須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揚長自身的優勢特色。
一是參政議政的職能優勢。建設“名城名都”,是市委在分析寧波所處的歷史新方位和發展新定位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承載了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需要全市人民共謀良策、共擔責任、共同發力。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是統一戰線參政議政的主體力量,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所在行業領域的領軍人物或業務骨干,有的還是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直接奮斗在“名城名都”建設的第一線,他們不僅在本職崗位上貢獻聰明才智,而且還通過參與調研、座談協商、提案建議等途徑,圍繞“六化協同”戰略的實施,提出真知灼見,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統一戰線匯集了一大批社會上有影響、政治上有地位、學術上有造詣、經濟上有實力的黨外代表人士,素有“人才庫”“智囊團”之稱。目前全市僅黨外知識分子就有80余萬人。推進“六化協同”,對統一戰線而言,就是要把蘊藏在廣大黨外人士中的智力優勢、技術優勢、創造潛能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生產力優勢,從而更好地為“名城名都”建設貢獻統戰智慧和力量。
三是聯系廣泛的資源優勢。“六化協同”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無論是推進產業高端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中心,還是促進區域發展,提升城市內涵品質,都需要寧波既激發內生動力,創新發展,也需要善于利用外部資源,借力發展。統一戰線協調黨內外,聯系體制內外,溝通海內外,資源豐沛。比如,我市現有42.7萬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旅居世界103個國家和地區,僅港澳臺同鄉社團組織就達16個。全市有工商聯會員企業3.1萬家,私營企業23.5萬戶,個體工商戶46.5萬戶,在引進資金和項目人才、發展實體經濟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建設“名城名都”,無疑為統一戰線成員大顯身手搭建了廣闊的舞臺。
四是協調關系的功能優勢。統一戰線涉及政黨、民族、宗教、階層和海內外等領域,協調和處理好這五方面關系,既是促進統一戰線內部和諧的需要,也是增進社會和諧的需要。“六化協同”戰略的順利實施,“名城名都”目標的如期實現,必須要有和諧穩定的發展軟環境作支撐保障。當前隨著社會利益格局和利益關系的調整變化,社會矛盾日趨復雜化,統一戰線通過團結聯誼,有效協調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以及各方面成員之間的關系,反映合理呼聲,暢通訴求渠道,最大限度地為“名城名都”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統一戰線參與“名城名都”建設的路徑分析
把“名城名都”建設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統一戰線必須立足自身優勢,堅持打好“四張牌”,把智慧和力量充分凝聚到這一中心工作上來。
一是凝人心,打好引導服務牌。凝聚人心、匯集力量是統一戰線的根本職能。建設“名城名都”,實施“六化協同”戰略,需要包括統一戰線成員在內的全市各界人士的真心支持和共同參與,形成上下同欲、勠力同心的思想共識。要通過在統一戰線成員中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來。引導他們充分認識建設“名城名都”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信心,振奮精神,自覺做到與寧波市委、市政府思想同振、目標同向、行動同行。當前要通過全市統一戰線開展“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專項行動,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統戰成員,在攻堅破難中更好地凝人心聚合力。
二是建智庫,打好建言獻策牌。針對“六化協同”系統性、專業性強的特點,探索建立“兩個智庫”:一個是以民主黨派成員、非公經濟人士、無黨派人士中的專業界人士為主體的黨外專家智庫;另一個是以境外“寧波幫”人士為主體的海外智庫。對進入智庫的人員,按照“六化協同”中涉及的有關行業領域,組建專業化、特色化、高端化的人才隊伍。通過舉辦“黨外專家月談會”“征求意見座談會”,開展考察調研等渠道,支持他們對“名城名都”建設過程中的重點環節、重大舉措提出意見建議。力爭通過實踐運作,將這兩個智庫打造成統一戰線服務于黨委、政府的重要智囊。建立黨外人士建言獻策“直通車”制度,通過定期編撰《黨外之聲》,以信息內參形式,直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通過完善意見建議跟蹤落實反饋、優秀建議提案予以表彰等制度,鼓勵黨外人士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
三是育平臺,打好引才聚力牌。提升傳統平臺。近年來,統一戰線探索和創設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平臺,如寧波歐美同學會、寧波留學人員聯誼會、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以及“創二代”聯誼會、各類商會組織等,這些載體平臺在服務中心大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統一戰線參與“名城名都”建設,必須用足用好這些平臺,并根據新的形勢任務不斷賦予其新的功能內涵。當前要進一步加大與港澳臺海外同鄉社團組織、在外“寧波幫”人士的聯絡聯誼,拓展領域,深化合作。會同市直有關部門重點在浙商甬商回歸、人才項目引進、資金信息回流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作用。打造特色平臺。擬建立“世界寧波人總會”,既重商幫,亦重文幫,努力將其打造成“寧波幫”新老朋友聯誼交友,助力寧波發展的特色品牌。推動實施“海燕集結”計劃,通過建立海外人才智力庫和智力需求庫,組織開展有影響力的活動,為港澳臺海外人士來甬投資創業搭建平臺。
四是優環境,打好氛圍營造牌。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社會功能,做好穩人心、暖人心、聚人心文章,努力為“名城名都”建設增助力、減阻力、添合力。一是要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對一些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統戰成員較為集中的社會組織,特別是其中的網絡新媒體從業人員,要通過組織起來、活動起來、作用發揮起來,引導他們傳遞好聲音,傳播正能量。二是深化基層協商民主建設。推廣余姚開展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成功經驗,引導基層黨外人士深入各自所聯系群眾,在協調利益關系、暢通利益訴求方面,多做解疑釋惑、維護穩定工作,增強基層群眾的法治意識、規則意識、文明意識,推動基層自治走上良性軌道。三是夯實民族宗教領域維穩基礎。以“微組織、微窗口、微熱線、微平臺”“四微”為抓手,著力加強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推動實施困難少數民族群眾的精準幫扶工作,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堅持宗教工作法治化,逐步推廣慈溪市民間信仰和宗教場所服務管理長效機制試點經驗,以宗教領域的和睦促進社會和諧,繼而為“名城名都”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