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基層組織生活更適應“新常態”,富有時代氣息?如何吸引黨員積極參與組織生活、發揮其主動性與創造性?鎮海區招寶山街道通過打造“招寶先鋒港”平臺、實施“一線破難題”課題、建立“常態化立規”機制,讓組織生活“鮮”起來、讓黨員干部“動”起來、讓生活制度“緊”起來,打造基層組織生活“活力新生態”。
招寶先鋒港 “三個突出”讓組織生活“鮮”起來
“以前的組織生活比較‘中規中矩’,看看書、讀讀報、學習文件,形式也比較單調。如今,我們可以通過認領服務的方式開展組織生活,服務了居民又鍛煉了自己。”說起組織生活,家住勝利路社區的年輕黨員小陳這樣說。
小陳所說的“認領式”組織生活是招寶山街道開放式組織生活“招寶先鋒港”的一種模式:以小區、網格為單位建立網格化黨支部,通過“居民點單、黨員認領”的方式,突出黨員服務群眾主題。
該街道從2014年起探索創新基層組織生活,建立以突出服務群眾、突出黨員“能人”作用和突出基地多元化的“招寶先鋒港”,通過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整合資源,讓組織生活“鮮”起來。
目前該街道以“招寶大講堂”為活動中心,整合區域內紅色資源,依托防空博覽園、海防歷史紀念館、廉政教育中心等教育資源,形成黨性、廉政、愛心、服務四大多元化陣地。同時,精心挑選了一批民間“草根達人”和“意見領袖”等“黨員能人”牽頭承辦組織活動,豐富組織生活內容。據統計,“招寶先鋒港”已開展各類組織生活近千次,參與的黨員達1892人次。
一線破難題 “干字為先”讓黨員干部“動”起來
基層組織生活“鮮”起來后,轄區黨員干部也真學實做地“動”了起來。
今年6月1日,招寶山街道在全區率先部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暨“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抓落實專項行動,結合招寶山城區提升發展排出39項事關招寶山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打響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攻堅戰”。
“號角”一吹起,轄區黨員干部便積極響應,充分發揮先鋒引領作用,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在重大基礎設施攻堅行動上,街道黨員干部現場辦公破難、多渠道聯系溝通,推進各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剿滅劣V類水,街道城建中心的黨員干部帶頭破難,探索出“原位清淤”技術,破解了街道轄區內無淤泥堆放場的難題。
“組織生活要保持‘活力’,必須要從務虛轉向務實,強化干事做事的戰斗力和創新力。”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創新組織生活的過程中,該街道堅持學做一體,把組織生活融入招寶山城區改造提升的戰略目標,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常態化立規 “從嚴把控” 讓生活制度“緊”起來
“好的生態來自從嚴、從緊的制度。”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組織生活不僅需要‘創新有活力’,更要建立常態化的‘硬規矩’機制。”
據了解,招寶山街道認真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要求,加強基層組織堡壘指標和黨員先鋒指數的考核管理,嚴格“三會一課”制度,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同時嚴格黨員發展工作,推行黨員志愿服務管理,從嚴抓好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和黨籍管理工作。
“我們按照‘年有計劃,月有方案,次有主題’的要求建立黨員組織生活制度,并建立科學的基層考核體系。對無故不參加生活日活動的黨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以不合格黨員論處。”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就相當于多了一道‘緊箍咒’,有利于基層組織隊伍的凈化,有利于倒逼基層黨員提高政治覺悟,發揮先鋒作用。”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