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健康教育;神經內科;護理
中國法分類號:R47
0 引言
隨著醫學模式向者生物 - 心理 - 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對醫護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增加。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多為腦卒中患者,由于四肢活動受限、語言交流受限等,使得患者及家屬對醫療護理的期望值較高,又因為缺少該疾病康復知識,所以健康教育的及時開展和針對性開展心理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將臨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明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過實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轉歸有了很強 的自主性,可幫助患者改變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在精神與生理方面都能獲得滿足。神經內科的護理人員應明確健康教育對于患者的重要性,應樹立起現代護理觀念,大力宣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與護理依從性,使病人在順利接受治療、護理的同時,不斷加深對現代護理觀的認識,增強了健康投資意識,密切了護患關系[1]。
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為保障健康教育護理的有效進行,護理工作者首先要取得廣大患者的充分信任,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從患者入院起對其基本資料、家庭情況、個人興趣愛好等進行詳細了解,充分理解患者本人性格及喜好,并以此為切入點與患者開展交流與溝通。臨床交談時應注意態度謙和、神情專注,使患者充分體會到護理人員對自己的關心和用心[2]。初次交流時不以健康教育為基礎,而以護患間的了解為主,建立起共同的話題以便于今后的工作需要。在后期進行健康教育時,應抓住關鍵點,有主有次的對患者進行講解,可利用多種表達形式以獲得患者的理解,比如表情、動作、文字、圖片,尤其對于交談受限的患者文字和圖片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
3 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在患者病情平穩后,應及時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它不同于衛生宣教,它始終貫穿于護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采取適宜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而異,應根據患者及照顧者的知識水平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并及時檢查康復效果、修訂計劃。同時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改善臨床護理效果。
4 訓練方法
采用傳統的患側全臂及下肢柔和運動,以患側肩關節為主,包括手指和髖關節,鍛煉手臂及下肢,使患者有節律地進行伸、屈、內收、外展、內旋和外旋。每個關節訓練方案為:每個動作分別 15次、10次、10次、10次、5次,間隔休息 10 s,每個循環之間休 20 s[3]。依患者的承受能力訓練3~ 10循環,以患者在訓練后患側上肢輕度酸感而不影響下次訓練為度,2~ 3次/d。除全臂運動,增加熱敷,水溫50 ℃左右,將手巾擰干,在患者每次鍛煉前分別敷在患側關節處,每個部位 5 min。語言訓練。鼓勵患者精神放松,先訓練舌,唇運動,如伸舌,縮舌,卷舌,回轉,閉唇,開唇,圓唇,鼓氣(每個動作 5~ 10次。每日重復 5次)[4]。慢慢吐字,單詞,會話,閱讀,訓練要有計劃,持之以恒。語言訓練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循序漸進,由音到詞,由詞到句,不能急于求成。吞咽訓練。指導患者進食清淡、少渣,軟食為主,飲水嗆咳時,應盡量減少飲水,以湯汁代替。進食時抬高床30°~ 45°,將食物盡量放在健側部。
5 討 論
神經內科患者的護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細心、恒心的工作,由于患者情緒和病情的不穩定,需要護理人員有足夠的工作責任心,充分體現出護士的職業價值。健康教育護理工作方法的開展與研究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與患者有效的溝通,打消了部分護理人員以往認為患者不好溝通的心理,使整個護理流程更加流暢,護患的配合更加默契[5]。當然,在護理工作中必須增加護士的熱情及工作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趙文紅,劉研 .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病房中開展的方法與體會 [ J ].現代護理雜志,2001,7(11):55.
[2] 劉月欣,孫素娟,田溢卿.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對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6):580 -581.
[3] 朱春花.健康教育在血液免疫內科護理中的運用[J].中華臨床醫藥與護理,2006,9(9):86-88.
[4] 侯媛媛.情景教學與常規教學的比較分析,以《內科護理學》 健康教育為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231.
[5] 李樹貞主編.現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