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壓護理中護患溝通的方法及作用。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7年7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3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與患者的護患溝通,比較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80.00%,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進行比較,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此次研究中實驗組無一例發生護患糾紛,對照組有4例(13.33%)發生護患糾紛,將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護理高血壓患者期間,加強護患溝通,明顯提高了護理滿意度,降低了糾紛發生率,對提高我院整體護理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血壓;護患溝通;護療糾紛;滿意度
我國醫療水平不斷發展,但實際診療及護理中,醫患糾紛、護患糾紛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糾紛的發生,不但影響了患者正常診療流程、影響了醫院的正常運轉,嚴重者甚至對社會穩定及發展造成不利影響[1]。醫患關系的緊張,甚至催生了頻繁出現的專業“醫鬧”,不僅讓醫護人員惶恐,也給很多患者帶來不安,因此醫護人員在診治及護理中,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緩和醫患緊張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臨床研究及實踐總結中發現,引發糾紛最主要的原因為缺乏溝通[2]。為分析解決這一情況方法,本次研究選取了2017年4月-2017年7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3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近一步探討了強化醫患溝通的方法及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7年7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3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關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需排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15例,其中實驗組患者有男8例,女7例,年齡43-79歲,平均(61.74±2.35)歲,病程3-17年,平均(7.87±1.46)年;對照組患者有男9例,女6例,年齡42-76歲,平均(62.35±2.41)歲,病程4-16年,平均(7.25±1.51)年,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數據未見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措施護理高血壓患者,包括對患者的生活指導、心理護理、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等[3]。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具體方法如下:
1.2.1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
患者在醫院診治過程中,由于對環境的陌生感,往往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等不適感受,加之血壓控制不佳引發頭暈、頭痛等感受,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這些負面情緒會對患者的治療及康復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為改善患者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應語氣柔和、態度和藹,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及家屬介紹高血壓治療注意事項、病因、治療方法等信息,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度及對治療的重視程度[4]。指導患者按時用藥,以便將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用藥前,應明確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以免患者擔心。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詢問患者用藥情況、血壓控制效果、有無不適感受等情況,詢問患者對治療及病情有無疑問,以專業性角度耐心為患者解答,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以便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5]。
1.2.2加強與患者非語言的溝通
護理人員除了需注重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外,還需加強與患者的非語言溝通,如在患者表達不適感受時,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敘述內容,引導患者將不適感受述說出來,護理人員目光應與患者目光接觸,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并能夠充分信任護理人員,有助于患者積極、主動配合護理工作。此外,與患者溝通還需加強肢體語言,以表示自身的友好態度,如溝通時靠近患者,說話時“點頭”表示鼓勵患者繼續說等。除此之外,非語言溝通還包括微笑、撫觸、握手、傾聽等,具體還需根據患者情況,合理運用。
1.3觀察指標及滿意度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包括:(1)護理滿意度。(2)護患糾紛發生率。
應用我院自擬高血壓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研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問卷為百分制,根據患者調研具體評分,評價護理滿意度,其中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0-6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80.00%,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進行比較,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此次研究中實驗組無一例發生護患糾紛,對照組有4例(13.33%)發生護患糾紛,將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高血壓疾病好發人群為中老年人群,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發病,對其生存質量及身體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需及早采取治療措施控制血壓。以往臨床護理多以常規用藥指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為主要護理內容,但在實踐護理中發現,護理中常因為護患缺乏有效溝通因素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因此加強護患間良好的溝通關系,對改善護患關系具有重要作用[6]。良好的護患溝通不但有助于護理人員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同時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從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人員除了按照常規方法護理患者外,還加強與患者的護患溝通,通過語言性及非語言性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達到了96.67%,且無一例發生護患糾紛,說明護理高血壓患者期間,加強護患溝通,明顯提高了護理滿意度,降低了糾紛發生率,對提高我院整體護理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董姝.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2016,29(23):132-133.
[2]丁麗麗.護患溝通運用于高血壓護理的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4):130-131.
[3]于樂.護理溝通應用于高血壓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18):222-222,223.
[4]楊利.溝通在高血壓護理中的作用[J].飲食保健,2016,3(7):184-185.
[5]Zuo Ruiling.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nursing process of hypertension health [J].(mid Edition),2016,10(10):247-247248.
[6]王雪敏,蔡文花,李麗敏等.護患溝通在高血壓護理過程中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