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中應用的策略,并從多方面探究了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中應用的效果,對于提升急診科護理質量,實現急診科護理模式的創新發展,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急診科;應用;策略;效果
在醫療改革背景下,社會大眾對醫院服務及醫護人員的護理質量要求更高了。急診科患者很多,并且患者病種復雜,變化快,危重急患者極多,因此,急診科護理難度很大。一直以來,急診科護理質量不是很理想,醫患糾紛問題較為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創新急診科護理服務方式是非常關鍵的,在急診科護理中推行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急診科護理服務質量,實現急診護理創新發展,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因此,在急診科需要積極推行優質護理服務理念。
一、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中的應用方法
優質護理服務主要是指的是從患者角度出發,切實體會患者的需求,進一步夯實基礎服務工作,能夠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具體而言,在急診科中落實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更新服務理念。在急診科中落實優質服務,必須要從更新理念做起,每一位醫護人員都需要從患者角度出發,做好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要強化責任意識,能夠不斷提升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水準,能夠以更加負責任的態度為患者提供服務,已達到患者的滿意。
第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落實優質護理,需要完善護理規章制度,急診科要依據自身情況制定優質服務管理細則,能夠從制度上明確出落實優質護理需要做好的工作,在規章制度中明確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范圍與工作職責,明確優質護理工作流程和相關護理技術要求及操作規范等,從完善制度上保障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能夠得到全面落實。
第三,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急診科護理的顯著特征是患者病情急并且危險,有時患者又特別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配置不好護理人員,就會導致工作處于無序混沌狀況,這必然會影響到急診護理質量。要保障人力資源的充分應用,必須要做好人力資源配置工作。尤其是高峰時段一定要做好人力資源的配置。在夜間要采用三線人力資源調度模式,在白天要采用雙線人力資源調度模式,作為護士長要做好科室內護理人員的調度工作,定期做好檢查監督工作,保障每一個護士都能按時值班,優質高效地開展工作。另外,要設置靈活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高峰期以隨時進行調度,保障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第四,保障科室良好的環境。科室環境對于病人心情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對護理工作的高效開展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保障科室良好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急診科科室環境要整潔,舒心,能夠根據功能進行不同的區分,區分出搶救室、清創間、輸液間等。對于一些高危藥品要做好管理,能夠明確標識高危藥品并獨立放置高危藥品。在急診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搶救藥品,儀器及一些一般藥品,這些東西都要保障配置的齊全,同時固定放置,隨用隨取,保障護理的效率。另外還需要對治療室的功能進行準確定位,設置好治療車,當出現緊急情況是可以保障相關物品的及時應用。要設置護理巡查人員,定期查看病人情況,為病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第五,強化急診技能。急診技能是每一位護理人員必須要掌握的,要提升急診服務水平,必須要加強技能培訓,保障每一個護理人員的精湛的業務水平。醫院要定期對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操作能力進行考核,并找出每一個護理人員的弱項,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另外,要能夠引導每一位護理人員制定好學習培訓計劃,保障每一個位護理人員都能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能力。醫院還需要定期舉辦一些關于基礎護理操作技能的比賽活動,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賽,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二、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的應用效果
在急診科落實優質護理服務之后,患者的滿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過實驗我們得知,很多患者反映,優質護理服務比常規護理服務質量更高,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不同,護理人員能夠以患者為中心開展服務工作,這樣,各項護理服務都能得到患者滿意。另外,優質護理改變了傳統的護理工作模式,責任制護理模式在急診科得以落實,整體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明顯提升。不僅如此,優質護理推行后,護理內容更為豐富,傳統的護理是以治療為主,但優質護理的不僅提供治療服務,還提供一些生活方面的護理服務,心理方面的護理服務,這種服務的內容更為豐富,護理質量更高。另外,優質護理推行之后,護理班次放生了變化,這種護理班次護理者更為滿意。優質護理推行后,護理人員需要不斷學習,護理人員自身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樣護理質量更優。優質護理推行后,單項護理被綜合護理所取代,護理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護理效能更高,患者滿意度更高了。
參考文獻:
[1]某“三甲”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后患者滿意度調查[J]. 邵文利,曹雪靜,趙素梅,張艷. 中國護理管理. 2010(10)
[2]急診科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 于建慧.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