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通過對惡性腫瘤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對其進行思考,提出有效護理對策。方法采用回顧分析法對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0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臨床觀察以及資料分析,從而找出其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果通過對我院患者進行資料調查、臨床觀察,可以發現由于護理措施不完善,惡性腫瘤患者的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這種局面不利于我院的發展與進步。結論惡性腫瘤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策略解決這種弊端,防止出現惡性循環的局面。
關鍵詞:腫瘤護理;發展趨勢;思考
1癌癥患者長期帶瘤生存對腫瘤護理的癥狀管理帶來的挑戰
隨著癌癥治療技術的發展,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有了較大的改善,癌癥已被看成慢性疾病,長期“帶瘤生存”就對腫瘤護理帶來了新的挑戰,腫瘤護理中的癥狀管理、延續照護問題成為重點。
1.1癥狀管理是腫瘤護理的重點
癌癥治療過程中,放療、化療常常給患者帶來嚴重的毒副反應,因此護理的重點是評估和處置由于疾病及治療不良反應引起的癥狀,如疲乏、疼痛、睡眠障礙、惡心嘔吐、腹瀉等身體癥狀,以及焦慮、抑郁、不確定感、無望等心理癥狀。一些癥狀往往同時出現,存在協同作用,呈現出“癥狀群”的現象,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針對癌癥復雜的疾病發展以及治療過程,腫瘤護理的重點是開展系統的癥狀管理,對惡性腫瘤及治療所致癥狀進行評估、干預和評價。其中,安德森癥狀評估表(M.D.Andersonsymptominventory,MDASI)、Memorial癥狀評估量表(Memorialsymptomassessmentscale,MSAS)、埃德蒙頓癥狀評估系統(Edmontonsymptomassessmentsystem,ESAS)均是常見的癌癥患者癥狀評估工具。基于此,針對各類癥狀開展針對性的癥狀干預成為護理的重點。例如:針對疲乏的癌癥患者,Mishra等2012年發表在CochraneLibrary上的系統評價匯總了56篇關于運動療法對癌因性疲乏的效果,結果顯示,通過步行、自行車運動、瑜伽、瑜伽結合氣功、阻力訓練結合力量訓練等多種運動形式結合的運動療法,在干預第12周可使患者的疲乏水平得到顯著緩解,但該方法的長期效果尚不肯定。癌癥患者癥狀管理已成為我國腫瘤護理的熱點,但在癥狀評估、合理計劃和處置等方面尚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總結。
1.2重視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后的連續護理
癌癥患者確診后有較長的治療期,因此生活質量已成為評價癌癥治療、護理、康復效果的終末指標。為盡可能幫助癌癥患者恢復到患病前的狀態并努力提高其生活質量,癌癥患者治療后的連續護理不容忽視。肖奇貴等通過開展癌癥患者的延續護理,減輕了癌癥患者的疼痛感受,促進了其機體功能的恢復,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延續護理中,要求腫瘤護士通過指導患者開展術后功能鍛煉,使其恢復正常的自理能力,幫助患者重新適應在家庭、社會中的角色,為其重返社會和工作崗位創造條件。對終末期的癌癥患者,則應提供舒適、改善環境、減輕痛苦為主要目的,通過臨終關懷,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功能和較高的生活質量,維護臨終患者的人格尊嚴,幫助患者平靜、無痛苦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護士除了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狀態進行監測外,還要將對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擴展到對其家屬的心理評估和支持。
2循證醫學對腫瘤護理帶來的挑戰
循證醫學強調運用最新、最佳的研究證據,結合臨床情景和專業判斷,考慮患者的偏好做出臨床決策。目前在循證醫學理念和方法指導下,各腫瘤專業學會構建的各類惡性腫瘤臨床實踐指南已成為腫瘤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的指導性資源。例如美國國家綜合腫瘤網(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美國腫瘤護理學會(AmericanOncologyNursingSociety,ONS)每年都會推出或更新各種癌癥診療、護理指南。NCCN的臨床實踐指南是全球最權威的發布癌癥診療指南的機構,其指南制作嚴謹,且每3年更新,成為全球惡性腫瘤診療的權威指南。在NCCN的網站上有10項腫瘤護理相關指南,涉及癌因性疲乏管理、癌痛管理、惡心嘔吐評估和處理、晚期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腫瘤相關的靜脈血栓的評估和處理、化療患者的口腔潰瘍預防和處理、癌癥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評估和干預、晚期腫瘤患者安寧療護等。美國腫瘤護理協會(ONS)網站上發布了厭食癥、焦慮、照護者壓力和照護負擔、認知障礙、便秘、腹瀉、呼吸困難、疲乏、潮熱、淋巴水腫、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惡心嘔吐、疼痛、周圍神經病變、預防出血、預防感染、睡眠障礙等20個基于循證或專家共識的臨床護理實踐指南。其中有較多腫瘤患者各類癥狀和生活質量的評估工具、護理流程等,包括其中納入的各類腫瘤護理領域的系統評價,對開展腫瘤專科護理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但目前我國的腫瘤臨床護理對這些循證醫學資源的知曉和利用甚少,因此必須解讀這些循證資源,促進我國的腫瘤護理專業人員與腫瘤專科醫師一樣,在循證實踐的理念指導下,熟悉權威臨床實踐指南,并善于借鑒指南的內容,作為臨床決策的參考,這樣可極大提高照護水平、縮小我國的腫瘤護理與國外的差距,提高護理決策的科學性和適宜性。(本刊“腫瘤護理專家論壇和指南解讀”系列專輯,就將選擇6個腫瘤護理的熱點問題進行專家分析和指南解讀”)在應用國外腫瘤護理臨床實踐指南時,也需要把握循證醫學的本質,將證據與臨床情景、專業判斷和患者需求密切結合,切忌不顧人群特點、文化背景、臨床條件而生搬硬套國外指南。
結語
通過對我國惡性腫瘤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發現我國應該改變傳統的綜合性護理模式,發展臨終教育,培養專業護理人才,通過進行護理教育,使其適應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步伐。護理過程中綜合患者家庭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選取人性化以及個案化的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完善醫療保健體制以及社會保障體系,使患者從有效地關懷以及心理開導中獲得支持,從而改善護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李玉,李麗,王國權,葉志霞.癌癥護理研究現狀及趨勢[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04)
[2]潘麗娟,安力彬,李文濤,王東雨. 國外癌癥患者護理導航研究現狀及對我國護理的啟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