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治療的過程中存在的誤區以及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間來我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采用問卷調查法,對84例患者飲食治療過程中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評估。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華84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42例,予以一般性隨機飲食護理;研究組42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并對比評估飲食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84例患者中,有40例(47.6%)患者在對機體七大營養要素的食用和攝入量上存在著認識不足或錯誤認知現象。實施飲食護理干預后,飲食治療效果顯著提升,但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飲食知識知曉率(95.2%)和飲食行為改變率(92.9%)均明顯更高,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在飲食治療過程中,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誤區較多,通過飲食護理干預可改善這種現象,但單純的一般性隨機飲食護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采用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飲食護理則能夠更好的達到相應的飲食治療效果,而這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均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2型糖尿??;飲食治療;誤區;護理干預
作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臨床治療和護理廣受關注。2型糖尿病好發于中老年群體,會導致患者喪失一定的產生胰島素的能力或導致患者胰島素作用效果下降[1]。臨床上,在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基本上都會采用飲食治療法,若患者病情較輕,通過飲食治療基本上就可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若患者病情較重,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次研究中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中存在的誤區和護理干預效果進行了分析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納入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均是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84例患者分成兩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57.5±6.2)歲,研究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56.9±6.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自制糖尿病飲食治療知識調查評價問卷,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84例患者的日常飲食治療情況,主要調查項目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情況、體質量、血壓、血糖、病程以及是否進行飲食控制,各類營養素攝入情況等。該調查在患者入院后立即進行,根據回收的調查問卷,對每位患者飲食治療上存在誤區進行分析評估。
分組完成后,予以對照組患者一般性隨機飲食護理。研究組則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個人情況制定相應的個性化飲食方案,嚴格控制各類食物和營養素的攝入量,并有效安排飲食的分配和餐次,予以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干預。
在出院之前,再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評估患者飲食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將所有患者的膳食調查結果與標準膳食進行對比,評估兩組患者的飲食護理的干預效果。
1.3 評估標準
統計分析所有患者在飲食治療過程中存在的誤區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在經過相應的飲食護理干預后糖尿病飲食知識的知曉率以及飲食行為的改變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結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以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據調查研究可知,8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0例患者對每天機體需攝入七大營養要素以及鹽、水果、蛋白質、膳食纖維等食物攝入情況和攝入量上存在認識不足或認知錯誤現象,也就是說有47.6%的患者在飲食治療過程中存在認知誤區。在經過相應的飲食護理干預后,出院前對飲食治療干預存在的誤區的患者降至14例(16.7%),明顯低于飲食護理干預前(P<0.05),由此可見,實行飲食護理干預,可有效幫助患者走出日常飲食治療中的誤區。
2.2 對比飲食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糖尿病飲食知識知曉率和飲食行為改變率,可知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論
2型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目前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已經達到4%的驚人水平,發病人數在世界排名中居第二位[3]。臨床上多采用綜合療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具體又可分為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心理治療、口服用藥以及糖尿病監測,其中飲食控制是糖尿病臨床治療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4]。
飲食護理干預,旨在提升患者對2型糖尿病飲食的認知水平,督促患者戒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并形成科學的飲食行為,最終達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抑制疾病進一步發展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對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其中有40例(47.6%)患者在接受飲食治療中存在誤區。這些誤區主要包括:(1)在食鹽和油脂的食用上,并不清楚食鹽每天應攝入的量,合并高血壓時,對于食鹽的攝入控制無正確認識,且并不認為食鹽攝入量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影響。對于油脂,則認為植物油優于動物油,且攝入量無需進行控制,對于富含油脂的瓜子、花生,也只當做零食食用;(2)在膳食纖維攝入上,則表現為不清楚哪種食物可用于補充膳食纖維;(3)蛋白質攝入上,并不清楚每天蛋白質應攝入量,反而認為治療會導致蛋白質的損耗,認為需要大量補充蛋白質;(4)對于水果,在食用量、食用時機以及食用種類上均存在誤區。在進行飲食護理干預后,對飲食護理干預存在誤區的患者降至14例(16.7%),可見飲食干預可有效幫助患者走出誤區,提高飲食治療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糖尿病飲食知識知曉率(95.2%)和飲食行為改變率(92.9%)均明顯更高,可見在全面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個體化飲食方案的制定和實行,可有效提升飲食護理干預的干預效果,最終使得飲食治療的治療效果得以顯著提高,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生活質量。在本次飲食護理干預過程中,為研究組患者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后,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了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飲食行為護理干預,一方面使患者充分認識到飲食控制對自身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自我防控水平,使患者能夠更好的接受飲食治療并進行自我管理[5-6]。
綜上,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治療中存在的誤區,實行科學的個性化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并最終提高飲食治療效果,達到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矯秀清.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存在的誤區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9):227-227,228.
[2]蘇玲.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存在的誤區及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5,29(43):245-246.
[3]歐陽珊,黃少婭.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過度糾正的護理干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6):898-899.
[4]徐靈莉,蔣娟,蘭花等.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3):1784-1787.
[5]王燕萍.醫院-社區-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和血糖的控制效果[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7):757-760.
[6]趙正清,劉蕾,宋艷麗等.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行為對血糖代謝指標影響的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