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痛風患者臨床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研究,對臨床護理效果展開系統性的分析。方法:本次護理研究活動所抽選的研究對象為我院2016年07月至2017年06月診斷患有痛風的患者共計36例,按照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痛風病癥程度分為兩個護理組別,分別為常規組:18例,在治療過程中,采用一般護理方法。優質組:18例,在治療過程中,除了使用一般護理,又加入了優質護理干預。結果:通過階段性治療與護理,優質組:18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1例;護理滿意率100%(18/18);常規組:18例,顯效7例,有效8例,無效3例;護理滿意率83.33%(15/18)。結論:在痛風治療過程中,采用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獲得廣大患者的好評,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建議推廣應用。
關鍵詞:痛風,優質護理,心理護理,有效率,滿意率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護理研究活動所抽選的研究對象為我院2016年07月至2017年06月診斷患有痛風的患者共計36例,按照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痛風病癥程度分為兩個護理組別,分別為常規組:1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齡在21歲至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12.34歲,痛風病程4個月至24年,平均病程12±3.23年,屬于急性期發作痛風9例(50%),慢性間歇期3例(16.67%),高尿酸血癥患者6例(33.33%)。優質組: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齡在21歲至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14.11歲,痛風病程6個月至27年,平均病程13±4.35年,屬于急性期發作痛風10例(55.56%),慢性間歇期4例(22.22%),高尿酸血癥患者4例(22.22%)。兩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疼痛,紅腫,功能障礙,其中為關節積液患者3例,飲酒飲食等引發痛風4例,運動過量引發痛風2例,尿酸高引發痛風10例。
1.2護理方法
常規組:18例,在治療過程中,采用一般護理方法。優質組:18例,在治療過程中,除了使用一般護理,又加入了優質護理干預。
1.2.1一般護理
護理人員按照風濕病科一般護理規程進行護理,密切觀察各項生命指標,對于惡寒發熱、關節腫痛、活動不便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增加患者休息的時間,等到病情穩定后方可逐漸下床訓練。[1]保持患者皮膚的干燥潔凈,每日定期翻身護理,避免壓瘡的產生,更換床單被褥,此外衣物要寬松柔軟的,干凈衛生。
1.2.2藥物護理
按照患者的個人病癥情況和思維能力,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反復進行藥物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的宣教,將具體要求講清楚,讓患者明白藥物的意義和用法,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同時及時觀察患者服藥后的療效和病情變化。[2]
1.2.3疼痛護理
首先,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疼痛級別,如果疼痛級別較高時,應要求患者增加臥床休息時間,將患肢抬起,關節部位采用制動,盡可能的保護好受傷部位,防止二次傷害,痛風患者不建議采取理療、針灸以及按摩護理方法,以防增加患處的病情。[3]對于疼痛部位,禁止使用傷濕止痛膏和擦拭正骨藥水,可以對疼痛部位采用中藥三黃散或者五方散進行外敷治療,每日1次,直至患者關節疼痛處疼痛緩解。其次,對于急性發作期的痛風患者,應要求進行臥床休息,抬高患處,減少負重,直到疼痛減輕3日后,方可開始輕微活動。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期,禁止采取冷敷、熱敷護理。[4]第三,對于間歇期痛風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鞋子,防止足部摩擦而發生感染現象,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防止感冒、受涼問題的出現。
1.2.4預防感染
如果患者發生粒細胞缺乏和過敏反應,就應該馬上對患者進行隔離處理,對患者所住病房進行紫外線消毒,按照隔離制度要求對患者進行管理。隔離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做好個人衛生護理,例如口腔護理、皮膚護理、室內環境溫度保持22℃至25℃,濕度60%,每日對患者床單被罩進行更換、消毒,避免醫源性感染。[5]
1.2.5心理護理
痛風導致患者關節疼痛,關節畸形,腎功能損壞,影響正常的生活與休息,發作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會給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情緒,例如,憂慮,悲傷,抗拒與外界溝通,抑郁等等,給臨床治療造成很大的障礙,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首先,為患者耐心進行痛風的知識宣教,讓患者了解痛風疾病的發病原因,治療的方法、意義,治療的臨床效果等,消除患者對痛風的陌生感,從而盡可能的降低或者排除患者不良情緒。[6]第二,護理人員邀請痛風康復后的患者,來院現身說法,向患者介紹成功案例,讓患者對痛風治療重新樹立堅定的信心,心情放松后,提升睡眠質量,從而保證生活質量的提升。
1.2.6飲食護理
結果首先,要控制熱量的攝入,痛風患者體重超標的情況比較多,因此要控制好熱量的攝入,將體重降低到標準的范圍內,每日熱量在6280千焦/日至7500千焦/日,此外,要鼓勵痛風患者加強體能練習。其次,適當攝入蛋白質,每日蛋白質的攝入在50克至65克之間,限制食用肉類、蝦類、禽類等含有核蛋白較高的食物。第三,降低脂肪含量,每日攝入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提高尿酸的排出,有利于減少痛風的發作,此外,還可以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第四,每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每日食鹽攝入量限制在2克至5克之間。第五,增加每日的飲水量,對于腎功能損壞的患者,每日應保持水量2000毫升至3000毫升,有利于尿酸的排除。
2結果
通過階段性治療與護理,優質組:18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1例,顯效率:66.67%,有效率94.44%;護理滿意率100%(18/18);常規組:18例,顯效7例,有效8例,無效3例;顯效率,38.89%,有效率83.33%,護理滿意率83.33%(15/18)。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3結論
在痛風治療過程中,采用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通過上實驗,我們可以看到臨床顯效率和有效率均比對照組提高了27.78%和11.11%,獲得廣大患者的好評,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不同年齡痛風患者臨床特點的調查分析[J]. 崔月麗,邢翠珍,劉永芳. 中華護理雜志. 2008(01)
[2]痛風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復護理干預[J]. 盧洪敏,葉美君,林玉輝. 護士進修雜志. 2010(16)
[3]痛風患者達標治療的影響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 毛翠英,霍清娟,李春霞.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11)
[4]痛風及相關疾病患者自助手冊[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郭柳青編著,2016
[5]1例全身多處痛風結節破潰患者的護理[J]. 張本菊,付延玉,張英. 中外婦兒健康. 2015(11)
[6]一例全身散在痛風結節合并長期腹瀉的肥胖患者Ⅱ度以上重癥壓瘡的循證護理[J]. 劉巖,劉帆. 護士進修雜志.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