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SDOCT)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進行術前評估的應用和優勢。方法 使用SDOCT對擬行手術治療的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進行黃斑區掃描,判斷有無黃斑病變。結果 在150例白內障患者中,110例(73.3%)患者可成功通過SDOCT來檢查黃斑區視網膜結構。其中發現的黃斑區異常有22例(14.7%),主要包括各期黃斑裂孔、視網膜前膜、玻璃膜疣、硬性滲出、黃斑水腫和視網膜劈裂等。結論 通過SDOCT檢查,可對大多數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在術前進行詳細準確的眼底特別是黃斑區檢查,可及早發現并診斷黃斑病變,有利于對白內障術后視力預后的判斷。
關鍵詞: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年齡相關性白內障;黃斑病變
隨著超聲乳化白內障抽吸術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白內障患者通過手術獲得了良好的視力,提高了生活質量。但白內障術后仍有部分患者視力未能得到提高,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白內障患者術后早期視力低下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術前有無影響視力的眼底病變[1],因而術前的眼底檢查(尤其是黃斑區的檢查)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大多數病變早期,傳統檢查方法例如眼底鏡等并不能發現黃斑區的細微病變。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SDOCT)是21世紀發展起來的應用于眼科的新的影像學檢查法.能顯示視網膜的顯微結構。我們使用SDOCT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進行術前黃斑區視網膜結構的檢查來判斷有無黃斑病變,以探討其在老年性白內障術前評估的應用和優勢。
l.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抽吸術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82例,平均年齡73歲(55~84歲)。患者術前視力為光感~0.5。
1.2 方法 白內障患者術前檢查時均散大瞳孔,使用蔡司公司生產的第4代SDOCT,以儀器自帶軟件的黃斑程序對受檢患者黃斑區視網膜進行掃描,檢查由經驗豐富的技師進行。如遇晶狀體混濁較嚴重而難以對視網膜進行掃描.則使用高清程序進行掃描。
2.結果
在150例白內障患者中,共有110例(73.3%)患者可通過SDOCT成功獲取來自黃斑區視網膜的掃描圖像。其中,黃斑區未見明顯異常88例,異常病例包括:各期黃斑裂孔(3例)、視網膜前膜(6例)、玻璃膜疣(2例)、硬性滲出(3例)、黃斑水腫(4例)、視網膜劈裂(4例)。
3.討論
隨著白內障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醫患雙方對手術效果的期望值也隨之提高,但術后視力的改善程度卻取決于視網膜情況。大多數患者晶狀體混濁,臨床無法對視網膜情況有明確的形態功能認識,因此要預測患者術后視力較為困難,尤其是黃斑的功能狀況。而黃斑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感的部位,也是最關鍵的部位,一旦黃斑損傷,中心視力就會下降,黃斑疾病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2]。
對于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前的眼底評估對于術后視力的預測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無論是直接眼底鏡、間接檢眼鏡、前置鏡等常規檢查方法都對屈光間質有很大的依賴性,對晶狀體混濁嚴重的患者利用常規檢查方法很難發現眼底病變,且這些常規檢查的主觀性強,不便于比較和隨訪。
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SDOCT)是近幾年引入國內的新型眼科診斷儀器,具有無創性、非接觸性、穿透力強、靈敏度高和分辨率高等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眼后節檢查,對視網膜進行橫截面的掃描,可以清晰地顯示視網膜組織的顯微形態結構,即使很小的病變也能準確地檢查到,同時可對病變進行追蹤觀察測量,為臨床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臨床使用中我們發現.SDOCT對于屈光間質透明性要求相對較低,部分白內障患者術前雖然晶體有明顯的混濁.但仍能獲得較清晰的視網膜OCT圖像,可以據此判斷視網膜疾病,因此我們嘗試將SDOCT用于白內障術前檢查中,以期對這些在常規檢查下難以察覺的黃斑部疾病有提前的認識和預警,將術后的不良預后效果提早告知患者,更好地讓患者充分客觀地了解病情.減少醫患糾紛。
而對于伴有眼底病變的白內障患者我們也不能輕言放棄手術,白內障手術給眼后節疾病的診治帶來了方便,大部分患者均從手術中獲益。對于術前眼底檢查發現異常的患者,我們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交代病情,并告知患者術后視力的恢復可能有限,且白內障手術會有利于眼底病的診治,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能理解并同意手術。對于預計術后效果很差的,就可以取消手術,以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負擔。術后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高,未出現醫患糾紛。
當然,在臨床中我們也發現了SDOCT檢查的一些不足之處:SDOCT穿透力仍然有限,仍不足以穿透所有的白內障混濁間質,對于成熟期的瓷白色晶狀體混濁、V期棕紅色核性白內障及嚴重的后囊下混濁型白內障無法穿透獲取有效的OCT圖像。同時,SDOCT仍有其局限性,因為其無法對整個眼底進行平面的形態學觀察,如果病變未影響到視網膜的層次結構,SDOCT則無法檢測到異常。
綜上所述,SDOCT是白內障患者術前眼底檢查的一種強有力和有效的工具,臨床上往往認為屈光間質不透明的患者無法行OCT檢查,這是一個誤區,隨著機器設備的不斷升級進步,檢查的靈敏性和精確性也在逐漸升高,SDOCT檢查結果受各方面因素影響較小,更具客觀性與可靠性,可對大多數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在術前進行詳細準確的眼底檢查,可及早發現并診斷眼底病變,為術后視力的預測提供詳實的客觀依據,將術后的不良預后提早告知患者,讓患者充分客觀地了解病情,減少醫患糾紛,在臨床上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l].劉明,寧宏,時景璞,等.老年性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后早期視力低下的影響因素[J].國際眼科雜志,2010;10(5):859_61.
[2].欒秀麗,朱麗梅,許陽.北京市豐臺區55 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眼病調查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1):2349-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