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靶向肽在遞送siRNA進行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山西省腫瘤醫院呼吸一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2例作為樣本,將其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治療方法以常規化療及靶向治療為主,治療組在常規化療及靶向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靶向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7.56%、白細胞減少率2.44%、血小板減少率2.44%、不良反應發生幾率4.88%,與對照組相比優勢顯著(p<0.05)。結論:靶向肽具有遞送siRNA的作用,可在常規化療及靶向治療的基礎上,將靶向肽應用到肺癌治療過程中,提高治療有效率及安全性。
關鍵詞:靶向肽;siRNA;肺癌
前言:肺癌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兩種,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治療方法以放化療以及靶向治療為主。長期治療過程中,患者易產生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本文于山西省腫瘤醫院呼吸一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樣本,觀察了靶向肽在遞送siRNA進行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山西省腫瘤醫院呼吸一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樣本,以41例為一組,將其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
治療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齡:40--69歲,平均年齡(50.18±1.52)歲。病灶位置:左上肺25例、右上肺16例。肺癌類型:小細胞肺癌12例、非小細胞肺癌2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50.19±1.51)歲。病灶位置:左上肺26例、右上肺15例。肺癌類型:小細胞肺癌13例、非小細胞肺癌28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灶位置及肺癌類型方面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82例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治療方法以常規化療及靶向治療為主:化療方法:(1)全身化療,藥物以紫杉醇為主,劑量136--176mg/m2。(1)給予患者愛寧達500mg/m2、順鉑25mg/m2。(3)給予常規脫水及對癥治療。靶向治療方法:(1)給予患者凱美鈉125mg/次,3次/d。
治療組在常規化療及靶向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靶向肽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有效、無效3項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依據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及CT與MRI等影像學檢查結果,判定治療效果: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CT、MRI等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病灶顯著縮小。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病灶面積有所減小。無效:臨床癥狀未緩解或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處理數據,以p<0.05為準,認為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表1提示,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表2:
表2提示,兩組患者在白細胞減少率、血小板減少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幾率方面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3.1 siRNA及靶向肽
siRNA為小RNA分子的一種,屬于RNA干涉的核心,能夠與mRNA有效結合,在乳腺癌以及肺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1]。靶向肽屬于特異性結合腫瘤表面標志物,為小分子多肽,對靶標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且毒性較低,安全性較強,能夠單獨作用于病灶部位,不會對病灶周圍健康組織產生損害[2]。目前,靶向肽同樣被應用到了各類惡性腫瘤的治療中,且取得了顯著效果。
3.2 靶向肽對siRNA的傳遞作用
目前,臨床已經證實了siRNA的抑癌價值,但將siRNA應用到肺癌治療中,卻面臨著靶向信息遞送不及時、不穩定的問題。將其與靶向肽聯合應用,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靶向肽拮抗劑G屬于六肽類似物的一種,可傳遞siRNA,阻斷神經肽生長因子與腫瘤細胞受體的結合過程,達到抑制惡性腫瘤進展的目的。靶向肽表皮生長因子突變,屬于肺癌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靶向肽的應用,可起到傳遞siRNA的作用,促使表皮生長因子通過配體誘導形成二聚體,激活下游信號傳導,達到抑癌的目的。
3.3 靶向肽在遞送siRNA進行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本文研究發現,將常規治療與靶向肽聯合用于肺癌的治療中,患者治療有效率97.56%、白細胞減少率2.44%、血小板減少率2.44%、不良反應發生幾率4.88%,與常規治療方法相比優勢顯著(p<0.05),判斷與靶向肽對siRNA遞送作用的發揮有關。應用靶向肽后,siRNA遞送的穩定性可得到顯著提升,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化療等藥物的敏感性,降低耐藥率,提高化療以及靶向治療藥物的應用有效率,提高治療有效率及安全性。
需注意的是,目前臨床對靶向肽的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如何獲得靶基因的siRNA,如何對靶向肽進行選擇,仍屬于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結論:
靶向肽具有遞送siRNA的作用,可在常規化療及靶向治療的基礎上,將靶向肽應用到肺癌治療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疾病治療有效率。
參考文獻:
[1]高紅林,劉鑒峰. 靶向肽在遞送siRNA進行肺癌治療研究中的應用[J]. 中國肺癌雜志,2014,09:674-678.
[2]陳紅蓮,劉輝,馬永超. 肺癌治療中靶向肽在遞送siRNA中的應用價值[J]. 衛生職業教育,2016,12:107-108.
[3]石少敏,王靜. siRNA肌細胞特異性增強因子2D對人肺癌細胞株A549和H460增殖及凋亡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12:2873-2875.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路婷,女,山西省陽泉市人,研究方向:腫瘤學。
通訊作者:韓福才,男,山西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