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就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合并心肌損害的方法及療效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HIE)合并心肌損害患兒,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實驗組(n=41)與參照組(n=41),對參照組患兒采用常規療法,實驗組患兒則加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及心肌酶譜。結果: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實驗組的CK、LDH、CK-MB、CTnT等指標均優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應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新生兒HIE合并心肌損害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心肌損害;果糖二磷酸鈉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HIE)是指因圍產期窒息所引起的腦部缺氧缺血性損害,心肌損害是該類患兒的常見并發癥,新生兒HIE合并心肌損害易引起腦發育異常、腦癱等后遺癥,也是新生兒窒息死亡的主要因素[1]。為探尋更為理想的治療方案,對近兩年的部分患兒采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將研究成果做如下匯總:
1 基線資料及方法
1.1 基線資料數據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新生兒HIE合并心肌損害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樣本數量為82例;均符合《新生兒急救學》(第2版)中關于HIE的診斷標準。患兒均存在心動過緩、心肌酶譜升高現象。其中有42例為男患兒,40例為女患兒;出生時間在48h以內;出生重量在2070--4485g之間不等,平均(3255±125)g;輕度患兒38例,中度33例,重度11例。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實驗組(n=41)與參照組(n=41);兩組患兒的資料數據對比,P>0.05。
所有患兒家長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本組患兒予以常規治療法,包括降顱內壓、抗驚厥、血液灌流維持、換氣與通氣功能維持、酸堿平衡維持、控制血壓與心率、控制血糖等。
實驗組:本組患兒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鈉藥物治療,以250mg/(kg·d)的劑量為患兒靜脈滴注治療,2次/d,連續用藥7--14d。
1.3 療效評定標準[2]
治療7d內,患兒呼吸平穩、面色紅潤、哭聲有力,肌張力正常,心肌酶譜基本恢復正常,心率在100次/min以上,則為顯效。治療7--14d,患兒癥狀消失,體征恢復,心肌酶譜基本恢復正常,則為有效;治療14d后,患兒仍未得到有效好轉,則為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將此次研究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檢驗,計量資料( )的比較結果予以t值檢驗;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予以卡方值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研究結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心肌酶譜比較
經不同療法后,實驗組的CK、LDH、CK-MB、CTnT等指標均優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HIE是指在圍生期由各種因素致使呼吸暫停、心搏停止以及休克等所引發的缺氧缺血性損害,這是造成小兒智力低下、癲癇甚至腦癱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害小兒的成長及發育[3]。這是因為在新生兒時期,神經系統發育較為活躍,對氧、糖分的需求更為敏感,小兒在缺氧狀態下,機體多臟器均會受到影響;其中心肌損害是HIE的常見合并癥之一,這主要是因心肌供氧供血不足,損害心肌細胞所致。為HIE合并心肌損害的患兒施以常規療法,雖然可使其缺氧缺血癥狀得到有效緩解,但在減輕或逆轉心肌損害方面的效果,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提高該類患兒的治療效果,我院主張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療,1.6-二磷酸果糖(FDP)是分子水平代謝的調節劑,也是葡萄糖代謝的重要中間產物。FDP對保持紅細胞韌性、細胞內高能集團重建具有積極作用,還可對組織釋放氧,進而改善患兒體內代謝狀態。在體內代謝循環中,FDP可以直接被利用參與代謝,無需消耗ATP,因此即便患兒在缺氧缺血狀態下,仍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心肌能量代謝,從而改善心肌供血狀態,利于受損的心肌細胞逐漸修復[4]。此次研究中,對參照組患兒采用常規療法,實驗組患兒則加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實驗組的CK、LDH、CK-MB、CTnT等指標也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果糖二磷酸鈉在新生兒HIE合并心肌損害治療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應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新生兒HIE合并心肌損害,可有效改善小兒的心肌酶譜,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榮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免疫功能狀況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5):188-189.
[2]杜立樹,平龍玉,張曼俐等.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免疫功能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3):395-397,398.
[3]盧浩棠,盧愛儀.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對早產兒或缺血缺氧性腦病愈后的觀察[J].當代醫學,2014(18):101-102.
[4]謝筠.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合并心肌損害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