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各行各業為了謀求發展,正在不斷的進行自身的改革。在醫療領域中,由于醫療工作的內容已經開始轉變,不僅要重視醫療水平,更要重視醫療服務、醫療保健等內容,而傳統醫院管理對這些方面缺乏涉獵,這也就需要對醫院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從而提升醫院的服務水平。本文通過對醫院管理的必要性進行論述,提出醫院管理現存的問題,并分析了醫院管理模式的革新思路,達到了提升醫院管理水平,促進醫療發展的核心目的。
關鍵詞:醫院管理;醫學模式;革新
引言:
醫療市場的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給醫療行業帶來發展前景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新的問題和變化,為醫院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的醫院管理形勢過于落后,管理水平較低,醫療范圍較小,大多只集中在臨床醫療方面,已經無法滿足醫院發展的需求,這也就需要通過革新醫院管理模式,以觀念來影響行為,通過建立科學的醫院管理理念,從而不斷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讓醫院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謀求發展,為醫院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醫院管理的必要性
(一)醫院管理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這種競爭不光體現在商業活動中,對于醫院而言同樣如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醫院之間的醫療水平差距越來越小,同質化趨勢日益加深,這也就導致醫院之間競爭往往并非體現在醫療手段方面,而是在醫療設備、儀器建設和管理、醫院服務等方面,這也就要求醫院有足夠的管理能力,通過優化自身的組織結構,來提升醫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從而能夠跟其他醫院乃至于財團所支持的醫療機構之間進行良好的競爭,站穩腳跟,謀求發展。
(二)醫院管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實驗醫學時代中,醫學模式主要是生物醫學,而現如今,醫學模式已經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等多元一體的系統化結構,這也就使得醫院的工作內容,從傳統的醫療工作,轉變為了預防疾病、保健、醫療和治后康復工作等。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醫院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也就需要醫院管理模式進行相應的革新,從而調整醫院組織結構,合理分配醫院資源,促使醫院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三)醫院管理是醫院變化的需要
傳統的醫院都是由政府建立并管理的,這種醫院形式雖然有著穩定的財政來源,但由于管理者并非醫學專業的人士,導致在管理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影響了醫院管理水平。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促進醫院的發展,并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這也就需要運用新的管理模式,通過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使醫院管理從粗放和經驗型管理轉變為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
(四)醫院管理是醫院發展的需要
現如今,醫院已經開始進行了盈利性劃分,盈利性醫院與非盈利性醫院分別管理,其中,非盈利性醫院普遍為政府部門所建立的意愿,其資金來源一方面為患者的醫療費用,另一方面則是政府的財政支持,而盈利性醫院大多為私立醫院,為了保證醫院的競爭力,通常會以某個方向為主,具有眾多高素質的治療醫師。除此之外,我國還建立了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然而,在一些方面,醫院管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醫療補償機制等,這些問題嚴重的制約了醫院的發展,這也就需要通過醫院管理的革新,來解決醫院中固有的管理漏洞,提升醫院管理水平,促使醫院不斷發展。
二、醫院管理現狀
(一)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產生了許多新型疾病,例如職業病、工作壓力過大引起的疾病等這些病癥的危害嚴重,使得人們的就醫需求越來越高。目前,許多醫院仍然處于患者數量多,而醫療資源少的問題,大量的醫療資源掌握在國有的大中型醫院當中,這一部分醫療資源還沒有轉移并分配給其他醫院,并且許多醫院缺乏政府的財政支持,導致其發展經費由明顯的不足,無法對自身醫療設備和資源進行建設和發展,也就導致了醫院的醫療效果大打折扣,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
(二)醫院監察體系不夠完善
傳統的醫療服務主要是由企業的醫療機構或是相關的環保部門執行的,而在時代發展的背景之下,企業不斷的進行深化改革,企業醫療機構逐漸面向社會,而由于企業醫療機構是一種盈利性組織,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醫療機構的工作重點主要是醫療工作,而疾病的預防工作則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環保部門的角度來說,環保部門的工作職責越來越多,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加上與相關的政府部門并沒有一定的關聯,導致醫療部門缺乏應有的監督、管理和考核,使得醫療部門缺乏明確的醫療標準,醫療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難以得到提升,不利于醫院的長遠發展。
(三)醫院之間的競爭公平度較低
目前,我國的醫療體系中,往往更注重國有的大中型醫院,大量資金和設備優先投入到大中型醫院當中,并對大中型醫院進行了深入的監督和管理,有效的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水平。然而,在我國醫療體系中,其他醫院仍然居有重要的比重,許多醫院由于沒有得到相應的財政投入,導致其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水平都有明顯的不足,不利于我國醫院的均衡發展的同時,也會導致醫院之間出現不平等競爭的現象,一方面,不利于中小型醫院的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這種方式會導致國有企業產生高額的生產成本,不利于國有企業扭虧為盈。
三、醫學管理模式革新思路
(一)建立科學的可持續發展醫院管理理念
持續發展是上世紀提出的一種新型的理念,也是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方針。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謀求長遠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融入了科學發展的相關理念,在醫院領域內同樣如此。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醫院管理當中應用,首先要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利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取代傳統的經驗式管理方法,讓醫院管理更加規范化,并且要注重對成本的管理,通過將醫院的經濟效益放在重要的地位,建立高效、節能的科學醫院管理模式,并讓醫院上下都融入到新的管理模式當中,從而促使醫院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模式。
(二)更改醫院組織機構
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醫院管理理念的同時,醫院也要對內部的組織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通過建立核算管理辦公室,聘請專業人員擔任管理人員,直接對醫院園長負責,在人力、財務、收支、設備等方面進行核算,來使得醫院中各方面的信息準確、可靠,需要調動相關信息時可以及時的進行選擇和抽調,并將各科室的設備和相關核算信息與核算管理辦公室聯網,可以有效的提高醫院成本核算的質量,提升成本核算的效率。同時,在采購方面,要從物資、設備和藥品等三個方面著手,建立相應的辦公室,對整個采購過程、貨物價格和質量進行嚴格的把控,有效的降低采購成本,提升貨物質量。
(三)建立社會化的后勤保障體系
在醫院的各個后勤部門中,經常會出現缺乏競爭引起的浪費現象,提高了醫院的生產成本。因此,可以通過建立社會化的后勤保障體系,對于保衛科、司機、洗衣房、食堂等部門進行社會化管理,讓其開展社會競爭,從而不斷的提升自身服務質量,降低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從而有效的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同時,醫院管理者也要建立相應的考評制度,通過層級考察的方式,定期對醫院各部門及員工進行相應的考評,并針對性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配套績效制度,讓績效水平與薪資水平掛鉤,從而提升醫院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水平,為醫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革新醫學管理觀念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醫學管理理念,要將醫院作為醫學管理的核心和重心,在此基礎上尋求新的管理模式,例如,通過開展低碳醫療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為減少霧霾,維護生態環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低碳醫學管理也就是一種以環保、綠色為重點的管理模式,利用低碳醫學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傳統的醫療事業管理模式大多為經驗式管理,加上由于國有醫院和其他醫院之間的劃分,在政府資金支持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導致了醫院之間產生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加上傳統醫院更加注重臨床治療,而新時期的醫院則是預防、醫療、保健、服務為一體的系統,這也就需要對傳統的醫療機構進行相應的革新,通過建立科學發展的醫院管理觀念,革新醫院組織結構,建立社會化的后勤保障體系,創新醫學管理的相關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醫院的建設水平,促使醫院之間均衡發展,讓醫院能夠在改革的浪潮當中立足腳跟,謀求發展,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俞嵐,李經輝. 現代醫學模式下的醫患關系和醫院管理[J]. 重慶醫學,2007,01:43-44.
[2]毛寶宏,楊麗萍,邱偉濤,李瑋,杜珺,劉青. 醫院管理中的醫學倫理問題及其對策探討——基于某醫院的調查[J]. 中國醫學倫理學,2016,03:483-485.
[3]楊引舉,謝俊穎. 醫院管理的意義與醫學管理的模式簡析[J]. 科技風,2015,07:250.
作者簡介內容:姓名德吉卓瑪、性別女、民族藏族、出生年月1972年10月10日、籍貫青海省海南州、最高學歷大專、職稱主管護師、單位西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研究方向傳染病防治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