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經蝶垂體瘤切除術后低鈉血癥高危因素的臨床分析及護理。方法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經蝶垂體瘤切除術后低鈉血癥患者50名作為本次觀察對象,采用單雙數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低鈉血癥的發生率、手術時長及術中出血量。結果 護理觀察組的低鈉血癥的發生率(4%)、手術時長(63.63±2.55)min及術中出血量(252.52±34.63)ml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低鈉血癥的發生率(24%)、手術時長(75.29±3.63)min及術中出血量(600.39±39.33)ml。結論 對接受經蝶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術后發生低鈉血癥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加強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低鈉血癥的發生率,降低手術時長及術中出血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經蝶垂體瘤切除術;低鈉血癥;高危因素;臨床分析
垂體瘤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由于垂體瘤的生理位置的特殊性,與視神經、海綿竇、動眼神經等重要組織相近,進行手術切除的難度與風險較大,傳統手術的預后效果不佳,而目前臨床上多采取經蝶垂體瘤切除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術中出血量較少,創口較小,但術后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極易發生低鈉血癥。本次研究選取了50名接受經蝶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對發生低鈉血癥的因素進行分析,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經蝶垂體瘤切除術后低鈉血癥患者50名作為本次觀察對象,采用單雙數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年齡分布在25-58歲之間,平均年齡(40.28±3.52)歲,其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3。觀察組的患者年齡分布在25-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04±4.52)歲,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2:13。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進行參與。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高危因素
目前對于垂體瘤切除術患者發生低鈉血癥的病因尚不明確,而大量臨床研究數據表明,接受經蝶垂體瘤切除術的患者發生低鈉血癥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手術中丟失的液體及出血過多,加之長期低鹽飲食,體內缺鈉嚴重,補充低滲性鹽水及甘露醇過多【1】。
1.3方法
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術前準備: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腫瘤位置、大小等進行評估,囑咐患者不可劇烈運動,保持二便的通暢,讓患者適應張口呼吸,在進行手術的前一天,為患者修剪鼻毛,使用新潔爾滅容易清洗換的鼻腔,對有鼻炎的患者,待炎癥緩解后方可進行手術【2】。(2)術中護理干預: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仔細檢查并核對手術器械是否完整,以免手術進行時增加進出手術室的次數,造成患者術中出血量增多,延長手術時間。在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脈搏的變化,配合醫生的各項手術操作,一旦患者發生異常狀況,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處理【3】。(3)飲食護理:垂體瘤患者在接受經蝶切除術后,由于長期低鈉飲食,易發生低鈉血癥,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根據患者易發低鈉血癥的原因,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叮囑患者可適當的食用含鈉高的食物,以維持體內鈉的含量,降低發生低鈉血癥的風險【4-5】。
1.4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及手術中出入量的記錄等,護理人員對患者低鈉血癥的發生率、手術時長及術中出血量進行統計記錄,并對50名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5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以95%作為可信區間,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表示本組研究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25名觀察組的患者中,低鈉血癥的發生率、手術時長及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見表1)
3討論
垂體瘤是臨床較為多見的良性腫瘤,若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臨床治療,對患者的生長發育及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而經蝶垂體瘤切除術是臨床上運用較為廣泛的手術治療方法之一,其具有傷口小、預后效果較好、患者疼痛程度小等特點。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的同時,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加之在接受經蝶垂體瘤切除術后手術的應激反應,極易發生并發癥,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發生低鈉血癥的概率極高。本次研究對患者在進行經蝶垂體切除術后易發生低鈉血癥的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為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對患者的術中及術后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在患者術后進行飲食指導,降低了低鈉血癥的發生風險,有效的預防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經蝶垂體瘤切除術患者易發低鈉血癥的因素進行分析后,根據分析結果加強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術后低鈉血癥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欣,馬馳原.快速康復外科在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0):85-87.
[2]朱凌云,黃慧.神經導航引導下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38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下半月刊(外科護理),2010,16(9):40-41.
[3]張英,鄧永蓮,王希娥.神經內鏡下單鼻孔蝶竇入路12例垂體瘤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326-327.
[4]仲麗蕓,范艷竹,黃娜等.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治療生長激素型垂體腺瘤并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10):9-12
[5]王開玫.神經內鏡下雙鼻孔入路垂體瘤切除術的臨床護理配合[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7,4(6):1081-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