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婦的心理狀態改善和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抽取2016年8月-2016年12月在該醫院診治并分娩的190例GDM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90例)和對照組(100例),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測兩組GDM孕婦在入院以及出院時的不良心理情緒;抽取孕婦靜脈血進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濃度檢測,評估兩組GDM孕婦血糖控制情況;觀察統計妊娠結局,分析兩組GDM孕婦母嬰并發癥情況。結果:心理干預的觀察組SAS和SDS評分以及血清濃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比例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產科臨床中,心理干預作為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改善GDM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和控制血糖指標,同時可以預防妊娠結局并發癥,從而降低GDM母嬰健康風險。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較常見的圍產期疾病,是指妊娠期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在妊娠期才出現糖尿病的一種疾病[1]。GDM孕婦常常伴隨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而持續的不良心理情緒可能會加重疾病發展,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會增加自然流產和難產風險,對子代健康造成長遠影響[2]。因此合理有效的早期護理措施,確保GDM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得到改善,對預防GDM孕婦不良妊娠結局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對心理護理干預對GDM的心理情緒、血糖指標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研究,旨在為GDM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于2016年8月-2016年12月在該院產科診治并分娩的190例GDM孕婦,100例GDM孕婦采取常規治療和護理作為對照組,90例GDM孕婦除常規治療護理外,給予心理護理作為觀察組。兩組孕婦均知情同意,兩組均排除孕期有心、肝、肺、腎等重要器官疾病影響。GDM 的診斷標準參照國際糖尿病妊娠研究組及我國妊娠合并糖尿病協作組的標準[3],診斷只需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即可:(1)兩次或兩次以上空腹血糖≥ 5.8 mmoL/L(2)口服糖耐量試驗結果兩次異常:空腹及服糖后1、2 h 分別為5.1、10.0、8.5 mmol/L,任何一項血糖值達到或超過上述標準。
1.2 GDM孕婦臨床心理護理干預
兩組GDM孕婦都給予妊娠期常規、基礎及專科護理,具體包括:健康宣教、常規護理、胰島素治療、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參照GDM的臨床心理護理方案[4],觀察組在一般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主要包括:①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真實心境,并鼓勵其積極傾訴內心苦楚,使其負性情緒得以宣泄,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對其表達給予回應,并仔細尋找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和行為。②對患者不合理信念及行為進行干預,使患者了解其危害,并幫助其建立有利于疾病康復的行為習慣。③充分關心、理解患者,并做好患者家屬溝通工作,督促其給予患者更多支持與關心,以增強患者心理能量。
1.3 觀察指標
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展開評價[5],兩項指標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等情緒越嚴重。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兩組干預前后空腹血糖水平變化情況。觀察統計兩組患者在剖宮產率、自然分娩率、羊水過多發生率、胎兒窘迫率以及早產發生率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軟件SPSS 18.0版本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用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0.05,可信區間為95%,p< 0.05為樣本數據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心理護理觀察組孕婦年齡為26.44±3.04歲與對照組26.32±2.74歲無顯著性差異(p> 0.05)。心理護理干預前,觀察組血糖水平為7.75±2.08 mmol/L,對照組為7.66±2.01 mmol/L,兩組血糖水平無差異顯著性(p> 0.05);且心理狀態評分觀察組SAS為55.3±7.5分,SDS為43.3±5.9分,對照組SAS為54.9±7.8分,SDS為44.2±5.6分兩組之間無差異顯著性(p> 0.05)。護理結束后,觀察組血糖濃度5.93±1.49 m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7.56±1.98 mmol/L(p< 0.05),且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SAS為38.3±5.1分,SDS為28.3±3.5分)顯著低于對照組SAS為50.5±69分,SDS為37.3±2.6分(p< 0.05)。孕婦分娩時,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羊水過多、剖宮產、新生兒窒息、早產等發生率均有所降低(P<0. 05)。見表1。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作為一種妊娠期常見疾病,且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妊娠期糖尿病不僅影響孕婦產后的糖代謝過程,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同時,GDM屬于產科高危妊娠,可能會引起不良生殖結局,包括羊水過多以及巨大兒風險。故針對GDM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在臨床上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干預作用有效護理措施,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能夠顯著改善GDM孕婦的不良心理情緒,從而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能夠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同時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控制GDM的血糖濃度,從而可以預防妊娠結局并發癥,從而降低GDM母嬰健康風險。心理護理在GDM孕婦的圍產期護理中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觀察組-對照組間母親年齡、血糖水平、SAS和SDS評分采用非參數的Mann-Whitney U 檢驗進行比較;羊水過來、剖宮產、早產以及新生兒窒息比率,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進行比較。
* 代表p < 0.05,** 代表p < 0.01。
參考文獻:
1李麗榮.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產科護理[ J].中國民康醫學,2007,19(10):883.
2陳環環,朱文惠,黃培珍. 心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護理效果觀察 [ J].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4):245-246.
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協作組,中華醫學會. 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草案)[J].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7,10(4):283.
4張小英,李衛紅,蘇麗萍. 心理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血糖的影響[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5(3):527-529.
5李金鳳,曾華. 心理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心理改善、血糖控制及母嬰并發癥的影響[ J].中外醫學研究,2014,244(20):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