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早期肺部感染胸部X線聯合CT檢查結果對于臨床診斷的參考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檢查和診斷的92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和對照組(胸部X線檢查)各46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檢出和診斷結果,分析觀察組患者的CT征象。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91.30%>73.91%)和診斷準確率(95.65%>82.61%)相對更高,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在早期肺部感染結果作為臨床診療的參考,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胸部X線;CT檢查;早期肺部感染;診斷
肺部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支氣管和肺部受到病菌侵襲而發生感染,主要受到吸入性損傷、氣管切開等因素的影響,同時與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有關。肺部感染早期癥狀并不顯著,往往不受重視。但是隨著肺部炎癥的播散,由局部炎癥進展為全身炎癥反應,疾病的危險程度和治療難度也會增加。為了提高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治療風險,需要早期進行治療,而高效、準確的早期診斷是臨床治療的基礎[1]。選擇科學、先進的臨床診斷方法,保障早期肺部感染臨床診斷的準確性。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胸部X線、CT檢查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兩種方法聯合診斷的優勢作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檢查和診斷的92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經由痰液培養和血清學檢查予以確診,排除其他呼吸疾病患者。其中46例患者接受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另外46例患者則接受胸部X線檢查,圍繞其展開分組對照研究,前者為觀察組,后者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1例,最高齡79歲,最低齡20歲,平均年齡(44.2±5.2)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0例,最高齡80歲,最低齡19歲,平均年齡(43.5±5.5)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先后接受胸部X線檢查、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在胸部X線檢查當中,患者取站立位,使用 PHILIPS DR數字X線攝影系統,從正面、側面分別對患者的胸部進行掃查,通過放射科信息系統,將受檢者數據輸入圖像站,在定位、曝光后,對胸部X線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在胸部X線聯合CT檢查當中,在胸部X線檢查(同上)的基礎上,使用SIEMENS Emotion 16 CT 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設備,設置層距(5mm)、層厚(5mm)、電壓(120kV)以及電流(240mA)等參數,行CT檢查。掃查全肺區范圍,分析CT圖像。
1.3診斷標準
①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體溫≥38℃,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熱以及寒戰等癥狀;②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1.0×109/L;③痰培養:存在非特異性細菌、真菌、病毒等致病菌;④CT征象:磨玻璃影,實變影,結節影以及線樣影等。
1.3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 )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值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檢出結果
經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后,觀察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為91.30%(42/46),診斷準確率為95.65%(44/46);經胸部X線檢查后,對照組患者的陽性檢出率為73.91%(34/46),診斷準確率為82.61%(42/46),見于表1:
2.2觀察組患者的CT征象分析
在46例觀察組患者中,22例患者CT征象表現為磨玻璃影,其中非特異性細菌感染7例,真菌感染4例,病毒感染1例以及混合感染10例;24例患者CT征象表現為實變影,其中非特異性細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3例以及混合感染8例;6例患者CT征象表現為結節影,其中非特異性細菌感染1例,真菌感染2例以及混合感染3例;3例患者的CT征象表現為線樣影/磨玻璃影,其中非特異性細菌感染1例,真菌感染1例,病毒感染1例。
3討論
肺部感染是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病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同時受到理化、免疫及藥物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肺炎是肺部感染的代表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熱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疾病對于患者肺功能的損害也隨之加劇,病情更加危險,同時給臨床治療工作增加了難度。為了及時、有效的 控制病情,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需要于早期予以治療[2]。
由于早期肺部感染缺乏典型特征,其確診難度較大,僅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無法準確進行判斷。痰液培養、鏡檢、血和胸腔積液檢查是常規的診斷方法,但是其診斷效率較低,其診斷結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及其嚴重程度,還需要借助X線、CT等影像學方法進行診斷,能夠從中發現細微的病理改變,進而做出準確的診斷。在胸部X線上,根據顯示出來的不同密度的陰影特點(形態、范圍以及數量等),與正常肺組織結構進行對照,能夠對病灶位置和病情嚴重程度進行準確的判斷。但是單獨使用胸部X線檢查的局限性較大,一般需要聯合CT檢查,進一步提高肺部感染的檢出率。根據CT征象,肺部陰影形態、范圍以及數量等特征更加清晰,能夠從中推斷感染類型,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3]。
綜上所述,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臨床診斷方法當中,胸部X線聯合CT檢查是更好的選擇,其檢出結果準確度高,能夠為疾病的臨床診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賈勇.胸部X線與CT聯合檢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診斷價值探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6):61-62.
[2]米娟,裴理輝,李君,等.胸部X線聯合CT檢查對肺部感染早期篩查的診斷意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3):2963-2965.
[3]符莉莉.早期可疑肺部感染患者行CT聯合X線檢查的臨床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7,38(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