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在開展外周介入術治療過程中,分析DSA路徑圖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90例外周介入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憑借數字奇偶法對本次研究收治的外周介入術患者分組;對照組:按照常規操作展開外周介入術治療;觀察組:按照DSA路徑圖技術展開外周介入術治療;對最終臨床手術時間、對比劑使用劑量以及透視曝光時間差異回顧性分析。結果:同對照組外周介入術患者臨床手術時間、對比劑使用劑量以及透視曝光時間比較,觀察組外周介入術患者表現出顯著性優勢(P<0.05)。結論:臨床對患者開展外周介入術治療期間,合理應用DSA路徑圖技術展開,對于手術時間的縮短以及X線輻射的減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從而使得手術風險獲得有效降低。
關鍵詞:DSA路徑圖技術;外周介入術;臨床效果
對于患者在開展外周介入診療過程中,往往需要對患者施以藥物灌注栓塞治療、血管造影檢查以及球囊擴張操作等,在此過程中應用DSA路徑圖技術加以引導,獲得效果顯著【1】。本文將進一步明確應用DSA路徑圖技術對患者開展外周介入術的價值所在作為研究目的,以此提高外周介入術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90例外周介入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憑借數字奇偶法對本次研究收治的外周介入術患者分組;對照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9歲~85歲,平均年齡為(59.63±2.82)歲;屬于子宮肌瘤、膀胱癌、股骨頭壞死、部分脾栓塞、下消化道出血以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例數分別為8例、3例、7例、11例、3例以及13例;觀察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1歲~86歲,平均年齡為(59.69±2.85)歲;屬于子宮肌瘤、膀胱癌、股骨頭壞死、部分脾栓塞、下消化道出血以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0例、2例、8例、11例、2例以及12例;對兩組外周介入術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疾病類型施以對比,呈現出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于入院后的兩組外周介入術患者,針對術前相關準備加以充分完善,完成后依據常規準備改良Seldinger技術對患者的右側股動脈施以經皮穿刺干預,通過導絲引導配合,于病灶區1級血管位置將導管準確插入,于臨床對患者施以DSA采集工作。例如針對屬于膀胱癌以及子宮肌瘤患者,主要采用髂內動脈;針對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股深動脈;對于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腸系膜下動脈以及腸系膜上動脈;對于臨床施以部分脾栓塞手術的患者,于臨床采用近脾門位置脾動脈【2】。控制對比劑總量在15毫升與25毫升范圍內,控制流速在3毫升/秒與5毫升/秒范圍內;控制注射壓力在300psi與450psi范圍內。通過對獲得的DSA圖像加以觀察,針對病變供血動脈加以明確之后,于病變血管近段準備導管有效插入,合理進行路徑圖模式的選擇,于透視的條件下,準備造影劑對患者施以手推。完成后針對靶血管對比劑加以觀察,獲得滿意效果后,將透視停止,最終有效獲得病灶區血管路徑圖以及導管影像路徑圖【3】。
通過路徑圖的充分引導,于即將實施造影以及介入治療動脈內部,準備導絲超選擇插入,之后將導管準確引入,之后通過施以DSA造影,對患者于臨床施以出血血管栓塞治療、藥物灌注治療以及球囊擴張操作等;對于屬于消化道出血病變血管栓塞或者部分脾栓塞患者,采用路徑圖技術,針對栓塞物用量以及走向加以認真控制,針對栓塞范圍進行認真控制,避免出現過度栓塞以及異位栓塞的現象。在對患者施以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術過程中,通過路徑圖的充分引導,針對血管球囊擴張位置加以認真控制,在進行血管內支架放置期間,對于定位的精確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證【4】。
1.3 統計學方法
準備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次研究收治的外周介入術患者展開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對比劑用量)以 形式完成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顯著。
2、結果
同對照組外周介入術患者臨床手術時間、對比劑使用劑量以及透視曝光時間比較,觀察組外周介入術患者表現出顯著性優勢(P<0.05),見表1。
3、討論
在具體開展外周介入手術過程中采用DSA路徑圖技術,對于工作區域內血管起源、呈現出的病變范圍以及走向等可以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對于最終插管準確率以及成功率的提高可以奠定堅實基礎,從而使得臨床手術時間獲得顯著縮短【5】。
綜上所述,在開展外周介入術治療過程中,準確應用DSA路徑圖技術,可以使得介入治療效率以及治療質量顯著提高,手術時間得以顯著縮短,并且可以將X線輻射有效減少,從而使得醫療風險獲得顯著降低,最終顯著提高介入診療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寧志光,楊新健,高培毅,等. DSA路徑圖技術在Onyx栓塞腦血管畸形中的應用[J].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6,12(7):326-327.
[2]張永紅,張旭升,長揚揚,等. DSA路徑圖技術在外周介入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民康醫學,2011,23(21):2666-2667.
[3]崔志敏,童耀英,俞向榮. DSA三維重建和路徑圖技術在電解可脫性彈簧圈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中的應用[J]. 實用醫學雜志,2015,24(10):1756-1758.
[4]劉紅民,沈曉文,王臻. DSA血管三維重建和路徑圖技術在GDC栓塞顱內動脈瘤中的應用[J]. 大家健康旬刊,2010,26(5):27-28.
[5]林穎,孫立軍,賀洪德,等. DSA三維血管路徑圖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 醫療衛生裝備,2010.6(4):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