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特別重視閱讀,在基礎教育階段,Reading(閱讀)本身就是一門獨立的課,和Language Arts(相當于“語文”)并列,屬于每天都有的主課。考試時,Reading和Language Use也是兩個分開考的科目。與之相比,長期以來在我國的漢語和英語教學中,閱讀只是作為語言的四項技能之一存在,并沒有那么重的分量。
以下就美國小學教師關于閱讀教學的一些觀點,介紹美國老師是怎么理解閱讀課的。
學生需要大量時間閱讀
美國教師認為:閱讀課上,學生需要真的在“讀”而不是在做“別的”。“別的”事包括學習背景知識、學單詞、抄單詞釋義、做閱讀理解題、做Workbook等。當然這些別的事也可以適當做些,比如說讀前鋪墊背景知識、讀后討論什么的,但絕對不可以占據閱讀課的主要時間。在閱讀課上,最常見的情景就是學生們一人一本書,或坐或趴或躺,舒舒服服地看。老師也拿本書陪著看。
在低年級,閱讀課有一個固定的時段叫“Read Aloud”,即教師讀書給學生聽。教師除了自己每天朗讀給孩子們聽,請家長志愿者、社會知名人士來學校為學生朗讀,還會請高年級的學生來班里為低年級的學生朗讀。
低年級閱讀課還有一個固定環節叫“Guided Reading”,即老師輔導一個小組的學生閱讀。通常老師把全班按閱讀水平分成幾個小組,這幾個小組在閱讀課上輪換做不同的事情。比如說:一個小組圍繞老師坐在半圓形的桌子旁進行“Guided Reading”專門輔導;一個小組在閱讀角進行自由自主閱讀;一個小組在電腦上做AR測試。進行“Guided Reading”的學生讀同一本書,教師會讓學生挨個朗讀,并隨時提供幫助和輔導。
除了課上閱讀,美國教師還會留家庭作業,要求學生每天在家閱讀30分鐘。學生需要填一個閱讀日志(Reading Log),記錄自己讀了哪本書、讀了多少頁,并要求家長簽字。采用AR(Accelerated Reading)系統的教師,還會記錄學生讀的書賺了多少“點”(points,越厚越難的書點數越高),開展班級競賽,看誰賺的點數高,到達一定的點數有獎勵。
總之,整個閱讀課營造的氛圍就是“讀吧,讀吧,讀得越多越好”。
要讀大量適合自己水平的書
美國教師認為,要想讓學生把大量的課堂時間花在閱讀上,教室或圖書館里就需要有大量的圖書;想要學生成為成功的獨立閱讀者,就要給他們提供大量的“just right”的分級讀物,即適合學生水平的泛讀讀物。美國教師認為,這種符合學生當下水平的、大量的自主閱讀,比在老師輔導下啃較難的讀物(即我國常見的“精讀”模式),更能提高學生閱讀的流利性。
基于此,美國小學教室的“閱讀角”都會擺放大量的分級讀物,教師通常會采用某一種通行的閱讀分級系統和閱讀測試,通過測試掌握學生的閱讀級別,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閱讀級別內選書。書架上,相同級別的書會放在同一個盒子里。
美國教師認為,閱讀必須分層。尤其對于差生來說,讀他們能夠駕馭的讀物,才能使他們有成功的體驗,才能使他們對閱讀感興趣。全班都讀一本書的統一式的教學不利于差生進步。
美國的閱讀測試給老師提供了很多有用信息,除了測出學生是否達到了本年級的閱讀程度,還給出學生的閱讀最近發展區,提示學生按照這個區域范圍選書。同時,還直觀地向教師展示了該學生是否需要閱讀干預(intervention),即教師的額外幫助輔導。
聽別人讀就是學閱讀
美國教師認為,教師為學生朗讀示范了一個成熟的讀者所采用的各種閱讀策略,所以“教師大聲朗讀給學生聽”(Read Aloud)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
美國教師認為,示范模式教閱讀,比布置任務然后檢測模式更加有效。
研究顯示,在13歲之前美國學生的聽力技能都強于閱讀技能,因此美國課標Common Core里建議,教師為學生朗讀要持續到初中。
英語是拼音文字,語音與文字有很大的相關性,聽力技能能向閱讀技能轉化。美國小學階段一直貫徹的Read Aloud對于我們的啟示是:一定要讓學生多聽。如果我們的教師由于語音不地道等原因不能示范,就要讓學生多聽原版音頻。
引導閱讀要給足“自由空間”
美國教師認為,自主、自由、無任務的“泛讀”跟有教師指導的“精讀”一樣重要,在學習閱讀階段,甚至更為重要。
為此,美國教師都不遺余力地創設能靜下心來讀書的輕松、舒適、自由的空間,只要求閱讀時間和閱讀的本數,給學生選書方面最大的自由,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讀書。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閱讀產生喜愛,建立終身閱讀習慣大有益處。
花樣百出地“引誘”學生閱讀
為了讓學生熱愛閱讀,覺得閱讀是件有趣、有意思、溫馨的事情,美國教師的方法可謂花樣百出,舉幾個例子:
1. 和朋友一起讀,或是高年級的學生和低年級的學生結成對子讀書;
2. 讓家里長輩來學校,給學生讀書;
3. 向同學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書;
4. 做手工,展示最喜歡的書中的主人公;
5. 舉辦Book Fair;
6. 舉辦各種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嘗試讀不同類型的書。
討論交流和深入研究促進閱讀
美國教師認為,閱讀干預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多表達。教師一般會布置開放性的、相對長期的、利于展示的任務。比如,讓學生讀完一整本書,進行Book Talk,交流觀點,評價書的優缺點,做關于作者寫作背景和寫作方法的研究。相對于中國學生埋頭做閱讀理解題,這些任務無疑更有利于學生保持閱讀熱情、欣賞作者寫法,并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美國教師在引導閱讀討論方面,注重啟發性的點評,注重批判性思維,經常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他不這樣做,會發生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等問題,而不常問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Yes or No的理解性問題。他們注重對話式的觀點交流,較少進行檢驗理解式的問答。
美國教師在對閱讀課的評價方面,看重努力和進步,看輕測驗分數;重形成性評價,輕終結性評價;總是給予學生以鼓勵。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的,都是正向的鼓勵與激勵。所以盡管美國教育有一些問題,但美國人中終身熱愛閱讀的人卻不少。另外,完善的圖書館系統,浩如煙海的圖書,全社會推動閱讀的熱情,課堂中受到的完整閱讀訓練,也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
(蓋兆泉,外研社高級編輯,資深新浪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