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支教路上的結緣,讓他們成為了相依相愛的伉儷情侶;一場眾籌的特別婚禮,讓他們成為了元寶村史上最轟動的支教老師。一年前,他們還僅僅是剛剛畢業的“大孩子”,一年后,他們已經成為了山區里的“孩子王”。在大山里,他們帶給孩子們知識和夢想,同時也收獲感動和真愛,他們就是支教路上的公益情侶——慕志斌和張福鳳。
一場眾籌的特別婚禮
“我愿娶你為妻,陪你經歷人生中每一個時刻,永不分離。”
“我愿以你為夫,無論今后的路是曲折或平坦,永不分別。”
2017年6月28日,一場盛大的婚禮在貴州省大方縣的元寶小學舉行。當天現場的兩位主角慕志斌和張福鳳,在經過元寶小學一年支教生活的風雨洗禮后,決定相許終身。
租借的婚紗和禮服、課桌拼湊成的餐桌、學生扮成的花童……盡管一切簡陋,但這卻是元寶村史上最驚動的婚禮。婚禮的嘉賓,有師生,也有當地村民,更有從上海遠道而來的公益組織成員們——他們籌備的賀禮是一組簇新的書架和圖書。
婚慶現場在學校新建的足球場舉行。一個學生特地采摘了一捧花做成新娘的花環,送到正在校門衛室化裝的張福鳳手上。拿著這捧花,張福鳳哭花了妝。
而在慕志斌那里,他更是感動得“一塌糊涂”:一個孩子為他的婚禮編了花環,一個孩子買了兩顆棒棒糖,另外幾個孩子則用紙疊了一個“心”——在“心”里塞了兩塊錢!
在支教的小學舉行婚禮,是兩人最大的愿望。然而,每月500元的支教補貼,讓兩人哪怕想舉辦一個略微體面的婚禮都不可能。而為了省錢,慕志斌把煙戒了,盡管之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由于沒錢而戒煙。
盡管非常節省,經過核算,婚禮的費用也仍然遠遠超過了兩人的承受力。無奈之下,校長王光文決定為兩人發動了一個特別的“婚禮眾籌”。
在大家的奔走之下,這筆費用很快籌集到了,大方和仁懷等地的企業還免費供給了婚禮用的音響裝備和酒水。
而至于必不可少的婚紗照,則由校長援助兩百元,在大方縣城一家影樓拍了一組中國風的照片。因為洗照片的用度太高,慕志斌和張福鳳沒有要實體照片,只取了數碼底片作為紀念。
婚紗和禮服都是租借的,盡管不算合身,但兩人已經很滿意了。至于昂貴的鉆戒,兩人更是想都不敢想。但為了彰顯婚禮的鄭重,無奈之下,兩人仍從網上花70元買了一對婚戒。
牽著新娘張福鳳的手,慕志斌淚流滿面:“我通過長征路走到貴州,與你們相識,期近將離開的時候,你們給了我這個如此之重的禮物,我會銘刻一輩子。”
支教路上的結緣
2015年的夏天,那一年的暑假格外炎熱。正在上大三的慕志斌已經背上了背包準備一路西行去大理,可正當這個時候,慕志斌爸爸的腳受傷了,慕志斌只得暫時放棄西行大理的打算,折回山東老家看望父親。在老家,慕志斌多少顯得有點無所事事,最后決定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于是,他去參加了某機構舉辦的傳統文化夏令營,做了一名義工老師。正是在這里,慕志斌結識了日后的愛人張福鳳。兩個人一起在夏令營里陪伴孩子們度過了十七個晝夜,相似的志趣也將兩個年輕人的心越拉越緊。后來,兩人還一起同游了上海、哈爾濱,感情也日漸深厚。
2016年6月,兩個熱愛公益的年輕人又聚在了一起,共同參與了“重走長征路,凝聚中華魂”的愛國公益徒步活動。
從江西出發,沿著長征路,兩人一路相伴相隨,徒步走了一個半月行程一千七百多公里來到了貴州。一路上,兩人得到了沿途人家不少的幫助與支持。而在貴州山區的所見所聞也讓慕志斌和張福鳳深切體會到山區孩子對知識的渴望。
同樣是公益,相比重走長征路,慕志斌認為自己在講臺上更能施展本身價值。于是多方接洽后,慕志斌在當年的8月,來到了大方縣元寶小學,成為一名支教老師。彼時,張福鳳已經從山東大學畢業,在濟南一所學校擔負教務工作,為了支持男友,張福鳳斷然辭掉工作,也來到了元寶小學。
盡管元寶小學的條件好過兩人的心理預期。但是相比兩人在大學期間支教過的地方,這里仍是很落伍。“我們感到來對處所了,這里需要我們”。
因為艱難,教育部門分派來的6名老師,一下就走了3名。即使是支教老師也很難留住。曾經一名女支教老師來了三天就走了。
“曾經認為鑿壁借光、囊螢映雪、愛不釋手都是編出來鼓勵人的典故,來到這里頓時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一次,看到孩子們在課間休息時蹲在大門口翻看愛心人士剛捐獻來還未來得及收拾散發的書,慕志斌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感嘆。
不過,慕志斌和張福鳳的到來,為元寶小學帶來了外面的新氣味,他們很快就成為孩子們愛戴的慕老師和張老師。
每個月的生活補助只有500元,還不能按時發放。而上個學期,兩人的生活補助自開學至今更是未見一分。即便如此,慕志斌說自己并不后悔:“我們來這里也不是為了錢,只是這點生活補助算是給我們的一個小小的保障,但是沒有發下來,經常會讓我們生活上有點拮據,不過咬咬牙也就堅持下來了。”而在張福鳳看來,每天到學校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比看到什么都開心!一年的時光里,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是給予兩人的最大的動力!
用足球踢出未來
在元寶小學,慕志斌同時擔任四、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還擔任幼兒班的班主任。因為對工作的熱情,他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不光教書,課余還教孩子們踢足球,給他們理發,和他們一起玩游戲……
畢業于三峽大學土木工程系的慕志斌性格外向,喜愛足球。他的到來,讓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了足球。而很快,這個世界第一運動就馴服了全校同學。
2017年5月5日,慕志斌發起網絡眾籌,在短短一個上午就為孩子們募集到了用于購置足球、球鞋、球衣等裝備的2400元資金。5天后,元寶小學的孩子們衣著嶄新的設備奔跑在學校操場,盡管這個操場坑洼不平,非常簡陋,孩子們已然知足。
而經過多方接力,一個名叫“快活足球一起嗨”的足球公益組織被慕志斌和這群孩子對足球的熱愛所激動,這個由上海一群初中球迷組成的公益組織,通過自己寫書、譯書義賣,為元寶小學募集到了十余萬資金,用于建造一座小型人工草坪足球場。
6月1日,作為兒童節最可貴的禮物,足球場竣工了。這個大山里的學校,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足球場。盡管因為地皮太小,比五人制球場還要小不少,但孩子們已然滿足,看著孩子們奔跑在陽光下綠油油的人工草坪上,慕志斌看到的是希望。
6月14日,元寶小學足球隊在慕志斌的率領下,第一次走出大山到縣城去體檢。
慕志斌一位開淘寶店的高中同學通過視頻聊天,看到了元寶小學的現狀,決定將店里的百分之一的流水作為基金,為元寶小學設置了“出發點獎學金”,用于嘉獎每學期的優良學生。最高獎兩百元的獎金興許并未幾,但這卻是元寶小學有史以來第一個獎學金名目,對于這些寒門學子來說,是莫大的激勵。
而在7月,慕志斌和張福鳳的感人事跡也傳遍了全國,獲得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關注。在該公益組織198期正能量的評選中,慕志斌和張福鳳榮獲二等獎。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給兩人的獎詞中這樣寫道:“支教一年多的時間里,這兩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大孩子成了孩子王,學生們都喜歡聽他們上課,聽他們講山外的世界,下課了纏著他們玩耍。有一種青春叫做奉獻,有一種愛心叫做支教!他們在大山里放飛青春,用愛心澆灌夢想之花,在奉獻中收獲了感動和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