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章充滿靈性,如潺潺溪水,潛入讀者的內心深處,溫暖著讀者的心靈,滌蕩著讀者的靈魂;他在自己寫作的同時又教授他人寫作,引領更多人走進寫作,愛上寫作,用文字書寫不一樣的美麗人生。他就是備受青少年喜愛的“80后”青春勵志作家——陳曉輝。
他是2008屆浙江海洋大學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他也是全國知名作家,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不到十年,從一顆柔嫩新芽成長為可以庇護小草的大樹。只因他與文字結緣,只因他不畏懼困難,敢堅持,追隨著自己的內心,一點點走向成功。他的事業就像是沖破土層的嫩芽,極力追尋陽光,直到有一天自己也能溫暖他人。
當夢想遇上現實
時光回到1997年浙江省金華市羅埠鎮一所小學的課堂上,語文教師讓一群四年級學生講述夢想的情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信心滿滿地說:“我想要幫助更多的窮苦人。”全班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叫陳曉輝的農村男孩家庭條件不好,有時連學費都要找人借。教師善意地提醒他:“講點實際的。”男孩的臉上露出了委屈和不知所措的神情。陳曉輝再一次和人說起夢想,是在大學的宿舍,“你連自己都管不好,還想幫助別人?”室友的發問讓陳曉輝陷入沉默。
大四下半年的一天,因面臨畢業何去何從,陳曉輝在定海的芙蓉洲路邊走邊思考,正好路過一家書店,看到一本書叫《透明的哀傷》,覺得這五個字剛好是他心情的表達,哀傷還可以是透明的,說得太好了,這五個字有非常大的力量,瞬間就把迷霧撥開了。
這本書說有兩個自己,一個是舞臺上的自己,贏得鮮花和掌聲,另一個自己在舞臺背后的角落里看著舞臺上演出的自己,淚流滿面。其實說的就是生活中的自己以及那個褪去時光鉛華后的背后的自己。
陳曉輝跑到圖書館,讀《透明的哀傷》系列圖書,邊看邊記,當時有很多優美的詞句他表達不出來,他就抄寫下來,然后再背,“當時覺得自己讀出來就像一個作家一個詩人。那時候應該就是一種寫作的萌芽狀態。開始自己嘗試練筆,不過都是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表達一些個人情感。”剛好新浪博客、紅袖等一些網站比較流行,于是他開始寫博客,到網上去投稿。
很快,他開始收到各地讀者的來信,有的是學生、有的是孩子母親、有的是軍人……那時的他已經是上海一家雜志社的編輯,每天從楊浦的出租屋里步行一段路去擠早高峰的地鐵,抗住擁擠的換乘壓力,下了車還得再走20分鐘才能到達位于普陀區曹楊路上的公司。“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也讓我考慮起未來的出路。”他覺得自己可以勝任更高的職位,于是向老板毛遂自薦,一個月沒等到回復,他便毅然辭職了。在讀者們的鼓勵下,2010年上半年,陳曉輝決定做一個自由撰稿人。
從自由撰稿人到靈性作文連鎖品牌創始人
成為自由撰稿人的陳曉輝有跟文字談戀愛的感覺,有靈感的時候,大半夜地起來寫作,有時候,從早上起床一直寫到下午一兩點,每天的創作量在五六千字。慢慢的,他的作品開始被接受,一點點地被發表,稿費也從每個月兩三千元,到了兩三萬元。
但在上海這座快速發展的城市,僅僅依靠寫作,依然沒法很好地生活。于是,他開始了他的“撰稿培訓”—— 專門開班教學生寫作文,教成人學報刊雜志的撰寫。培訓方式很特別,在QQ群上進行網絡教學,每周一次,每人一小時,上一年的課。
2011年,陳曉輝投資8萬元租了場地,開始在上海發傳單招生,只招到4個學生。沒辦法,只得硬著頭皮去上課,漸漸的,有了十幾個學生。后來有家長要求聽公開課,為了課堂呈現效果更完美,他去書店買來很多作文書,卻發現這些作文書根本沒有實質性作用,這讓陳曉輝的作文教學也陷入了迷惘。
“直到有一天,一個學生拿著《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問我是怎么寫出來的,于是我就給他講我是怎么寫這篇文章的,孩子聽得很開心。突然,我就頓悟了:我為什么要模仿別人的教學方法?我只要把自己寫作時的感受表達出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題目怎么取,語言藝術怎么樣。我的課程就這樣出現了,一棵樹我可以寫成20多篇文章,所有家長就覺得我的教學方式不一樣,給我的評價是走心,引領人積極向上,讓人內心充滿力量,對世界和身邊人充滿愛。”
他開始整理素材,“一朵墻角的野花,一個不敏感的人會無所謂,如果你有悲憫心就會去觀察,然后由表及里,你會看到它不屈服地生長,可以讀到一種陽光的力量。”
這種課程因為與眾不同,可以帶給孩子心靈的力量。孩子們以前該有的東西:運動會、學校、媽媽等等,這些都是套路性的作文,其所有承載點都是“我”。新的寫作視角,打開了孩子的寫作觸角,不但可以拿到高分,還教會孩子懂得感恩且謙卑,讀到自然的力量,化為自己的力量。這便是他提出的靈性寫作理念。后來很多人向他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最終這種模式成了一個連鎖品牌事業。
慈善幫困,愛滿人間
2016年8月3號,受湖南常德凈照寺邀請,陳曉輝帶領宏哲教育團隊走進漢壽貧困地區,開展了一系列非常有意義的微公益活動——結對貧困幫扶、資助寒門學子完成學業等,獲得了當地百姓與政府的好評。
改變一個人要從內心的激勵與喚醒開始。除了捐贈,陳曉輝老師還為貧困學子們作了夢想勵志公益演講——《明媚成自己的一束光》。
陳曉輝說:“演講結束,當孩子們圍過來向我說感謝的時候,原本自卑和內斂的他們,終于擁有向我微笑的勇氣時,我被感動了。世界上沒有比真心誠意去做一件事,收獲真心誠意的溫暖和回饋更幸福和有意義。我一定會和你們一起成長、努力,爭取能夠做更多更有影響的隨喜功德事。把自己明媚成一束光,芬芳自己,溫暖遇見與同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