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的奮斗目標。這是寧波市委著眼發展全局、深入調研思考、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謀劃研究后慎重作出的戰略決策,是貫徹國家戰略的重要之舉、聚焦浙江方位的題中之義、實現寧波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順應寧波人民期待的鄭重之諾。目標振奮人心、鼓舞斗志,但也是需要我們放手一搏才能完成的任務,是需要我們奮力一躍才能摘取的“桃子”。在經濟全球化的宏觀背景下,如何貫徹落實好此次會議精神,把寧波發展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認識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律十分必要。在這些規律中,“灣區經濟”正在成為國際經濟版圖中的突出亮點,是世界眾多一流濱海城市發展的顯著標志和共同趨勢。
灣區經濟的內涵與關鍵特征
“灣區”一詞多用于描述圍繞沿海灣分布的港口群和城市群所組成的濱海區域。而所謂灣區經濟,就是指由灣區衍生出來的區域經濟發展形態,其往往以世界級港口為依托、以自然地理和廣闊腹地為基礎,具有高度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在世界經濟版圖上,紐約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已成為舉足輕重的經濟中心,是灣區經濟形態的最佳代表??偨Y這些世界著名灣區經濟的特征,有以下幾點:
第一,發達的港口城市是灣區經濟形成的基本單元;第二,產業的集聚擴散是灣區經濟形成的根本動力;第三,強大的核心城市是灣區經濟形成的重要牽引;第四,完善的創新體系是灣區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第五,高效的交通體系是灣區經濟形成的基礎支撐;第六,宜居的生態環境是灣區經濟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七,完善的協調機制是灣區經濟形成的重要保障。
灣區經濟是未來寧波發展的重要路徑
從國內外發展來看,灣區經濟已經成為主流
隨著全球一體化持續推進,在海陸空等渠道中,海洋經濟成為主流,經濟資源要素加快向灣區集聚,并逐步形成了以紐約、東京、舊金山為典型代表的世界級經濟集群。這三大灣區均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創新中心、航運中心,對全球產業升級、高端要素配置、科技創新發展等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當今世界經濟形態的“龍頭”多數都是地處灣區的大都市,在排名前50名的特大城市中,港口城市占到90%以上。
我國為接軌世界經濟的發展,自2010年以來,國務院先后批準確定了浙江、山東、廣東、福建、天津等地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加快建設屬于我國自己的新型世界級灣區經濟。浙江省委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就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灣區經濟,統籌加強杭州灣、象山港、三門灣、臺州灣、樂清灣、甌江口等灣區保護和開發,打造陸海統籌發展的戰略支點、港產城融合的戰略基地和海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從寧波自身基礎來看,完全具備發展灣區經濟的巨大潛力
一方面,就市外總體布局而言,寧波北部的杭州灣灣區,水深灣闊,是中國東部沿海中心,經由長江又可以連接整個長江經濟帶,是發展腹地最廣闊的灣區,沿線設有上海臨港新城、嘉興港區、杭州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紹興濱海新城等功能區,產業、人才等資源要素高度集聚,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也是中國最接近舊金山灣區的區域,總體經濟實力比肩世界一流。而且區域內已經初步建立起高效、網絡化的交通布局,浙滬間區域協調機制逐漸完善,大都市生活圈加快形成,已初步具備世界級發達灣區經濟的關鍵特征。
另一方面,就市內條件布局而言,寧波——舟山港這一世界頂級港口的資源優勢不言而喻,從東往西如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梅山保稅港區、寧波保稅區、鎮海大宗商品物流園區、慈東濱海經濟開發區、寧波杭州灣新區、余姚經濟開發區等形成的產業經濟帶也都布局在杭州灣沿岸,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廣闊的空間平臺來支持灣區經濟的發展。同時,寧波山水林田湖生態體系完備,氣候環境舒適宜人,法治軟環境全國第一,能夠對人才、資本等要素產生強大吸引力。
從寧波發展重點來看,灣區經濟是構筑港口經濟圈和寧波都市圈“兩個大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波建設港口經濟圈,就是要形成一個以寧波舟山港為中心,以寧波市和腹地城市群為載體,以港口產業鏈為主要支撐,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緊密聯系、相互協調、有機結合、共同發展的區域經濟共同體。而當中作為支撐的港口產業鏈,實質上就是以臨港工業、內外貿易、金融保險等產業為集合的灣區經濟。因此,只有加快發展灣區經濟,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整合北侖、鎮海、慈東、杭州灣新區、姚北等地沿灣產業集群,打造形成華東乃至全國綜合實力最強、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帶,才能增強寧波與長三角城市群、長江經濟帶腹地城市群之間的合作分工,進一步鞏固擴大寧波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節點和“長江經濟帶”龍頭龍眼的重要地位與輻射影響,最終形成一個集中連“片”的港口經濟圈。
灣區經濟是寧波都市圈的拓展延伸。寧波都市圈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五大都市圈之一,未來的發展需要依托上海這個核心來實現。而成熟灣區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需要依托核心城市尤其是世界級城市的引領。杭州灣地處上海都市圈與寧波都市圈的中間地帶,區位優勢明顯,隨著上海發展重心南移,寧波完全可以把寧波北翼沿杭州灣地區作為今后加快建設寧波都市圈、拓展城市空間布局的主要方向。
寧波加快發展灣區經濟的策略
立足長三角和全省來統籌推進灣區聯動發展。杭州灣灣區涉及浙江、上海2個?。ㄖ陛犑校┖褪群贾?、寧波、紹興、嘉興、舟山5個地市,不論是深化浙滬間同城化發展,還是協調省內各地之間產業分工合作、城市基礎設施銜接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都需要區域一體化的統籌協調機制。要積極向省里建議,由省政府出面與上海建立協調機制,按照沿灣各地的地理區位條件,科學確定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做到合理分工,實現錯位發展,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補、優勢集聚的灣區發展新格局。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建設。目前,寧波已初步建立起高效、便捷化的交通網絡,但與成熟發達灣區相比還有差距,交通基礎設施不完善仍是制約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特別是受自然地形阻隔,外聯通道建設相對滯后,缺乏立體交通體系,影響了通達性和覆蓋面。目前省委、省政府已明確提出要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高水平推進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大水運、大物流等現代交通“五大建設”,寧波要抓住機遇,協同推進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快構筑沿海南北、沿江東西、甬昆西三條對外綜合運輸大通道,推進金甬鐵路、甬舟鐵路、滬甬跨海鐵路(通蘇嘉甬)、滬甬城際鐵路(寧波至上海金山)、杭甬城際鐵路、沿海高鐵以及寧波鐵路樞紐等“六線一樞紐”建設,并建成杭州灣、寧海通用航空機場,強化綜合交通運輸能力。
做大滬甬合作示范區。為更好地接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更好地發揮杭州灣新區接軌上?!皹蝾^堡”的作用,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決議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都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滬甬合作示范區。2016年下半年以來,滬甬合作示范區已在產業項目招商、旅游、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下步,要把滬甬合作示范區作為發展灣區經濟、全面提升對外開放質量的主抓手和重要平臺,充分發揮杭州灣新區的區位優勢、空間優勢、生態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積極引進和承接上海先進要素資源,加速推進杭州灣灣區的一體化、同城化發展。
推進余慈地區協同聯動發展。余慈地區是寧波“一核兩翼”中的北翼,是港口經濟圈腹地和寧波都市區北部副中心,也是寧波發展灣區經濟的前沿陣地。余慈地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要在2006年市政府制定的《統籌余慈地區發展規劃綱要》基礎上,建立市級層面的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強化在招商引資、產業布局、城市規劃、交通建設、公共服務等各方面的聯動,以共同發展灣區經濟為紐帶,著力形成大合作、大聯動、大服務的發展格局,共同做強杭州灣灣區,為全國發展灣區經濟、為寧波建設港口經濟圈和寧波都市圈貢獻更多的智慧、方案和樣板。
責任編輯:吳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