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錢塘江是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之一,這是北宋大詩人蘇軾描繪的錢塘江大潮景象。誕生錢塘江大潮的杭州灣灣區在世界經濟版圖中有著獨特的現實價值與戰略優勢,未來是否也名列前茅?寧波位于杭州灣灣區南岸的喇叭口上,如何借勢杭州灣,加快發展自己?我認為,在新常態背景下新歷史階段,寧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對此作出了全面深入的回答,“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就是別具一格的寧波版灣區經濟宣言書,這必將促使寧波在全球灣區經濟發展中金榜題名。為此,我的理解與闡述簡要如下。
一借灣區地理經濟之勢,推動國家戰略落地
杭州灣灣區包括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9個城市,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群聚集地,且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接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差異小,是中國最類似舊金山灣區的區域。灣區內有寧波港、洋山港兩個世界級大港,浦東新區、舟山新區兩個國家級新區,有復旦、交大、浙大等著名高校,2016年GDP總量1.3萬億美元,可謂中國最具實力、最具潛力的“第一灣”。作為灣區城市的代表,寧波要聯合區域內上海等城市,通過官方渠道反映、兩會代表委員履職議政、專家研討發表意見等多種途徑,使杭州灣灣區“環灣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寧波在推動杭州灣灣區發展這一國家戰略落地的過程中,必將“近水樓臺先得月”。
二借灣區創新引領之勢,構建智能經濟高地
杭州灣灣區內有很多重大創新創業資源,匯集新信息和人才,激發創新活力,催生創新機構發展,涌現出大批創新成果。如上海是全球科創中心,烏鎮每年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杭州是國際電子商務之都等等。寧波市是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要在引進培育創業創新生態上下功夫,率先開創智能經濟新局面,如策劃舉辦智能經濟高端論壇;聚焦家電等優勢產業,發展智能制造;做強做大機器人、芯片等核心產業;創建一批助力智能經濟發展的創新服務載體;發展產業互聯網,推進對實體經濟的互聯網化改造升級。
三借灣區高度開放之勢,打造新的“海絲起點”
灣區經濟具有天然的開放屬性,有專家說若將沿海比作圍棋中的銀邊,灣區就是金角,灣區經濟依附“金角銀邊”,從而構成開放型區域經濟的高級形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之所以能夠成功,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開放和對外貿易。一方面,寧波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要借助“一帶一路”東風,著力做強做大港口,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另一方面,在開放發展中,要薈萃世界多民族文化,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進一步形成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集合體,吸引世界各國的創新人才和企業,打造國際貿易中心城市。
四借灣區協同競合之勢,實現錯位高端發展
協同發展是灣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如港口城市和灣區腹地形成緊密依存、共同發展的良好關系。杭州灣灣區擁有整個長江流域作為腹地,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參考分布有六個世界級港口的東京灣區發展,可以在寧波舟山港和上海洋山港之間實現協調合作。研究寧波各區縣(市)產業定位,發揮寧波在裝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等方面的優勢。在市內外建立區域利益共享機制,以 “飛地經濟”模式有效利用杭州灣灣區廣大的市場,在更大范圍內經營寧波的產業資源,以智能制造業與上海的金融業形成協同配合。要著重探索創新圈建設,更加注重高校知識經濟圈的形成。在港口城市發展之初,港口是主要動力,但隨著持續發展,必須從要素推動向創新推動轉變,否則將陷入高雄式的衰退。硅谷發展的經驗表明,高校是形成創新經濟圈至關重要的因素。缺乏有影響力的一流高校是寧波發展的重大瓶頸,應加大對本市唯一一個一本院校寧波大學的支持力度,推動其做大做強。發揮寧波諾丁漢大學作為中外合作大學的優勢,引進海外先進的高等教育經驗和人才。同時建設好一批職業技術學院,利用寧波制造業的相對優勢,引領中國職業教育風氣之先。
五借灣區宜居宜業之勢,建設優越生活環境
比較研究發現,灣區經濟例如舊金山灣崛起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就是灣區城市更加宜居宜業的環境優勢。澳大利亞悉尼灣,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將灣區城市空間建設成步行者的天堂;日本鹿兒島灣,非常注重灣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以“讓美麗的鹿兒島灣世代相傳”為基本理念,制定了“鹿兒島灣藍色計劃”。寧波在建設宜居城市方面,已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地區、國家低碳城市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十大旅游休閑示范城市。下一步應該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以及合理規劃,加快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化,努力把寧波打造成為獨具魅力的生態宜居、山海宜游、現代宜業之城。同時著力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一流的城市品質。
(作者單位:慈溪市環杭州灣創新中心)
責任編輯:吳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