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北京市服務業現代化發展,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首都特點、時代特征的體制機制,構建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服務業擴大開放基本框架,2015年北京市向國務院申請,要求成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試點城市。同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北京成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
北京市服務業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情況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的批復》,商務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研究,出臺了《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實施方案》中,商務部和北京市對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目標、步驟和重點領域等做了詳細明確規定: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改革監管模式、優化市場環境,形成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使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成為國家全方位主動開放的重要實踐。確定科學技術服務、互聯網和信息服務、文化教育服務、金融服務、商務和旅游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六大重點擴大開放領域。
不管是北京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還是國務院批準的其他自貿區試點,都是近年來國家層面來擴大開放的新探索,在特點上,既有相似,也有區別。北京試點的特點在于:一是突出體制機制改革;二是面向全市區域改革;三是聚焦重點領域改革。
北京市服務業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進展及成效
一年多來,北京市把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作為落實首都功能定位、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試點實踐,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率先構建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適應的服務業發展格局,為經濟轉型升級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試點以來,北京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目前服務業占北京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81%,比去年底提高1.3個百分點。
有效催生與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的服務業新供給,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拓新路徑。吸引了國際服務業高端要素在京聚集,催生了與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的服務業新業態。涌現出國內首家外資控股的飛機維修合資公司、首家外資銀行卡清算機構、國內首家獲得對外專項出版業務的混合所有制試點企業、全國首例大型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合作辦醫模式、國內首批中醫藥國際醫療服務包等10種新業態。
構建與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可復制推廣經驗。一是探索外資企業登記備案“單一窗口”模式,建立外資企業登記備案網絡聯動系統,推動外資企業辦理商務備案和工商登記實現單一窗口、單一表格報送。二是建立了全國首家“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進出口公共服務平臺,醫用特殊物品審批時間從以前的平均7個工作日縮短到平均3個工作日;建立了北京跨境電子商務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關、檢、稅、匯”等多部門統一核驗,通關時間由原來的2-3天縮短至半天。三是允許以設計企業為海關備案主體,準許設計企業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代工企業,提高通關效率。四是對3萬家外資企業建立信用檔案,采取雙維積分方式,對接國際慣例,加強國際互認。五是無形資產融資機制和“集成式”出口融資服務機制。為解決文創企業輕資產、融資難問題,試點無形資產融資租賃,完成了國內首筆以版權為標的物的融資租賃案例;創造性地將外經貿擔保服務平臺發展為全國首個集出口信用保險、政府擔保資金、銀行等金融資源為一體的北京市中小企業出口金融服務平臺——“政保貸”,實現了由過去“單純政府擔保”向“政府擔保與企業信保雙重保障”的轉變。
大力推進開放領域“放管服”改革,為服務業國際化發展創造更好的軟環境。優化公共服務環境,推出境外投資備案網上“一口受理”和外資備案事項審批登記一體化改革,縮短備案時間,減少人才流動壁壘,支持企業抱團出海,搭建央地企業攜手“走出去”平臺,動態呈現經貿數據和服務信息。
探索區域協同的服務業開放改革模式,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創立醫藥“研產分離、注冊地監管”的異地許可與監管模式,推動形成醫藥研發服務在北京聚集、醫藥生產環節向津冀等周邊地區布局的聯動發展格局。在全國率先實施異地離境退稅,實現京津稅務部門之間離境退稅憑據互認。
北京服務業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對寧波的啟示
北京市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共三年,目前只實施了一半的時間,其取得的成果已經讓人矚目。服務業對寧波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寧波的服務業與北京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寧波要大力發展服務業,也可主動向國務院申請爭取成為擴大開放試點城市,從而爭取法律和政策上的突破和支持。
掌握主動,選擇適合寧波服務業發展的優勢行業。雖然北京經驗中有部分可復制為寧波所用,但須清楚地看到寧波和北京在諸多方面的不同之處。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而寧波是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在港口產業和優勢方面,寧波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參照。寧波如能成為試點城市,可以大力發展適合寧波特點的服務業,構建與寧波優勢行業相適應的產業體系。
突破現有框架,獲得新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若寧波申請試點成功,可以積極征得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的支持,在服務業擴大開放總體方案框架下推進工作。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符合開放的方向,符合寧波的功能定位,我們可以積極大膽地加快開放和改革的步伐。
改善環境,破解寧波市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服務業擴大開放,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全市眾多行業。作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的試點城市,必須建立一個透明、市場化、法治化的良好環境,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優環境,進而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服務業加快升級和發展。目前,寧波經濟發展環境存在著一些問題,正應加速改革,加以完善。因此,如能成為試點城市,寧波可以向北京學習,努力形成良好的服務業擴大開放新格局,打造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高地,帶動寧波服務業包括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
補齊短板,增加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近年來,寧波原有的部分資源消耗多、占用土地多的產業,特別是制造業,已陸續疏解到其他地區。將來寧波如何發展產業來支撐現代化建設?加快發展服務業是最好的選擇。寧波要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有利時機,主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改變重制造業輕服務業的思想,促進寧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服務業擴大開放新局面。這既有利于提升寧波開放和發展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也有利于寧波周邊地區之間經濟結構錯位、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若寧波成為試點城市,同樣也可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全方位主動開放、更加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寧波經驗,為構建我國擴大開放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貢獻。
(作者為寧波市貿促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吳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