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25年的“葉挺獨立團”,是我黨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在北伐戰爭中,獨立團率先從廣東出發,首戰碌田,長驅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鋪,奇襲汀泗橋,大戰賀勝橋,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戰功,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部隊贏得了“鐵軍”稱號。
走進第54集團軍“葉挺獨立團”團史館,被深深地震撼——從北伐時期威震四海的“鐵軍”,到長征途中一往無前的“開路先鋒”;從抗日戰爭中激戰平型關,打破“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到解放戰爭中攻下海南島,創造“木船打兵艦”的奇跡……一支隊伍到底鐵不鐵,關鍵看敢不敢打硬仗、能不能打勝仗。
抓好村社組織換屆,重中之重是選好配強班子。省委書記夏寶龍強調,要堅持戰斗力標準,堅持寧缺勿濫,切實把那些能干、肯干、實干、拼命干的人選配到村社兩委崗位上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唐一軍提出,抓好村和社區組織換屆工作,必須把握好“選好班子、把住關口、匡正風氣”三個關鍵,把靠得住、重實干、能擔當、有口碑的優秀人才選進班子。選好配強班子,就必須嚴把資格條件,做到政治素質過硬、治理能力過硬、服務本領過硬、品行作風過硬“四過硬”。
堅持政治素質過硬,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村社干部隊伍是寧波鐵軍的基層連隊,思想政治素質是他們的首要素質。在村社組織換屆選舉中,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把絕對忠誠、干事擔當的鐵軍標準一貫到底,確保新當選村社干部始終與黨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同心同行,全力以赴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使上級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堅持治理能力過硬,始終做發展致富的“帶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基層。帶領群眾實現小康目標,做到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關鍵要靠村社換屆選出來的這批人。因此,必須突出實干導向,堅持事業選人和戰斗力標準,從源頭上把好村社干部素質關,要大力推選一批“有帶富能力和管理辦法,懂經營、會管理,善于做群眾工作,對推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剿滅劣V類水’有實招,能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共同致富的優秀人才”。還要認真貫徹省委、市委要求,堅決把那些“不同心、不作為、不擔當、不在崗、不干凈”的“五不”人員擋在門外。
堅持服務本領過硬,始終做黨員群眾的“貼心人”。黨的組織和黨員隊伍,大頭在村和社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難點在基層。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關鍵要靠換屆選出的新班子來組織實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熱心公益,誰服務意識強,群眾最了解、最有發言權。因此,必須注重群眾口碑,確保新當選村社干部既有奉獻精神,熱心為村(居)民服務,又具有較強的服務能力,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把問題解決在群眾“家門口”,切實提升群眾的感受度和獲得感。
堅持品行作風過硬,始終做廉潔自律的“清白人”。近年來,村官腐敗問題屢被曝光,有的吃拿卡要橫行鄉里,有的作威作福欺負百姓,有的大肆揮霍集體資產,花樣百變的腐敗亂象既令群眾寒心,也敗壞了黨風社風民風。鑒于此,要嚴格執行省委提出的“四過硬、五不能、六不宜”資格條件,切實把好第一道關口,確保新當選村社干部作為民主、做事公道,為人正派、廉潔自律。鐵的紀律是“鐵軍”的鮮明標志。換屆選舉結束后,要健全完善村和社區組織運行機制,全面落實村(居)重大事項“五議兩公開”,村(居)務、財務、黨務公開等制度,努力營造山清水秀的基層政治生態。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