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寧海縣胡陳鄉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緊緊圍繞“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要求,切實擔負起“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使命,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牢固樹立縣委明確的勇立潮頭、勇挑重擔、勇爭一流的使命擔當,全力打造一支胡陳“三勇”鐵軍。
不忘初心,勇爭干部隊伍過硬新一流
胡陳鄉通過實施“返鄉人才回引”工程,引導外出能人、致富帶頭人等鄉賢回村擔任村干部,近年來共回引30多名返鄉人才,其中8名擔任了村主職干部。岔路村村主任蘇林貝在企業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說服家人接手公司,自己回村帶領村子完成了從軟弱落后村到先進示范村的蛻變。
同時,鄉黨委堅持響應縣委要求的重德行、重能力、重實績、重基層、重發展、重公論的“六重”導向,把“獅子型”干部、“老黃牛式”干部用好用到位,加強年輕干部壓擔鍛煉,新培養提拔中層干部18人,轉崗17人次,上級選調9人。
在壯骨墩苗上下真功的同時,胡陳鄉也注重在干部管理上用真勁。胡陳鄉嚴格執行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率先在全縣建立鄉教育整轉支部,依規依紀處理違紀黨員21名,整轉教育不合格黨員12名,長山主村信教黨員整轉教育案例被評為省級典型案例。實行“微廉約談”強化村級工程項目監督管理,“微廉約談”黨員干部150余人次,有效扭轉基層違紀高發的困局。
比學趕超,勇挑鄉村改革發展新重擔
胡陳鄉黨委將“黨建+項目”作為破解村莊發展的有力抓手,梳理出總投資約8600余萬元共55個“支部建設+村莊提升+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營造鄉班子成員指導聯系、支部掛圖作戰、書記帶頭認領、黨員全員承諾、群眾參與助賽的良好氛圍。大家在活動中比干勁、講效率、賽成效。東山桃園創建國家AAA景區、黨建精品線等項目成效顯著。
為實現黨員服務工作網格化,胡陳鄉將全鄉400多名在村黨員每人編入鋒領“微網格”,積極參與各村工作。在環境衛生整治中,每個“微網格”的黨員都發揮了示范帶頭和聯絡動員作用,完成全鄉89處整治點的清掃工作,清理垃圾300余噸。
同時,通過深入開展“走村不漏戶、群眾考干部”活動,建立了“民情電子檔案”,組建了“民情交流群”,評選出“最滿意聯村干部”,幫助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0余起,解決難題近400件。
通過全鄉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2016年,胡陳鄉獲得中國最美村鎮產業富裕獎、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鄉鎮、市級首批鄉村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
拉高標桿,勇立基層戰斗堡壘新潮頭
張韓村和東豐村原是胡陳鄉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村,胡陳鄉于2014年、2016年分別投資300萬元對兩村開展村莊整治提升工程。工程完工后,不僅村莊實現了逆襲整轉,兩村黨組織也得到了增星晉位。
張韓村和東豐村的變化是鄉黨委持續開展軟弱落后黨組織整轉成果的縮影。近年來,胡陳鄉建立“村莊會診”模式,對落后村進行精準“把脈”,幫助配強村級班子,理順工作運行機制,實現有效整轉。截至目前,已落實幫扶資金960余萬元,解決歷史遺留問題17個。
同時,胡陳鄉不斷深化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片建強”示范創建,培育梅山等5個黨建精品村、5個黨建達標村,建成東山景區產業黨建示范片和“8”字形黨建精品線,形成了一條特色黨建群星示范效應顯著的黨建精品樣板線。
此外,鄉黨委不斷挖掘“黨建+”發展潛能,深化農業產業聯盟,以“黨建+”模式添富當地群眾,推進脫貧攻堅工程。2016年,該鄉水蜜桃幫帶銷售明顯,年幫帶銷售收入突破6000萬元,實現了基層黨建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
(作者為寧海縣胡陳鄉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