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對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20例接受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信封法分為常規組與整體組各60例,對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整體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NRS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SF-36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在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采取整體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并能減少疼痛刺激,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整體護理;腹腔鏡子宮次全切術;術后康復;影響
子宮次全切除術雖然符合微創手術的標準,但還是會不可避免的對患者造成一定創傷,例如術后疼痛、并發癥等問題,對患者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1]。因此如何進一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提供高品質的護理服務是目前科室研究的主要課題。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探討了整體護理對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希望能為臨床護理提供借鑒。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3月~2016年4月,選取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20例接受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信封法分為常規組與整體組各60例,常規組年齡35~46歲,平均(39.87±2.07)歲,病癥包括24例子宮腺肌病、21例子宮肌瘤,15例頑固性功血;整體組年齡33~47歲,平均(39.54±2.13)歲,病癥包括25例子宮腺肌病、19例子宮肌瘤、16例頑固性功血。兩組患者組間基線資料進行獨立樣本檢測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備皮、腸道準備,術后心電監護和生命體征監測,6h后指導進行床上活動,肛門恢復排氣后給予低糖低脂的流食,拔除導尿管后指導患者下床活動。
整體組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予以整理護理,具體措施包括:①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時通風消毒,控制溫濕度,滿足患者基本需求。②疼痛護理。術后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和心理支持,增強其康復信心,緩解生理疼痛,可通過談心、觀看電視節目、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在術后1d晨間和晚間給予吸氧,并可在患者雙側肩部放置熱水袋,指導患者做術后恢復體操。③術后鍛煉。術后當天搖高床頭,患者取半坐臥位,護理人員協助患者翻身進行下肢活動,術后1d指導其進行上下肢體被動和主動運動,維持耐受性;術后2d進行全身運動和床邊坐起練習,并根據病情康復程度進行站位練習,患者生命體征恢復穩定后拔除深靜脈插管,能自主下床活動后拔除導尿管。④飲食護理。術后患者清醒狀態下給予500mL生理鹽水口服,術后1d進食清流質食物,第2d可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以果汁、稀飯、藕粉為主,5d后可恢復正常飲食,囑患者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止,禁食辛辣刺激和高鈉高脂食物。⑤按摩護理。術后6h待患者生命指征穩定后可進行按摩,取平臥位,以熱水袋(60℃)對患者腹部進行熱敷,注意防止燙傷,然后用手掌緊貼患者體表,以順時針從上腹部朝胃部進行按摩,以患者能耐受為宜,注意避開手術切口。
1.3觀察指標
持續護理1個月后,對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進行觀察對比:①疼痛評分以NRS數字模擬量表進行評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難以忍受。②生活質量以SF-36量表進行評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質量越高。③其余指標包括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t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果
整體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NRS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SF-36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1。
3 討論
在女性出現嚴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脫垂、頑固性子宮出血以及子宮肌瘤等病癥時,為了避免病情惡化,不得不進行子宮切除術,患者通常要承受手術帶來的疼痛和創傷,且容易發生并發癥,對術后康復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對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現代護理理念為主導思想,以護理程序為框架開展的系統化臨床護理管理模式[2],其主要目標是根據患者實際需求提供個性化護理程序,在近年來臨床各科室中應用廣泛。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整體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NRS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SF-36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原因分析為:①環境護理可通過改變外界環境的舒適度,提高患者耐受性和心理舒適度,有利于促進術后康復;②疼痛護理、術后鍛煉和按摩均可降低術后切口疼痛和肩痛程度,通過熱敷、音樂療法、體位鍛煉等方式可逐步提高患者疼痛的耐受性,按摩則能在促進胃腸蠕動的同時緩解疼痛帶來的應激反應,可有效降低術后NRS評分[3]。③飲食指導可增強患者術后免疫力和營養吸收功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加快康復速度。
綜上,在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采取整體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并能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改善生活質量,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閆巖.整體護理在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圍術期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6,40(10):960-960.
[2]張美榮,唐慧,周珂.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術病人的整體護理經驗[J].黑龍江醫藥,2015,39(3):698-699.
[3]蔣泰君.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整體護理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4,19(2):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