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研究防范對策。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6月我院兒科收治的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8例,實施常規護理管理,研究組48例,實施護理安全防范管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安全情況。結果:導致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因素有護理人員缺少責任心,缺少精湛的護理技術,工作任務重,溝通能力差,研究組護理意外的發生率4.2%低于對照組20.8%,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實施護理安全隱患防范對策,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減少護理意外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防范對策
醫院科室中,兒科具有顯著的特點,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患兒對病情不能準確的描述,對醫護工作的依從性差[1],而家長對患兒病情過度擔心,情緒上波動較大,從而增加了意外的發生率[2]。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護理工作也需要發生改變,為提高兒科護理安全,本研究將我院收治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后分別實施護理,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情況,并對護理安全隱患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6年1月至6月我院兒科收治的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48例,男患兒26例,女患兒22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5.1±1.1)歲,研究組48例,男患兒25例,女患兒23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5.1±1.3)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軟件比較,結果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研究組實施護理安全防范管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分析因素。科室內護理人員在護士長組織下對科室內存在的安全隱患的相關因素進行總結分析,總結因素分別是缺少工作責任心,在護理中未按照醫院規定進行三查七對,認為護理工作無關緊要;缺少精湛的技術水平,患兒是特殊患者,對治療和醫護人員存在恐懼感,操作技術不高,容易出現靜脈穿刺失敗的情況,同時,護理人員存在對醫療器械操作不熟練的問題;溝通能力差,護理人員未與患兒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語氣冷漠,操作前未耐心的解釋,操作失誤后未表達歉意等[3];工作任務繁重,兒科床位流傳速度快,病情多樣,家屬多,護理人員不僅要觀察患兒的病情,為患兒實施相關護理,還要做好患兒入院的接待工作,從而增加了工作的繁重。②防范對策。提高工作責任心,要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和工作責任,通過職業道德培訓,使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具有深刻的認識,在開展工作時,牢記工作職責,維護自身權益,為患兒提供優質的服務;加強業務學習,組織護理人員參加業務學習,通過自學、函授、院內外學術活動,進行病情觀察、護理、醫療器材使用的培訓等,提高業務水平,保證患兒的安全[4];合理排班,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結合科室情況,通過輪轉排班、重點時段排班等方式,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從而減少意外的發生;加強溝通,與患兒及家長加強溝通,對家長說明患兒的病情,解釋病情發生的原因,治療方法,護理措施和預后效果,從而是家長了解患兒的病情,對醫護工作能夠配合,減少意外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兒護理意外情況發生因素,統計護理意外的放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導致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因素有護理人員缺少責任心3例,缺少精湛的護理技術4例,工作任務重4例,溝通能力差1例。研究組護理意外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護理安全是指在護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患者發生法律和規章制度允許范圍的生理、心理、機體結構和機體功能障礙,損害、缺陷或死亡的情況。兒科護理工作實施的對象是心理發育不成熟,行為發育不完善的患兒,不能與醫護人員進行獨立的溝通,從而給醫護人員很難了解患兒的病情,同時,患兒不能主動的配合,使護理工作不能有效的落實,進而使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
為減少兒科護理安全隱患,本研究抽取我院兒科收治的患兒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結果顯示,導致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因素有護理人員缺少責任心3例,缺少精湛的護理技術4例,工作任務重4例,溝通能力差1例。分析導致安全隱患的因素,缺少工作的責任心,降低了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從而留下了安全隱患,而缺少精湛的技術,不僅出現操作失誤,重復操作的情況,還容易引發護患糾紛,溝通不暢使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不能完全的理解,加上患兒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的擔心,從而加重了糾紛的發生,工作任務繁重則使護理人員工作容易出現記錄錯誤或陰差陽錯的情況。而針對導致護理安全隱患情況,實施防范措施,能夠減少意外的發生,本次研究結果中,研究組護理意外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安全隱患與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操作技術、溝通不暢、工作任務重有一定的關系,實施針對性護理改善護理質量,減少不安全時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許新連.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867-1868.
[2]劉穎.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外醫療,2014,4(32):149-151..
[3]李美榮.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5,(17):229-229,230.
[4]李少媚,鄧彩素,李友芬等.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吉林醫學,2015,36(15):3394-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