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小兒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科室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兒240例,隨機分為兩組,120例對照組患兒及家屬采用常規護理,120例觀察組患兒及家屬采取環境、日常生活、疾病、心理等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及患兒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95.43%)高于對照組(76.43%),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6±1.8)天]小于對照組[(9±2.3)天]。結論:在小兒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舒適護理能提高心內科住院患兒父母的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關鍵詞:舒適護理;小兒心血管內科;滿意度
小兒心血管內科病房的患兒主要包括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肌病。該組患兒年齡小,病情危重,病情變化快。這給患兒的家庭帶來很大的沖擊。有研究表明,患兒家屬的消極情緒,初為人父母的角色不適應,對醫護人員的不信任,不僅會影響其本人的身心健康,也影響患兒的治療和康復效果[1]。舒適護理(Comfortcare)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護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會、心靈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以往的文獻[3]報道,舒適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降低患者的應急水平。在病房護理工作中,護士與患者是接觸最多的,護理工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如何給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服務,在最大程度上減輕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每位護理工作者應當思索的問題。針對小兒的特殊性,為了進一步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兒父母的照護水平,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患兒父母的滿意度,我科采用了“以病人需求為導向,以病人舒適為目標”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到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兒240例,年齡1個月-8個月?;純旱呐阕o人均為患兒父母,感覺及表達能力正常,能配合完成滿意度調查問卷。24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20例。兩組患兒病情、年齡及父母的職業、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內容為:保持病室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早、晚各通風一次,但避免直接對流,室溫以18~22度為宜,相對濕度以55~65%為宜。指導患兒父母給予患兒合適的體位,需要吸氧的患兒遵醫囑予以吸氧,注意用氧安全。指導家長予患兒少量多餐進食,避免嗆咳。輸液時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用藥安全。通過關懷的目光、微笑、語言、觸摸、撫慰、游戲等形式與患兒溝通。做好一切疾病及護理的健康宣教。
2.2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內容為:1)舒適的住院環境。病房內懸掛一些顏色亮麗的裝飾品。為患兒家屬提供一些適合患兒年齡的玩具如音樂盒,適時的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每個床單位提供單獨的屏風窗簾,便于保護患兒及父母的隱私。每個床單位提供床頭燈,便于患兒父母夜間喂奶,更換紙尿褲等活動。 2)實施輸液難度分級護理。把有資質的護士,根據職稱、工齡、輸液技術等,分為新護士、普通底年資、普通高年資 3組。每位患兒入院時均由輸液技術最好的護士判斷血管的條件并記錄。評估后的血管條件分為3級,即高難度、難度、易穿刺。新護士負責易穿刺血管的患兒,普通底年資護士負責難度血管的患兒,普通高年資護士則負責高難度血管的患兒。如新護士或普通低年資護士一針穿刺不成功時,即更換普通高年資護士進行操作,并加以安撫患兒及家長,以減少患兒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3)心理舒適護理。有學者調查表明,心理舒適需求中,服務態度始終是患者的首選[4]。護理人員微笑的服務,關切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能讓患兒陪護人感受到溫暖、親切。另外,儀表、姿態也會直接影響患兒及陪護人的情緒。各項護理操作應做到穩、準、輕,盡量減少碰擊聲,對患兒的一切操作要輕柔。4)同伴支持宣教。安排具有豐富臨床護理經驗的準??谱o士擔任責任護士,通過口頭講解,書面,宣傳板,示范及視聽等方式,使先入住病房的每位患兒父母成為合格的同伴支持者。合格的同伴支持者與責任護士與后來入住患兒父母接觸前,應充分了解其文化水平、宗教信仰。評估需求,即把握原則性,又需體現靈活性。通過舉行座談、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換位思考、患兒入睡后短暫的交談等,做到個性化的“答疑解難”。同伴支持者以過來人的身份與患兒陪護人探討日常護理中碰到的難題、困惑。做好情感的疏通,情緒的穩定。通過協助做好患兒的生活護理,提高患兒父母的照護水平。
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兩組患兒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6±1.8)天,對照組患兒的住院時間(9±2.3)天,對比兩組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兩組患兒父母的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兒父母的滿意度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父母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討論
小兒心內科的患兒年齡小,患兒病情重,使得陪護人的心情極其不好,加上年輕的父母還沒來得及適應好父母的角色,就要面臨患兒生病住院一系列的沖擊。如陌生的環境,住院期間患兒疾病發展的不確定性,對患兒疾病預后的擔憂等等。兒科病房的特殊性,使得護理人員既要滿足患兒的舒適感,同時更要滿足患兒家屬的舒適感?;純杭覍俚纳硇慕】凳菫榛純禾峁┲С值那疤醄5].。家屬的心理需求如能滿足,則可以解除或降低其焦慮與煩惱,增加舒適及幸福感[6]。關注家屬的心理狀態既有利于促進患兒早日康復,也有利于化解醫患矛盾,減少或防止護患醫患糾紛的發生[7]。如何讓患兒父母平穩安全的度過這一時期,護理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業特點。而舒適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能充分調動醫患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彼此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和密切,增強了患兒父母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使患兒父母可以全身心照顧患兒,幫助患兒父母提高對患兒的照護水平,使得治療事半功倍[8-10]。
Janice[11]指出舒適環境的管理是重要的護理活動,特別對住院病人,適宜的聲響、光線、氣味、溫濕度、獨處等能提高環境舒適度。適當的、感覺刺激的環境,對健康是有益的。尤其對嬰幼兒提供活動的音樂盒、喜歡的玩具,將有利于兒童發育。靜脈輸液是住院患兒重要的一部分。患兒一次穿刺不成功的哭鬧會引起家屬的焦慮情緒,同時也破壞了血管。有研究顯示,每位護士負責固定患兒的輸液操作,可以保護血管,提高一次靜脈穿刺成功率[12]。同伴支持是一種來自他人的支持措施,因為有相似的生活經歷,因而可為其他同伴提供實用的疾病管理經驗和知識[13],其影響廣泛,不僅包括臨床效果,如生活質量或住院率,也包括對個人情緒的影響,如理解和信任的感情[14]。同伴支持宣教的開展,增強了新入院患兒父母認同感和激勵態度。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和藹的態度向患兒父母做好健康宣教,使患兒父母盡快適應醫院的環境,消除陌生感。在對他們宣教的過程中,同伴支持者作為“過來人”傳授自己的經驗,能夠更好的取得彼此的信任,為新入院患兒父母提供了有效的社會心理支持。引導新入院患兒父母達到指導-合作和共同參與照顧護理患兒的目的。能盡快的適應從家庭護理到醫院護理的轉變。生活上多給予關心和體貼,營造溫馨和諧舒適的治療環境。增進患兒父母與醫護人員的信任感。護理人員再通過檢驗陪護人掌握的護理技術,來對比掌握情況的深淺并逐一引導提高。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幫教對比,共同提高的活動,最終提高對患兒的照護水平。
本次研究表明,同伴支持宣教協同舒適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小于對照組,舒適護理可以幫助患兒有效的緩解病癥,緩解患兒父母的情緒,可以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的開展[11]。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舒適護理可以提高患兒及父母的舒適感,安全感、滿足感。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得到了認可。有效的改善了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在小兒心內科病房,舒適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可以幫助患兒及父母改善情緒,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提高患兒父母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苓,汪呂玉,宋道嵐,等.兒科住院患兒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中華護理雜志,2004,37(2):92
[2]張憲,朱光君.舒適護理的理論實踐與實踐研究 [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6):409-410
[3]劉銳,石秀杰,宋艷,等.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2000-2001
[4]陸烈紅.患者對生理與心理舒適需求的調查分析 [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937-938
[5]霍世英.急重癥患兒家屬焦慮及其相關因素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3,18(1):59-60
[6]霍棕紅.急診患者家屬心理需求的調查分析與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2):54
[7]彭莉,陳淑珍,陳建麗,等。PICU危重患兒家屬心理反應及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7,7(22):13
[8]周玲.舒適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9):2354-2355
[9]吳鳳.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中的作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1,4(8):120
[10]姚海燕.舒適護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思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
360-361
[11]Cameron BL.The nature of comfort care for terminally ill patients,The appropriate use of nutrition and hydration.JAMA 1994,26.272(16):1263~1266
[14]Miyamoto Y,Sono T.Lessons from peer support among individuals with mentel health difficultie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lin Pract Epidemiol Ment Health,2012(8):22-29.
作者簡介:
宋敏,女,1978年,本科,主管護師,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武漢市兒童醫院)心血管風濕免疫科,曾小燕,女,副主任護師(1974-),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武漢市兒童醫院)心血管風濕免疫內科,從事兒科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