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對進行PICC置管術的患兒的臨床護理體會。方法:選取20例進行PICC置管術的患兒,收集患兒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討論臨床護理體會。結果:選取的所有進行PICC置管術的患兒中,有2例患兒在置管的過程中不太順利,沒有一次性置管成功,但是在相關醫護人員的調整下,最終順利使置管到達了既定位置上腔靜脈,成功完成置管任務,其他進行靜脈穿刺治療的患兒,均一次性成功完成置管。成功進行置管術后,有的患兒出現了一些并發癥,例如機械性靜脈炎,這些患兒占總數的12.5%,經過醫護人員的有效護理,這些出現并發癥的患兒的情況均得到控制有了明顯的改善。結論:在對患兒進行PICC置管術時,嚴格做好護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減輕患兒的痛苦,提高PICC置管術的臨床醫療效果,使PICC置管術更為安全、有效。
關鍵詞:PICC置管術;小兒;臨床護理體會
PICC置管術是一種新型的醫療手段,全名為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置管術,醫療方案是指通過對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和頭靜脈等人體的重要外周靜脈進行穿刺,將導管插入靜脈,并且將導管的尖端位置送入人體的上腔靜脈或者鎖骨下靜脈等位置的深靜脈置管術 。PICC置管術最早是被人們應用于腸外營養的支持治療中,近些年來,由于PICCC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逐漸被各大醫院應用于輸液等方面 ,給長期進行輸液治療的患者進行PICC置管術,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降低了一些需長期進行輸液治療的患者的痛苦 。PICC置管術引起的主要并發癥有感染、心律失常、血管破損、空氣栓塞和靜脈炎等,這些并發癥大多數可以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防控,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本文通過對PICC置管術應用于小兒的臨床治療中的護理情況的探討,得出以下結論。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例進行PICC置管術治療的患兒,均是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兒童。其中男性患兒13例,女性患兒7例,患兒的年齡在1.3~1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歲。在這20例患兒中,經過貴要靜脈行PICC置管術的患兒有13例,經過肘正中靜脈行PICC置管術的患兒有4例,經過頭靜脈行PICC置管術的患兒有3例。
1.2 方法 PICC置管術的方法 首先讓患兒采取平臥位躺下,將患兒的手臂向外展開,約九十度即可,一般進行PICC置管術,選取的首要位置是貴要靜脈,當貴要靜脈不合適是,再考慮選取其他靜脈 。進行PICC置管術時,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在將要進行穿刺的位置,進行嚴格的消毒,根據進行患兒的身高選取合適長度的導管,進行穿刺前給患兒鋪上無洞巾扎好止血帶,然后進行穿刺,將導管送入血管,注意要在看到回血后,再慢慢送入血管,最后解開止血帶并固定好管鞘,將穿刺針移除 。注意在送入導管的過程中,調整患兒的身體姿勢以配合置管術的進行。
1.3 護理方法
1.3.1 進行PICC置管術前的護理方法 由于本次進行PICC置管術治療的是兒童,一般患兒由于年齡較小,自控能力比較差,可能會對治療排斥恐懼的心理。醫護人員要做到良好的安撫工作,對患兒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經常與患兒進行玩鬧,使患兒保持愉悅的心情,緩解患兒對治療的恐懼,給患兒將一些堅強成功治療的患者的例子,為其樹立良好的榜樣,經常跟患兒溝通,注意患兒的心理狀態,及時調整患兒的心理,緩解患兒對治療的恐懼。
1.3.2 進行PICC置管術時的護理方法 進行PICC置管術時的護理主要是對進行穿刺部位的護理。護理人員的主要工作是對患兒將要進行穿刺的部位做好消毒工作,在置管后對導管進行有效的固定,觀察整個治療過程中是否有不良反應的發生,如出現水腫變紅或者滲液等現象,如果患兒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緩解癥狀。
1.3.3 進行PICC置管術后的護理 進行穿刺后的護理,主要就是防止一些并發癥的發生,在進行穿刺后的1~2周,一般是出現機械性靜脈炎的主要階段,在這一時期,應帶對此并發癥高度注意,一旦發現,即刻對患者進行熱敷等處理,若癥狀較為嚴重,可采用適合的藥物進行外涂,甚至對患兒的全身進行抗生素治療 。對患兒的穿刺點經常進行消毒處理,保持此處的干燥,為患兒及時的更換貼膜,發現污染時應迅速將導管換下。注意患兒的日常活動,防止患兒在玩鬧時將導管不慎抽離或移位 。正常情況下,穿刺后會有少量的血液溢出皮膚表面,但是當皮膚表面出現較多的出血量時,應及時的對患兒進行有效治療或者上報。與患兒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平時的看護中也注意患兒平時的行為活動,防止因患兒不慎拔管。
1.3.4 對導管的觀察和護理 由于治療對象是兒童,行為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所以,醫護人員要經常檢查導管的固定情況,防止患兒在玩鬧時將導管不慎抽離或移位。另外,每次給患兒進行輸液前,都要進行回抽,防止出現血栓,輸液完成后,再次對血管進行沖洗,并且用肝素將導管封閉上。在輸液過程中,根據患兒的接受情況調整輸液的速度。了解所輸藥物的性質,防止出現因藥物濃度過高使導管發生堵塞的現象。
2 結果
本次研究的20例患兒,有2例患兒在置管的過程中不太順利,沒有一次性置管成功,但是在相關醫護人員的調整下,最終順利使置管到達了既定位置上腔靜脈,成功完成置管任務,其他進行靜脈穿刺治療的患兒,均一次性成功完成置管。成功進行置管術后,有的患兒出現了一些并發癥,例如機械性靜脈炎,這些患兒占總數的12.5%,經過醫護人員的有效護理,這些出現并發癥的患兒的情況均得到控制有了明顯的改善。
3 討論
PICC置管術由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對人體的傷害較小,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人們對于PICC置管術的應用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的預防也變得越來越關注 。在對患者應用PICC置管術對患者進行輸液時,要注意導管內液體的含量,當液體量不多時,及時的補充,一定不能使導管內的液體全部流光,這是因為人體的上腔靜脈的血壓相對于周圍的靜脈血壓要低,當患者的血容量出現不足時,可能使血管內出現氣體,進而形成栓塞,造成嚴重的后果。PICC置管術除了應用于靜脈輸液中外,還可以應用于腫瘤化療、腸外營養等方面,給醫院的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便利。雖然PICC置管術具有安全、有效等優點,但是由于一般置管術會在人體內長期置管,若不進行嚴格有效的護理措施,還是很容易引起一些并發癥的發生。對于絕大多數PICC置管術所引起的并發癥,都能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因此,對進行PICC置管術的患者進行有效的臨床護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綜上,PICC置管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醫療措施,在應用時要注意做好必要的護理,可以起到很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巫美珍.小兒PICC置管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3):419. [2]鄧作勇,劉克麗.65例小兒白血病行PICC置管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28(7):103-104.
[3]王惠萍.超聲引導下改良塞丁格技術行小兒上臂PICC置管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5,23(1):69-70.
[4]秦潔,胡昆芳,張虹等.小兒PICC管的維護和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7):470-470,473.
[5]朱洪琪,穆傳紅.超聲引導配合改良塞丁格技術在小兒PICC 置管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8):181-182.
[6]陳素清.40例小兒PICC置管中并發癥發生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11):153-153,155.
[7]包瑋.40例小兒PICC置管中并發癥發生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99-199.
[8]曹婧,謝立華,向婧等.置管前護理會診對早產兒PICC置管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101-102.
[9]龔兵,胡攀,胡君娥等.氯胺酮復合丙泊酚靜脈全麻下行小兒PICC置管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3,(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