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葛根芩連湯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內分泌科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葛根芩連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血糖水平。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HbA1c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葛根芩連湯治療糖尿病療效顯著,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延緩病情進展,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葛根芩連湯;臨床療效
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高達9.7%,為臨床最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1]。長期的高血糖可誘發血管、神經等一系列損害,導致心腦血管、腎臟、眼睛等發生嚴重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結合運動及飲食療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但長期注射胰島素會產生胰島素耐受。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值得肯定,本研究采用葛根芩連湯治療糖尿病,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內分泌科治療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齡39-78歲,平均年齡(58.4±6.7)歲,病程6個月-8年;對照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9.6±6.9)歲,病程6個月-1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12mmol/L;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腎并發癥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血糖水平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飲食控制及運動鍛煉,口服二甲雙胍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2021373)起始劑量500mg/次,2次/d,根據血糖控制情況逐漸加大劑量,最多不超過2500mg/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用葛根芩連湯治療,藥用葛根30g、黃芩20g、黃連6g、炙甘草6g;隨癥加減:陰虛者加白虎湯;氣陰兩虛者加生脈飲;形體肥胖者加平胃散;濕熱重者加生慧政仁、六一散[2];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200ml,早晚各服1次。4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后評價療效。治療后復查血糖水平,包括FPG、2hPG、HbA1c,觀察血糖控制情況。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癥狀及體征基本控制,連續5次測得FPG<7.0mmol/L,2hPG<8.3mmol/L,尿糖檢查為陰性;有效: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FPG在7.0-9.0mmol/L,2hPG在8.3-10.5mmol/L;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FPG≥9.0mmol/L[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比較,見表2。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HbA1c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西醫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的發病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血糖控制的好壞是影響糖尿病預后的關鍵。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必須終身服藥,但臨床仍有少數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無效。
中醫認為,本病屬“消渴”范疇,長期過食肥甘、或飲食不節、或胃腸濕熱、燥熱傷津等為發病根本,患者多表現為陰虛內熱或濕熱內蘊,使得病勢纏綿、反復不愈,治療當以清利濕熱為大法。本研究采用葛根芩連湯,具有清熱燥濕、生津柔潤的效果,方中葛根解肌發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黃芩、黃連清熱解毒、祛濕瀉熱;甘草調和藥性。全方具有顯著降糖效果,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受體水平缺陷,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改善糖類代謝[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HbA1c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葛根芩連湯治療糖尿病療效確切,降低機體胰島素抵抗,促進糖類的代謝和分解,降低血糖,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穎,蔡春沉.葛根芩連湯飲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4):783-785
[2]董華.葛根等連湯治療糖尿病39例臨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6):24,26
[3]李先進,王瑾茜,劉侃.體針配合葛根芩連湯治療肥胖型糖尿病濕熱困脾證的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6,43(7):1475-1477
[4]曾藝鵝,黃云勝,胡組剛等.葛根琴連湯配合胰島素強化治療濕熱證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6):5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