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X線檢查用于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頸椎病病患者和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60例健康者作為觀察對象,依次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獲取兩組腰椎側位片、前屈側位片以及頸椎張口位X線片,對比兩組檢查結果。結果在張口位X線片中,觀察組齒突與樞椎棘突軸不重合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前屈側位片中,觀察組成角位移、水平位移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僅通過動態口位寰、樞椎體(半)錯位無法進行頸椎寰、樞病變的診斷,但是動態側位X線片能夠用于頸椎失穩、頸椎病的早期診斷,整體上來說X線檢查在頸椎病的早期診斷中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X線檢查;頸椎病;早期診斷;臨床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使得頸椎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1]。頸椎病是一種骨外科常見的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是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韌帶增厚等原因所致的頸椎功能障礙綜合征,其中包含增生性頸椎炎、頸椎骨關節炎、頸椎間盤脫出癥以及頸神經根綜合征等多種病癥。X線檢查是頸椎病診斷的常用手段,而且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期診療體系也不斷完善[2]。此次試驗旨在探究X線檢查用于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結果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頸椎病病患者和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60例健康者作為觀察對象,依次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男27例,女33例,年齡最大者65歲,最小者19歲,平均年齡為(43.15±8.42)歲;②觀察組:男25例,女35例,年齡最大者63歲,最小者18歲,平均年齡為(43.76±8.73)歲,其中頸椎骨關節炎21例,增生性頸椎炎14例,頸神經根綜合征8例,混合型頸椎病17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醫用X射線數字化攝影系統,取腰椎側位片、前屈側位片以及頸椎張口位(左右各旋轉約15°拍攝)。兩組均由相同的檢驗工作經驗豐富的專業技師進行拍攝,拍攝部位相同。
1.3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頸椎張口位X線片的檢查結果,記錄出現齒突與兩側塊間距不等寬、齒突與樞椎棘突軸不重合以及左右旋轉環樞關系反常的例數,計算百分比。同時,記錄頸椎側位片、前屈側位片中出現成角位移、水平位移的例數,計算百分比[3]。上述指標可作為頸椎病診斷的依據,對比頸椎病患者于健康者檢查結果的差異性,判斷其早期診斷價值。
1.4統計學分析
選取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加以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組對比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張口位X線片中,觀察組齒突與樞椎棘突軸不重合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側塊間距不等寬、左右旋轉環樞關系反常的比例則略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在頸椎側位片中,兩組成角位移、水平位移比例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前屈側位片中,觀察組成角位移、水平位移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頸椎病是一種由于頸椎退行性病變、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慢性勞損等因素引發的疾病,多發于中老年,在臨床上表現為頸背疼痛、四肢無力、頭暈惡心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心動過速、視物模糊等癥狀,危害極大,必須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延緩病程進展,尋求徹底治療。目前,臨床診療技術發達,頸椎病可通過X線片檢查、CT檢查等多種方式確診,其中X線片檢查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檢查手段,操作簡便,費用相對較低,患者接受率較高。頸椎病的發生,會影響到頸椎的生理曲度以及脊柱的解剖結構,科學研究表明:頸椎節段性不穩定和脊柱神經壓迫是引發頸椎病的兩大因素[4]。通過動態X線片檢查,可獲取頸椎寰、樞的相關圖像,通過正位片可了解兩側鉤突有無發生骨質增生,通過側位片可了解頸椎生理曲度,并獲取脊柱運動節段的基本信息。
此次試驗中,對比了頸椎病患者和健康者的X線片檢查結果,發現頸椎病患者齒突與樞椎棘突軸不重合的比例以及前屈側位片中成角位移、水平位移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利用動態側位片可以對人體脊柱的運動節段活動狀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有利于頸椎病的早期診斷。綜上所述:X線檢查在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德富.探討頸椎生理曲度異常改變的X線平片評定與頸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1):58.
[2]郭廣源.用X線檢查和CT檢查診斷頸椎病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0):132-133.
[3]張秉宜,張郁林,韓玲,高揚,王旭,平杰,張玲,李爽.高頻彩超及X線鉬靶檢查對乳腺原位癌早期診斷價值的對照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5,26(01):14-17.
[4]馮其金,仲偉紅,谷福順,鄭昆侖,魏向搏.X線檢查對青少年頸椎病的診斷價值[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4,26(01):92-94.
作者簡介:
徐靜濤(1971年12月),男,湖北荊門京山縣人,漢族,大專,主治醫師,主要從事x線影像診斷。